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持式耳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4718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耳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夹持式耳环,包括耳环主体与弹力耳拍,所述弹力耳拍底部通过设置的开较位卡件与耳环主体铰接,其中,所述耳环主体呈月牙状,所述耳环主体底端的上侧面设有开较位卡位块,所述弹力耳拍顶部一体成型有弹力杆,所述弹力杆底端与开较位卡位块顶侧面紧密贴合,所述耳环主体顶部向下设有耳勾位,所述弹力耳拍顶部与耳勾位底部形成夹持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避免打耳孔带来的疼痛,且日常生活中佩戴方便,并且较难脱落,且在受到外力拉扯状态下避免对耳朵造成损伤。成损伤。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持式耳环


[0001]本技术属于耳环
,具体涉及一种夹持式耳环。

技术介绍

[0002]耳环又称耳坠,用金属或玉石制成的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
[0003]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4]现有的耳环多采用打耳孔的方式进行佩戴,由于耳孔限制佩戴饰品的形状与大小,且在平时佩戴较为繁琐,并且耳环容易脱落,在受到外力状态下,也会对耳孔造成一定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持式耳环,能够避免打耳孔带来的疼痛,且日常生活中佩戴方便,并且较难脱落,且在受到外力拉扯状态下避免对耳朵造成损伤。
[0006]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07]一种夹持式耳环,包括耳环主体;
[0008]弹力耳拍,所述弹力耳拍底部通过设置的开较位卡件与耳环主体铰接;
[0009]其中,所述耳环主体呈月牙状,所述耳环主体底端的上侧面设有开较位卡位块,所述弹力耳拍顶部一体成型有弹力杆,所述弹力杆底端与开较位卡位块顶侧面紧密贴合,所述耳环主体顶部向下设有耳勾位,所述弹力耳拍顶部与耳勾位底部形成夹持空间。
[0010]所述开较位卡件包括内开较位与外开较位,所述内开较位插接在外开较位内部,所述内开较位与外开较位通过内部插接设置的铰接插杆进行铰接,所述铰接插杆两端与外开较位两侧焊接平齐。
[0011]所述内开较位固定连接在耳环主体底端,所述外开较位固定连接在弹力耳拍底端。
[0012]所述弹力杆底部相邻弹力耳拍一侧设有弧形的抛面。r/>[0013]所述开较位卡位块顶侧面也设有弧形的抛面。
[0014]所述弹力杆与弹力耳拍底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弹力耳拍底端至开较位卡位块背离弹力耳拍一侧抛面的距离。
[0015]本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0016]本技术,由于耳环主体呈月牙状,且弹力耳拍底部通过设置的开较位卡件与耳环主体铰接,可通过转动弹力耳拍对耳环主体进行简易的佩戴与取下,又由于弹力耳拍顶部一体成型有弹力杆,且弹力杆与弹力耳拍底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弹力耳拍底端至开较位卡位块背离弹力耳拍一侧抛面的距离,因而,在进行转动弹力耳拍与弹力杆进行旋转时,弹力杆底端与开较位卡位块紧密贴合,且弹力杆存在一定的由开较位卡位块一侧向另一侧弹性的推力,因而,在转动时,开较位卡位块顶部及侧面与弹力杆产生弹性贴合,形成的对弹力杆的支撑力。
[0017]本技术,又在进行转动弹力耳拍与弹力杆进行旋转时,弹力耳拍顶部与耳勾位底部形成夹持空间增大,此时可机型佩戴,在佩戴完成后,将弹力耳拍与弹力杆朝向耳环主体一侧闭合,形成稳定的夹持,并防止夹持式耳环的脱落,其中的铰接插杆两端与外开较位两侧焊接平齐,使夹持式耳环在佩戴过程中避免凸出的棱角,对人体造成划伤,且减少对佩戴部位的摩擦,又可增加美观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佩戴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中耳环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中弹力耳拍与弹力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5]1、耳环主体;
[0026]2、弹力耳拍;
[0027]3、弹力杆;
[0028]4、开较位卡件;401、内开较位;402、外开较位;403、铰接插杆;
[0029]5、开较位卡位块;
[0030]6、耳勾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0032]如图1

4所示,一种夹持式耳环,其适用于佩戴在人体的耳朵上,且对通过对耳廓与耳垂及逆行夹持;
[0033]又一种夹持式耳环包括耳环主体1与弹力耳拍2,弹力耳拍2底部通过设置的开较位卡件4与耳环主体1铰接,其中,耳环主体1呈月牙状,耳环主体1底端的上侧面设有开较位卡位块5,弹力耳拍2顶部一体成型有弹力杆3,弹力杆3底端与开较位卡位块5顶侧面紧密贴合,耳环主体1顶部向下设有耳勾位6,弹力耳拍2顶部与耳勾位6底部形成夹持空间;
[0034]其中的弹力耳拍2与弹力杆3为具有弹性的材质制成,包括金属、塑料等,因其为现有技术,此处也不再过多赘述;
[0035]在进行转动弹力耳拍2与弹力杆3进行旋转时,弹力耳拍2顶部与耳勾位6底部形成夹持空间增大,此时可机型佩戴,在佩戴完成后,将弹力耳拍2与弹力杆3朝向耳环主体1一侧闭合,形成稳定的夹持,并防止夹持式耳环的脱落;
[0036]弹力杆3与弹力耳拍2底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弹力耳拍2底端至开较位卡位块5背离弹力耳拍2一侧抛面的距离;
[0037]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耳环主体1呈月牙状,且弹力耳拍2底部通过设置的开较位卡
件4与耳环主体1铰接,可通过转动弹力耳拍2对耳环主体1进行简易的佩戴与取下。
[0038]如图5、6所示,弹力杆3底部相邻弹力耳拍2一侧设有弧形的抛面,开较位卡位块5顶侧面也设有弧形的抛面;
[0039]弹力耳拍2顶部一体成型有弹力杆3,且弹力杆3与弹力耳拍2底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弹力耳拍2底端至开较位卡位块5背离弹力耳拍2一侧抛面的距离,因而,在进行转动弹力耳拍2与弹力杆3进行旋转时,弹力杆3底端与开较位卡位块5紧密贴合,且弹力杆3存在一定的由开较位卡位块5一侧向另一侧弹性的推力,因而,在转动时,开较位卡位块5顶部及侧面与弹力杆3产生弹性贴合,形成的对弹力杆3的支撑力。
[0040]如图5、6所示,开较位卡件4包括内开较位401与外开较位402,内开较位401插接在外开较位402内部,内开较位401与外开较位402通过内部插接设置的铰接插杆403进行铰接,铰接插杆403两端与外开较位402两侧焊接平齐;
[0041]内开较位401固定连接在耳环主体1底端,外开较位402固定连接在弹力耳拍2底端;
[0042]根据上述结构,铰接插杆403两端与外开较位402两侧焊接平齐,使夹持式耳环在佩戴过程中避免凸出的棱角,对人体造成划伤,且减少对佩戴部位的摩擦,又可增加美观度。
[004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
[0044]首先,耳环主体1呈月牙状,且弹力耳拍2底部通过设置的开较位卡件4与耳环主体1铰接,可通过转动弹力耳拍2对耳环主体1进行简易的佩戴与取下,弹力耳拍2顶部一体成型有弹力杆3,且弹力杆3与弹力耳拍2底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弹力耳拍2底端至开较位卡位块5背离弹力耳拍2一侧抛面的距离,在进行转动弹力耳拍2与弹力杆3进行旋转时,弹力杆3底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持式耳环,其特征在于,包括:耳环主体(1);弹力耳拍(2),所述弹力耳拍(2)底部通过设置的开较位卡件(4)与耳环主体(1)铰接;其中,所述耳环主体(1)呈月牙状,所述耳环主体(1)底端的上侧面设有开较位卡位块(5),所述弹力耳拍(2)顶部一体成型有弹力杆(3),所述弹力杆(3)底端与开较位卡位块(5)顶侧面紧密贴合,所述耳环主体(1)顶部向下设有耳勾位(6),所述弹力耳拍(2)顶部与耳勾位(6)底部形成夹持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式耳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较位卡件(4)包括内开较位(401)与外开较位(402),所述内开较位(401)插接在外开较位(402)内部,所述内开较位(401)与外开较位(402)通过内部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武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晋业珠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