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红霞专利>正文

一种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4284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上端设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有加料机构,所述加料机构用于向装置主体内添加土壤改良剂,所述加料机构包括嵌在承载板内的进水斗,所述进水斗的外壁连接有储料箱,所述储料箱的内部装有土壤改良剂粉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承载板的上方设置加料机构,当向进水斗内引水时,土壤改良剂便可落到装置主体内,土壤改良剂粉末添加量与稻田灌溉量两者始终相捆绑,因此可以始终保证稻田内的改良剂处在合适的浓度范围内,有效避免了土壤改良剂的浪费,减轻了相关人员的工作负担,值得普遍应用与推广。值得普遍应用与推广。值得普遍应用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土壤改良
,具体涉及一种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田排水历史悠久,农田排水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证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农田土壤在排水的过程中,同时也带走了其中的营养成分,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土壤肥沃程度下降,不利于保持土地的肥力,因此农业生产中,往往需要给农田施加土壤改良剂,土壤改良剂包括土壤蓬松剂、农业化肥等。
[0003]目前在为农田施加土壤改良剂一般是在农田灌溉前通过农业工作人员手动添加,不仅工作强度较高,而且无法根据农田的灌溉量来添加土壤改良剂,也会造成改良剂的浪费,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动添加改良剂劳动强度高且容易造成改良剂浪费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
[0005]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上端设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有加料机构,所述加料机构用于向装置主体内添加土壤改良剂,所述加料机构包括嵌在承载板内的进水斗,所述进水斗的外壁连接有储料箱,所述储料箱的内部装有土壤改良剂粉末,所述储料箱的两侧面底部连通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内顶壁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自由端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底端贯穿安装筒的下端口连接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的底端设有表面光滑的安装环,所述进水斗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中部设有驱动轮,所述转轴两端贯穿进水斗外壁连接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远离转轴的一端为弧状并且随着转轴转动可与安装环相抵触。
[0007]进一步地,所述储料箱的顶面设有加料口,所述储料箱的正面设有观察窗。
[0008]进一步地,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开设有梯槽,所述梯槽越靠近加料机构槽的深度越深。
[0009]进一步地,所述装置主体两侧设有与梯槽深度相匹配的水通道,所述水通道由多个高度不同的条形孔并列组成。
[0010]进一步地,所述梯槽远离加料机构的一侧上方设有过滤网。
[0011]进一步地,所述装置主体远离加料机构的一端上侧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出水端设有阀门。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在承载板的上方设置加料机构,当向进水斗内引水时,土壤改良剂便可落到装置主体内,土壤改良剂粉末添加量与稻田灌溉量两者始终相捆绑,因此可以始终保证稻田内的改良剂处在合适的浓度范围内,有效避免了土壤改良剂的浪费,减轻
了相关人员的工作负担,充分体现了该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的实用性,值得普遍应用与推广。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主体左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主体右侧面俯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加料机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1、装置主体;101、梯槽;102、水通道;2、承载板;3、加料机构;301、进水斗;302、储料箱;3021、加料口;3022、观察窗;303、安装筒;304、复位弹簧;305、拉杆;306、橡胶塞;307、安装环;308、转轴;309、驱动轮;310、驱动板;4、过滤网;5、排水管;501、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9]如图1

3所示,一种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一侧上端设有承载板2,承载板2上设有加料机构3,加料机构3用于向装置主体1内添加土壤改良剂,加料机构3包括嵌在承载板2内的进水斗301,进水斗301的外壁连接有储料箱302,储料箱302的内部装有土壤改良剂粉末,储料箱302的两侧面底部连通有安装筒303,安装筒303的内顶壁设有复位弹簧304,复位弹簧304的自由端连接有拉杆305,拉杆305的底端贯穿安装筒303的下端口连接有橡胶塞306,橡胶塞306的底端设有表面光滑的安装环307,进水斗301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308,转轴308的中部设有驱动轮309,转轴308两端贯穿进水斗301外壁连接有驱动板310,驱动板310远离转轴308的一端为弧状并且随着转轴308转动可与安装环307相抵触,更具体的,该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在使用时,需将该装置安置在稻田用来引水的沟渠内,同时将进水斗301对准引水口,当打开引水口向稻田内灌溉时,水进入进水斗301内部,对进水斗301内部的驱动轮309进行冲击,带动转轴308两端驱动板310转动,当驱动板310与安装环307相抵触并对安装环307,驱动橡胶塞306向下移动,由于安装筒303与储料箱302相连通,因此土壤改良剂粉末便先从储料箱302流到安装筒303底部,然后从拉杆305与安装筒303之间的缝隙处落到装置主体1的内部,由于加料机构3仅在向装置主体1内引水时才会向装置主体1内部落入土壤改良剂粉末,土壤改良剂粉末添加量与稻田灌溉量两者相捆绑,因此可以始终保证稻田内的改良剂处在合适的浓度范围内,有效避免了土壤改良剂的浪费,充分体现了该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的实用性。
[0020]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料箱302的顶面设有加料口3021,储料箱302的正面设有观察窗3022,更具体的,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在使用时,可以由加料口3021向储料箱302内添加土壤改良剂粉末,工作人员可以透过观察窗3022查看储料箱302内部土壤改良剂粉末的存量,以便及时向储料箱302内加料。
[0021]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梯槽101,梯槽101越靠近加料机构3槽的深度越深,更具体的,土壤改良剂粉末和水一起流到装置主体1的内部,由于装置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梯槽101,因此改良剂溶液在装置主体1内部也会呈阶梯分层式扩散,即越靠近加料机构3梯槽101深度越深,土壤改良剂溶液浓度越高,由于梯槽101最高处改良
剂溶液浓度较低,因此当工作人员向稻田外放水时,改良剂流失最少,从而最大化发挥改良剂的效用。
[0022]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主体1两侧设有与梯槽101深度相匹配的水通道102,水通道102由多个高度不同的条形孔并列组成,更具体的,设置水通道102可以实现稻田与装置主体1内水的交互,即土壤改良剂溶液会透过水通道102进入稻田内,同时稻田内的水也会进入装置主体1的内部,最终保证两者液面等高。
[0023]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梯槽101远离加料机构3的一侧上方设有过滤网4,更具体的,设置过滤网4可以对于稻田内的水草起到阻挡的作用,从而保证排水装置的排水口不会被堵塞。
[0024]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主体1远离加料机构3的一端上侧设有排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改良用排水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上端设有承载板(2),所述承载板(2)上设有加料机构(3),所述加料机构(3)用于向装置主体(1)内添加土壤改良剂,所述加料机构(3)包括嵌在承载板(2)内的进水斗(301),所述进水斗(301)的外壁连接有储料箱(302),所述储料箱(302)的内部装有土壤改良剂粉末,所述储料箱(302)的两侧面底部连通有安装筒(303),所述安装筒(303)的内顶壁设有复位弹簧(304),所述复位弹簧(304)的自由端连接有拉杆(305),所述拉杆(305)的底端贯穿安装筒(303)的下端口连接有橡胶塞(306),所述橡胶塞(306)的底端设有表面光滑的安装环(307),所述进水斗(301)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308),所述转轴(308)的中部设有驱动轮(309),所述转轴(308)两端贯穿进水斗(301)外壁连接有驱动板(310),所述驱动板(310)远离转轴(308)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刘红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