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源线的导动曲面构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4603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光源线的导动曲面构造方法,包括步骤:接收用户输入的复杂工件局部曲面的相邻两条边界轮廓曲线,任选其中一条作为导动线,另一条作为截面线;离散导动线,确定导动线上各离散点的局部坐标系;统一截面线阶数并变换截面线控制顶点多边形的空间位置到各局部坐标系;确定导动线对边离散点的局部坐标系;将获得的两个局部坐标系中的Y轴作为切矢,进行局部插值,求得曲面所有带权控制顶点并生成工件局部曲面;做连续性拼接,完成复杂工件的曲面构造。该方法以光反射线作为曲面的边界线,同时利用局部插值法构造出较高品质的曲面,解决了构造曲面无法满足高品质复杂曲面要求的问题,同时丰富了曲面生成方法的多样性。样性。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光源线的导动曲面构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源线的导动曲面构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曲面构造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汽车、船舶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汽车领域,为了兼顾外观的美感与良好的力学性能,车身前盖板等车身局部复杂曲面零件对曲面质量的要求非常高,因而能够高效的构造出品质质量符合要求的曲面对于汽车车身生产大有助益。
[0003]目前比较常用的曲面构造方法是蒙面法,该方法通过控制截面线沿着导动线方向依次导动,并以这两条线的方向作为待生成曲面的u向和v向,逐步确定构造曲面的必要条件(曲面四要素),最终生成曲面。然而,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在曲面生成过程中没有设置特定的精度、品质质量要求,故最终得到的曲面在边界和内部可能与工程所需的高品质曲面有较大差距,因而不得不进行很多次的曲面优化工作,大大增加了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曲面生成方法在构造汽车车身局部复杂曲面等高品质曲面时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能够提高复杂曲面品质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源线的导动曲面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接收用户输入的光源直线R、视点坐标V0、复杂工件局部曲面的相邻两条边界轮廓曲线,任选其中一条边界轮廓曲线作为导动线,另一条边界轮廓曲线作为截面线;第二步,离散导动线,确定导动线上各离散点的局部坐标系;第三步,统一截面线阶数并变换截面线控制顶点多边形的空间位置到各局部坐标系;第四步,确定导动线对边离散点的局部坐标系;第五步,将第二步和第四步获得的两个局部坐标系中的Y轴作为切矢,进行局部插值,求得曲面所有带权控制顶点并生成工件局部曲面;第六步,对生成的工件局部曲面做连续性拼接,完成复杂工件的曲面构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源线的导动曲面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包括以下子步骤:(1)离散导动线,将离散后得到的0,1,2.......m共m+1个点分别作为局部坐标系的原点;(2)确定局部坐标系的X、Y、Z轴:首先,求出导动线上离散点处的法矢n,单位化后作为X轴;然后,根据光源线R、视点坐标V0以及反射线生成条件,入射光线Q经曲面反射得到反射光线V,入射光线Q与光源线R之间垂直距离d(u,v)为:其中,u、v分别代表u向和v向的节点矢量坐标,S0(u,v)为曲面上反射点,N(u,v)为该点法矢,入射光线Q、反射光线V与法矢N夹角均为α,cosα=V
·
N,L0为光源线R上一点;令d(u,0)=0,得到曲面在该离散点处的法矢N(u,0),确保N(u,0)与X轴垂直,将N(u,0)单位化后作为Z轴;最后,将Z轴与X轴做叉积即为Y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光源线的导动曲面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具体为:判断截面线的条数L:当L=1时:(1)将截面线升阶到指定次数;(2)截面线n+1个控制顶点沿导动线从左向右依次变换到各局部坐标系;(3)刚性旋转混合完成后的截面线控制顶点多边形,使得截面线前两个控制顶点构成的向量P0P1平行于局部坐标系的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光荣王晓伟徐翔宇王学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