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4467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杀虫剂包括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其制备方法为:将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溶于水中,得到杀虫剂。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乙醇胺分别以不同浓度喷施到植物叶片上去,均能在短时间内引起烟粉虱、蓟马、蚜虫、褐飞虱等害虫的快速大量死亡,可应用于防治害虫。可应用于防治害虫。可应用于防治害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产品领域,涉及一种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田间害虫种类繁多,一种作物上可以同时发生多种害虫,如烟粉虱、蚜虫、蓟马等,这些昆虫同时又能传播病毒,给作物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目前常规的防控措施主要是依赖化学农药,但生产上滥用或乱用农药导致害虫抗性发展以及蔬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和环境污染,且缺乏能够对多种害虫同时具有防控效果的药剂。
[0003]需要寻求一种可以同时杀灭多种害虫,又可对人类健康有益的杀虫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杀虫剂中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乙醇胺这三种成分分别以不同浓度喷施到植物叶片上去,均能在短时间内引起烟粉虱、蓟马、蚜虫、褐飞虱等害虫的快速大量死亡。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杀虫剂,所述杀虫剂包括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6]上述的杀虫剂,进一步的,所述磷脂酰胆碱的浓度为0.5~20g/L、所述磷脂酰肌醇的浓度为1~20g/L;所述磷脂酰乙醇胺的浓度为1~20g/L。
[0007]上述的杀虫剂,进一步的,所述杀虫剂包括1~10g/L的磷脂酰胆碱和1~10g/L的磷脂酰肌醇。
[0008]上述的杀虫剂,进一步的,所述杀虫剂包括1~10g/L的磷脂酰胆碱和1~10g/L的磷脂酰乙醇胺。
[0009]上述的杀虫剂,进一步的,所述杀虫剂包括0.5~10g/L的磷脂酰肌醇和0.5~10g/L的磷脂酰乙醇胺。
[0010]上述的杀虫剂,进一步的,所述杀虫剂包括0.1~10g/L的脂酰胆碱、0.1~10g/L的磷脂酰肌醇和0.1~10g/L的磷脂酰乙醇胺。
[0011]基于一个总的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将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溶于水中,得到杀虫剂。
[0013]基于一个总的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述杀虫剂在防治害虫中的应用。
[0014]上述的应用,进一步的,所述应用的方法为:在植物的叶片上喷施杀虫剂,通过害虫取食叶片的方式杀灭害虫。
[0015]上述的应用,进一步的,所述害虫为烟粉虱、蓟马、蚜虫和褐飞虱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杀虫剂,申请人首次发现大豆提取物卵磷脂的有效成分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乙醇胺在不同浓度下都能快速引起不同害虫较高的死亡率,而卵磷脂本身是对人类有益的物质,因此可利用这一特点研发杀虫剂,既能同时杀灭多种害虫,又可对人类健康有益,为开发绿色无公害杀虫剂提供参考。
[0018](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0019](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杀虫剂在防止植物害虫中的应用,其成分来自于大豆卵磷脂,既能杀灭害虫,又对人类健康有益,属于一种绿色无公害的杀虫剂。
附图说明
[002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验一中单独喷施清水、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乙醇胺24h后叶片上活烟粉虱数量考察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以下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材料和仪器均为市售,其中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乙醇胺纯品,购自上海麦克林(Macklin)试剂公司。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杀虫剂,包括磷脂酰胆碱。
[0026]本实施例1的杀虫剂的制备方法为:称取一定量磷脂酰胆碱直接溶于适量水中配制成浓度分别为0.5~20g/L磷脂酰胆碱溶液。
[0027]施药方法:在每片植物叶片上放入一定数量的害虫取食,再向叶片喷施磷脂酰胆碱。
[0028]施药结果显示:随着磷脂酰胆碱溶液浓度的增加,对害虫的杀灭效果越好,其中20g/L磷脂酰胆碱溶液对害虫杀灭效果最佳。表1为喷施20g/L磷脂酰胆碱后24h叶片害虫数量统计结果。
[0029]表1:喷施20g/L磷脂酰胆碱后24h叶片害虫数量统计
[0030][0031][0032]表1的结果表明:喷施20g/L磷脂酰胆碱后24h,叶片上的烟粉虱、桃蚜、西花蓟马和稻飞虱的平均数量均低于1头,对害虫的杀灭效率达到100%。
[0033]实施例2
[0034]一种杀虫剂,包括磷脂酰肌醇。
[0035]本实施例1的杀虫剂的制备方法为:称取一定量磷脂酰肌醇直接溶于适量水中配制成浓度分别为1~20g/L磷脂酰肌醇溶液。
[0036]施药方法:在每片植物叶片上放入一定数量的害虫取食,再向叶片喷施磷脂酰肌醇。
[0037]施药结果显示:随着磷脂酰肌醇溶液浓度的增加,对害虫的杀灭效果越好,其中20g/L磷脂酰肌醇溶液对害虫杀灭效果最佳。表2为喷施20g/L磷脂酰肌醇后24h叶片害虫数量统计结果。
[0038]表2:喷施20g/L磷脂酰肌醇后24h叶片害虫数量统计
[0039]害虫类别喷施前喷施后24h烟粉虱(头)500.67
±
0.24桃蚜(头)501.00
±
0.29西花蓟马(头)501.33
±
0.33稻飞虱(头)502.11
±
0.48
[0040]表2的结果表明,喷施20g/L磷脂酰肌醇后24h,叶片上的烟粉虱、桃蚜、西花蓟马和稻飞虱的平均数量均低于3头,对害虫的杀灭效率达到96%。
[0041]实施例3
[0042]一种杀虫剂,包括磷脂酰乙醇胺。
[0043]本实施例1的杀虫剂的制备方法为:称取一定量磷脂酰乙醇胺直接溶于适量水中配制成浓度分别为1~20g/L磷脂酰乙醇胺溶液。
[0044]施药方法:在每片植物叶片上放入一定数量的害虫取食,再向叶片喷施磷脂酰乙醇胺。
[0045]施药结果显示:随着磷脂酰乙醇胺溶液浓度的增加,对害虫的杀灭效果越好,其中20g/L磷脂酰乙醇胺溶液对害虫杀灭效果最佳。表3为喷施20g/L磷脂酰乙醇胺后24h叶片害虫数量统计结果。
[0046]表3:喷施20g/L磷脂酰乙醇胺后24h叶片害虫数量统计
[0047][0048][0049]表3的结果表明,喷施20g/L磷脂酰乙醇胺后24h,叶片上的烟粉虱、桃蚜、西花蓟马和稻飞虱的平均数量均低于6头,对害虫的杀灭效率达到90%。
[0050]实施例4
[0051]一种杀虫剂,包括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肌醇。
[0052]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包括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酰胆碱的浓度为0.5~20g/L、所述磷脂酰肌醇的浓度为1~20g/L;所述磷脂酰乙醇胺的浓度为1~20g/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包括1~10g/L的磷脂酰胆碱和1~10g/L的磷脂酰肌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包括1~10g/L的磷脂酰胆碱和1~10g/L的磷脂酰乙醇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包括0.5~10g/L的磷脂酰肌醇和0.5~10g/L的磷脂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史晓斌张战泓黄莉萍严硕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艾格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