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致化学发光分子印迹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子检测领域,尤其是一种电致化学发光分子印迹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均与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有着密切关联,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切实做好食品和环境污染物的检测工作,而快速检测技术具有明显优势,可以在保障检测结果的同时缩短检测时间;
[0003]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依赖于分子识别的方法,它通过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含有的三维结构空腔对形状及结构与模板相同的分子的结合实现特异性检测;电致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因具有低背景信号、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独特优势,目前已成为一种优越的分析方法应用于生物分子的痕量目标检测、临床诊断、环境和食品监测等研究;分子印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MIP
‑
ECL)是ECL和MIP的理想集成,现有技术中,分子印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MIP本体存在模板嵌入较深,难以接近结合位点和选择性低的问题,其ECL活性物的灵敏度、稳定性低,导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化学发光分子印迹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钌纳米棒修饰的纳米纤维膜状的聚丙烯腈电极以及分布在聚丙烯腈电极上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所述钌纳米棒具有针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化学发光分子印迹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印迹聚合物包括以盐酸多巴胺为单体自聚合生成的分析模板,所述分析模板上设有检测靶标的容置空间,所述检测靶标包括玉米赤酶烯酮、槲皮素、阿托品或磺胺类抗生素。3.一种电致化学发光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10%
‑
15%wt的聚丙烯腈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得到聚丙烯腈电极;将Ru(bpy)
32+
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1
‑
3mM Ru(bpy)
32+
溶液,将Ru(bpy)
32+
溶液滴加在聚丙烯腈电极上,待有机溶剂挥发后得到钌纳米棒修饰的聚丙烯腈电极;将盐酸多巴胺溶解于Tris
‑
HCl缓冲液中,再加入检测靶标,得到混合溶液;将所述钌纳米棒修饰的聚丙烯腈电极置于混合溶液中浸泡,得到中间产物;清洗中间产物,用醇溶剂洗脱中间产物上的检测靶标,得到电致化学发光分子印迹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致化学发光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腈溶液中的溶剂包括N,N
‑
二甲基甲酰胺;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乙腈和异丙醇的混合溶剂或乙腈和丙酮的混合溶剂;所述醇溶剂包括甲醇;检测靶标包括玉米赤酶烯酮、槲皮素、阿托品或磺胺类抗生素。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致化学发光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腈溶液的制备步骤包括:将聚丙烯腈粉末分散在N,N
‑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