一种轻量化自卸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4872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量化自卸车厢,包括车厢框架、车厢副车架车厢内板,所述车厢内板固定安装于车厢框架内部,所述包括车厢框架通过车厢副车架和自卸车厢车体的抬起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车厢内板一侧设置有自清洁组件,所述自清洁组件包括清洁辊和高压喷淋管,所述车厢内板内底面转动安装有两组丝杆,两组所述丝杆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顶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清洁辊和高压喷淋管均滑动安装于支架内,所述车厢内板位于自清洁组件一侧铰接有防护罩,其主要结构件均采用高强钢,高强钢采用加热后模具内淬火成型工艺,性能为普通低碳钢的5倍,并可依据结构需求完成复杂造型,在性能、价格、经济性上具有明显优势。经济性上具有明显优势。经济性上具有明显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量化自卸车厢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卸车厢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轻量化自卸车厢。

技术介绍

[0002]自卸车即运输汽车普遍采用整体货厢翻转式来自卸货物,这种方式卸载货物时,车厢一端被高高顶起,货物在自重下滑落。目前自卸汽车的车厢的左边板总成、右边板总成是采用平面钢板材及焊接在上面的多条纵横加强筋条组成,左边板总成、右边板总成的强度主要依靠纵、横加强筋条对边板的支撑。众多的加强筋条增加了制造的工作量同时使整个车厢的重量增加,材料成本上升。
[0003]自卸车的应用范围较广,除了运输还可能作用于垃圾转运行业,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自卸车厢的环境卫生无法得到保证,尤其是内部清理消耗人工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轻量化自卸车厢,不仅在材料性能上得到提高,且车厢内设置有自清洁组件,及时对车厢内进行清洁,保证车厢环境卫生。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轻量化自卸车厢,包括车厢框架、车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化自卸车厢,包括车厢框架(1)、车厢副车架(2)车厢内板(3),所述车厢内板(3)固定安装于车厢框架(1)内部,所述包括车厢框架(1)通过车厢副车架(2)和自卸车厢车体的抬起机构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内板(3)一侧设置有自清洁组件(4),所述自清洁组件(4)包括清洁辊(401)和高压喷淋管(402),所述车厢内板(3)内底面转动安装有两组丝杆(403),两组所述丝杆(403)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块(404),所述移动块(404)顶部设置有支架(405),所述清洁辊(401)和高压喷淋管(402)均滑动安装于支架(405)内,所述车厢内板(3)位于自清洁组件(4)一侧铰接有防护罩(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自卸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5)一侧对称设置有两组电动推杆(6),所述电动推杆(6)的尾端销接于车厢内板(3)内壁,所述电动推杆(6)的输出轴端和防护罩(5)销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自卸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内板(3)内壁固定安装有两组销轴(7),所述电动推杆(6)的尾端固定安装有单耳支座(8),所述单耳支座(8)和销轴(7)之间固定安装有石墨轴承(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自卸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6)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鱼眼接头(10),所述防护罩(5)一侧对称设置有双耳支座(11),所述鱼眼接头(10)销接于双耳支座(11)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自卸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内板(3)内位于丝杆(403)上方设置有盖板(12),所述移动块(4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亮刘月崔文李春芳谢洪艳曹彪邵赞竹邢维民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富锋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