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事故后堆芯熔融物的监测装置系统和监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418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核事故后堆芯熔融物的监测装置系统和监测方法,所述监测装置系统包括沿数据传输矢量方向依次连接的探测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和图像重建装置;所述探测装置包括对μ子的通量和矢量方向进行监测的塑料闪烁体探测器。所述监测方法采用所述核事故后堆芯熔融物的监测装置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核事故后堆芯熔融物的监测装置系统对μ子进行监测,不受地域、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核事故后堆芯熔融物的监测方法通过监测μ子穿透安全壳后通量的衰减情况,可以评估堆芯熔融物的内部结构及熔融物的厚度等物理特征,并且无需进入安全壳内部,有效保障了操作人员的安全。全。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事故后堆芯熔融物的监测装置系统和监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电站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事故后堆芯熔融物的监测装置系统和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核反应堆又称为原子能反应堆或反应堆,是通过维持可控自持链式核裂变反应,以实现核能利用的装置。核反应堆通过合理布置核燃料,使得在无需补加中子源的条件下能在其中发生自持链式核裂变过程。其中,燃料棒在反应堆中起补偿和调节中子反应性以及紧急停堆的作用。当核电站发生堆芯融化事故时,压力容器内的燃料组件在高温作用下发生熔化,熔融的液态物质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堆积,外界无法对压力容器等封闭核设施进行内部检测。
[0003]μ子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基本粒子,质量约为电子质量的207倍,带一个单位电荷。μ子既可以和物体中的原子核发生相互作用也可以和核外电子发生相互作用从而造成能量损失。由于μ子质量远大于电子质量,使得在相同的能量下μ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散射角更小,辐射能损更小。因此μ子有更强的穿透能力,可以穿透地球大气甚至数百米厚的岩层。根据对μ子进行监测得到的粒子信息,通过理论计算和分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事故后堆芯熔融物的监测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系统包括沿数据传输方向依次连接的探测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和图像重建装置;所述探测装置包括对μ子的通量和矢量方向进行监测的塑料闪烁体探测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闪烁体探测器的角度分辨能力为≤0.573
°
;优选地,所述塑料闪烁体探测器的立体角为≤38Sr。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监测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闪烁体探测器包括至少3组探测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测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模块包括至少两层探测层;优选地,所述探测层包括至少20个正交排列的塑料晶体。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监测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模块设置于安全壳的两侧;优选地,至少两组所述探测模块设置于安全壳的下方外部一侧;优选地,至少一组所述探测模块设置于安全壳的上方外部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中正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