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极片及包括该负极片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468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极片及包含该负极片的电池,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电解质补充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电解质补充层位于负极集流体一侧或两侧表面上,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位于电解质补充层表面上;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设置有第一取向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负极片的使用可以同时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及能量密度,通过在极片表面构筑取向孔快速离子通道,降低析锂风险,提升电极片利用率,提高能量密度。提高能量密度。提高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极片及包括该负极片的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负极片及包括该负极片的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电池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循环储存性能好等一系列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0003]随着目前对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方法是在电极的面密度和快充性能之间做折中平衡,这意味着提升倍率性能的时候必然会牺牲电池的能量密度。
[0004]不仅如此,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在快充条件下,由于极化作用及电解液浓度不均,极易导致负极片的利用率低下、表面析锂,严重影响了锂离子电池的使用,通过三维立体直通孔可提升传输速率,但孔内部电解液得不到及时补充,也会形成析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负极片及包括该负极片的电池,所述负极片可以提升电池的倍率性能和能量密度,同时可以有效解决高能量密度的电池在快充条件下负极片的利用率低下、表面析锂的问题。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电解质补充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电解质补充层位于负极集流体一侧或两侧表面上,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位于电解质补充层表面上;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设置有第一取向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向孔的半径为R,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为H,所述电解质补充层的厚度为h;所述负极片满足如下式(1)所示的关系式:1.4≤(H

h)/R≤2.5
ꢀꢀꢀꢀꢀꢀꢀꢀꢀꢀ
式(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向孔的半径为R,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中值粒径为Dv50,所述电解质补充层的厚度为h;所述负极片满足如下式(2)所示的关系式:0≤h

R/Dv50≤3
ꢀꢀꢀꢀꢀꢀꢀꢀꢀꢀꢀ
式(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向孔的半径为R,所述负极片的面密度为Cd,所述电解质补充层的厚度为h;所述负极片满足如下式(3)所示的关系式:0.5≤(R/Cd)/h≤1.7
ꢀꢀꢀꢀꢀꢀꢀꢀꢀꢀ
式(3)。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向孔的体积占负极活性物质层总体积的体积百分含量为1vol%~50vol%;和/或,所述第一取向孔的半径R为5μm~150μm;和/或,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中值粒径Dv50为5μm~30μm;和/或,所述负极片的面密度Cd为0.003g/cm2~0.015g/cm2;和/或,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H为10μm~200μm;和/或,所述电解质补充层的厚度h为0.5μm~10μm。6.根据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典洋李素丽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