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无损安装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4307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芯无损安装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包括电池箱体、内撑座、连接片、磁吸件、上定位套、下定位座和电芯,若干所述电芯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下定位座、上定位套内,所述内撑座上对应于各上定位套分别开设有安装槽口,所述连接片对应于安装槽口设置,所述连接片包含第一极性接触片和第二极性接触片,两个相邻的电芯的极性端通过所述第一极性接触片和第二极性接触片串联连接,所述第一极性接触片上设置有磁力件,且所述第一极性接触片通过磁力件压覆设置在电芯的极性端上,能够防止电芯的损伤,且安装简单方便。且安装简单方便。且安装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芯无损安装的新能源动力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动力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芯无损安装的新能源动力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包一般是通过若干个电芯进行串联构成,现有市场方案基本都是电芯和连接片采用超声、激光、电阻焊接方式,对设备加工设备要求较高,拆卸维修困难,对电芯本体有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芯无损安装的新能源动力电池,能够防止电芯的损伤,且安装简单方便。
[000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电芯无损安装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包括电池箱体、内撑座、连接片、磁吸件、上定位套、下定位座和电芯,所述电池箱体的内腔底壁设置有若干下定位座,所述内撑座为板体结构,且所述内撑座对应于下定位座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上定位套,若干所述电芯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下定位座、上定位套内,所述内撑座上对应于各上定位套分别开设有安装槽口,所述连接片对应于安装槽口设置,所述连接片包含第一极性接触片和第二极性接触片,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无损安装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箱体(1)、内撑座(2)、连接片(3)、磁吸件(12)、上定位套(4)、下定位座(41)和电芯(10),所述电池箱体(1)的内腔底壁设置有若干下定位座(41),所述内撑座(2)为板体结构,且所述内撑座(2)对应于下定位座(41)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上定位套(4),若干所述电芯(10)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下定位座(41)、上定位套(4)内,所述内撑座(2)上对应于各上定位套(4)分别开设有安装槽口(5),所述连接片(3)对应于安装槽口设置,所述连接片(1)包含第一极性接触片(13)和第二极性接触片(14),两个相邻的电芯的极性端通过所述第一极性接触片(13)和第二极性接触片(14)串联连接,所述第一极性接触片(13)上设置有磁力件(12),且所述第一极性接触片(13)通过磁力件(12)压覆设置在电芯的极性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无损安装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3)呈L型截面的片体结构,所述连接片(3)的两个臂体分别构成第一极性接触片和第二极性接触片,所述第一极性接触片(13)对应于电芯(10)的端部设置,所述第二极性接触片(4)伸入至两个相邻的电芯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芯无损安装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口(5)包括相邻开设的槽口一(6)和槽口二(7),所述槽口一(6)正对应于电芯(10)的端部开设,所述槽口二(7)正对应于电芯(10)的外壁面开设,所述连接片(3)的第一极性接触片(13)、第二极性接触片(14)分别伸入至一个上定位套的槽口一(6)、另一个上定位套的槽口二(7)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芯无损安装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3)的一臂体通过槽口一(6)连接于一个电芯的极性端,且所述连接片(3)的另一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圣祥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丰鑫源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