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散射通信的天线及通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446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散射通信的天线及通信系统。其中,天线包括:天馈分系统、结构分系统、伺服控制分系统;天馈分系统包括天线反射面和馈源;结构分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方位波导关节、俯仰波导关节和极化波导关节,极化波导关节通过圆转矩波导与天馈分系统连接;伺服控制分系统包括伺服主控模块、方位电机、俯仰电机和极化电机;伺服主控模块,用于接收到目标角度后,控制方位电机、俯仰电机和极化电机分别驱动方位波导关节、俯仰波导关节和极化波导关节在转动到目标角度的过程中进行圆锥扫描,以确定信号最强的角度,并驱动方位波导关节、俯仰波导关节和极化波导关节带动天馈分系统转动到信号最强的角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动中通随动跟踪。随动跟踪。随动跟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散射通信的天线及通信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散射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散射通信的天线及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对流层散射通信是利用对流层散射信道进行的通信,具有信道资源稳定可靠且长期存在、无需付费及抗干扰、抗截获、抗侦收能力强等优势,被广泛使用。
[0003]目前,常规的散射天线都是基于固定站对准,即散射两站的位置是固定的,通过载体上的天线对固定对端站进行对准跟踪。通过调节天线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即可实现两天线间的对准。
[0004]随着对流层散射通信的广泛应用,由于散射通信的方向不是固定的,对端载体和本端载体也都在移动,例如车辆、船舶、飞行器等移动的载体。然而,常规的天线则只能在限定区域内转动进行对准,无法实现散射天线的随动跟踪。因此,亟需一种基于散射通信的天线,便于实现随动跟踪。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散射通信的天线及通信系统,以解决目前天线无法随动精准跟踪的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散射通信的天线,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散射通信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天馈分系统、结构分系统和伺服控制分系统;所述天馈分系统包括天线反射面和馈源;所述结构分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方位波导关节、俯仰波导关节和极化波导关节,所述极化波导关节通过圆转矩波导与所述天馈分系统连接;所述伺服控制分系统包括伺服主控模块、方位电机、俯仰电机和极化电机;所述伺服主控模块,用于接收到目标角度后,控制所述方位电机、所述俯仰电机和所述极化电机分别驱动所述方位波导关节、所述俯仰波导关节和所述极化波导关节在转动到所述目标角度的过程中进行圆锥扫描,以确定信号最强的角度,并驱动所述方位波导关节、所述俯仰波导关节和所述极化波导关节带动所述天馈分系统转动到所述信号最强的角度,以实现与对端天线对准;其中,所述目标角度包括:俯仰角、方位角和所述馈源的极化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控制分系统还包括:第一传感模块、第二传感模块和第三传感模块;所述第一传感模块,用于将采集到的所述方位电机的运动状态发送至所述伺服主控模块,所述伺服主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方位电机的运动状态控制所述方位电机带动所述方位波导关节转动;所述第二传感模块,用于将采集到的所述俯仰电机的运动状态发送至所述伺服主控模块后,所述伺服主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俯仰电机的运动状态控制所述俯仰电机带动所述俯仰波导关节转动;所述第三传感模块,用于将采集到的所述极化电机的运动状态发送至所述伺服主控模块后,所述伺服主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极化电机的运动状态控制所述极化电机带动所述极化波导关节转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模块包括方位霍尔传感器,所述方位霍尔传感器位于所述方位电机上,以采集所述方位电机的运动状态并发送至所述伺服主控模块;所述第二传感模块包括俯仰霍尔传感器,所述俯仰霍尔传感器位于所述俯仰电机上,以采集所述俯仰电机的运动状态并发送至所述伺服主控模块;所述第三传感模块包括极化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光周妍李经安刘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