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塔吊可周转和可调式抱柱附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4733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塔吊可周转和可调式抱柱附着装置,涉及塔吊抱柱技术领域,包括结构柱体和连接组件,所述结构柱体的一侧连接有正面板,且正面板的内侧开设有正螺栓孔,所述正面板的上端中部设置有耳板,所述结构柱体的另一侧连接有背面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避免预埋标高、定位标高难以控制,容易偏位,且偏位之后补救难度大的问题,避免预埋件位置钢筋过于集中,导致该位置混凝土振捣难度较大,混凝土密实度不好保证,进而影响混凝土对埋件的握裹力,带来安全风险预埋施工质量隐患大的情况,通过人工紧固的方式进行抱柱附着装置的连接,具有可周转性,便于根据实际结构柱体的尺寸进行对应调节,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经济性。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经济性。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塔吊可周转和可调式抱柱附着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塔吊抱柱
,具体为一种新型塔吊可周转和可调式抱柱附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业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其中多数建筑结构形式是内框筒为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外部框架为钢结构、劲性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出于建筑本身使用功能的考虑,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内框筒的使用功能多为各类管井、机房、楼梯和电梯间,钢结构、劲性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部框架的使用功能多为办公房间,目前,在建筑施工中,塔吊的高度超过独立高度后,为了保证塔身钢结构平衡而不至于失稳,因此,每隔一段高度,需要对塔身加一个约束,在塔身钢结构与建筑结构之间连接附着装置。
[0003]市场上的抱柱附着装置存在预埋件位置钢筋过于集中,导致该位置混凝土振捣难度较大,混凝土密实度不好保证,进而影响混凝土对埋件的握裹力,带来安全风险预埋施工质量隐患大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塔吊可周转和可调式抱柱附着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塔吊可周转和可调式抱柱附着装置,包括结构柱体和连接组件,所述结构柱体的一侧连接有正面板,且正面板的内侧开设有正螺栓孔,所述正面板的上端中部设置有耳板,所述结构柱体的另一侧连接有背面板,且背面板的内侧开设有背螺栓孔,用于固定的所述连接组件连接于正面板和背面板的内侧,且连接组件包括高强度全螺纹螺杆、螺母、垫片、角钢和角钢螺栓孔,所述高强度全螺纹螺杆的两端连接有螺母,且螺母的一侧贴合有垫片,所述垫片的另一侧贴合有角钢,且角钢的内侧开设有角钢螺栓孔,所述耳板的上端连接有塔吊附着杆件。
[0006]进一步的,所述正面板与背面板均为矩形结构,且正螺栓孔等距分布于正面板的四角,并且正螺栓孔与背螺栓孔结构相一致。
[0007]进一步的,所述耳板与正面板呈垂直状分布,且耳板与正面板呈一体化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正面板通过耳板与塔吊附着杆件铰接连接,且耳板设置有两个。
[0009]进一步的,所述高强度全螺纹螺杆贯穿于垫片和角钢的内侧,且高强度全螺纹螺杆设置有四个。
[0010]进一步的,所述垫片与角钢之间紧密贴合,且角钢呈L形状结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角钢设置有四个,且角钢螺栓孔与角钢呈一体结构。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塔吊可周转和可调式抱柱附着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新型塔吊可周转和可调式抱柱附着装置,有效避免预埋标高、定位标高难以控制,容易偏位,且偏位之后补救难度大的问题,避免预埋件位置钢筋过于集中,导致该位置混凝土振捣
难度较大,混凝土密实度不好保证,进而影响混凝土对埋件的握裹力,带来安全风险预埋施工质量隐患大的情况,通过人工紧固的方式进行抱柱附着装置的连接,具有可周转性,便于根据实际结构柱体的尺寸进行对应调节,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经济性;
[0013]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正面板与背面板上端四角的正螺栓孔和背螺栓孔,便于配合高强度全螺纹螺杆和螺母进行结构柱体的抱柱附着工作,通过人工紧固的方式进行抱柱附着装置的连接,具有可周转性,同时正螺栓孔和背螺栓孔均为矩形结构,使得高强度全螺纹螺杆可以在内侧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实现对不同尺寸大小的结构柱体进行抱柱附着工作,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经济性,实用性强,一体化结构的耳板与正面板,确保完成结构柱体的抱柱附着工作后,塔吊机通过塔吊附着杆件对结构柱体进行塔吊的稳定性,确保整个塔吊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铰接的方式便于对塔吊附着杆件进行拆卸,便于根据不同的塔吊机型进行选择,提升该抱柱附着装置的实际使用效果。
[0014]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角钢、正面板和背面板一侧的垫片,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滑效果,起到限制侧向位移的作用,确保正面板和背面板通过高强度全螺纹螺杆对结构柱体抱柱附着的牢固性,同时配合设置有的L形角钢,可以对正面板和背面板之间结构柱体进行定位固定,进一步确保抱柱附着的稳定性,避免结构柱体在塔吊过程中出现位移的情况,解决了穿梁式附着,实际标高受限于结构梁截面尺寸,与塔吊可附着位置冲突的情况,确保该抱柱附着装置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塔吊可周转和可调式抱柱附着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塔吊可周转和可调式抱柱附着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塔吊可周转和可调式抱柱附着装置的角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塔吊可周转和可调式抱柱附着装置的正面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塔吊可周转和可调式抱柱附着装置的背面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结构柱体;2、正面板;3、正螺栓孔;4、耳板;5、背面板;6、背螺栓孔;7、连接组件;701、高强度全螺纹螺杆;702、螺母;703、垫片;704、角钢;705、角钢螺栓孔;8、塔吊附着杆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请参阅图1

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塔吊可周转和可调式抱柱附着装置,包括结构柱体1和连接组件7,结构柱体1的一侧连接有正面板2,且正面板2的内侧开设有正螺栓孔3,正面板2的上端中部设置有耳板4,结构柱体1的另一侧连接有背面板5,且背面板5的内侧开设有背螺栓孔6,用于固定的连接组件7连接于正面板2和背面板5的内侧,且连接组件7包括高强度全螺纹螺杆701、螺母702、垫片703、角钢704和角钢螺栓孔705,高强度全螺纹螺杆701的两端连接有螺母702,且螺母702的一侧贴合有垫片703,垫片703的另一侧贴合有角钢704,且角钢704的内侧开设有角钢螺栓孔705,耳板4的上端连接有塔吊附着杆件8;
[0022]具体操作如下,设置在正面板2与背面板5上端四角的正螺栓孔3和背螺栓孔6,便
于配合高强度全螺纹螺杆701和螺母702进行结构柱体1的抱柱附着工作,通过人工紧固的方式进行抱柱附着装置的连接,具有可周转性,同时正螺栓孔3和背螺栓孔6均为矩形结构,使得高强度全螺纹螺杆701可以在内侧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实现对不同尺寸大小的结构柱体1进行抱柱附着工作,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经济性,实用性强,一体化结构的耳板4与正面板2,确保完成结构柱体1的抱柱附着工作后,塔吊机通过塔吊附着杆件8对结构柱体1进行塔吊的稳定性,确保整个塔吊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铰接的方式便于对塔吊附着杆件8进行拆卸,便于根据不同的塔吊机型进行选择,提升该抱柱附着装置的实际使用效果;
[0023]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正面板2与背面板5均为矩形结构,且正螺栓孔3等距分布于正面板2的四角,并且正螺栓孔3与背螺栓孔6结构相一致,耳板4与正面板2呈垂直状分布,且耳板4与正面板2呈一体化结构,正面板2通过耳板4与塔吊附着杆件8铰接连接,且耳板4设置有两个,高强度全螺纹螺杆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塔吊可周转和可调式抱柱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柱体(1)和连接组件(7),所述结构柱体(1)的一侧连接有正面板(2),且正面板(2)的内侧开设有正螺栓孔(3),所述正面板(2)的上端中部设置有耳板(4),所述结构柱体(1)的另一侧连接有背面板(5),且背面板(5)的内侧开设有背螺栓孔(6),用于固定的所述连接组件(7)连接于正面板(2)和背面板(5)的内侧,且连接组件(7)包括高强度全螺纹螺杆(701)、螺母(702)、垫片(703)、角钢(704)和角钢螺栓孔(705),所述高强度全螺纹螺杆(701)的两端连接有螺母(702),且螺母(702)的一侧贴合有垫片(703),所述垫片(703)的另一侧贴合有角钢(704),且角钢(704)的内侧开设有角钢螺栓孔(705),所述耳板(4)的上端连接有塔吊附着杆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塔吊可周转和可调式抱柱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板(2)与背面板(5)均为矩形结构,且正螺栓孔(3)等距分布于正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一民寇磊聂廷刘辉波何欢然蒋英旭修鑫邢灵霞晏梦梦赵禹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