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泥给料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4094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泥给料传送装置,包括壳体、至少一组给料单元,所述给料单元包括驱动件、传动件、无轴螺旋转子,所述无轴螺旋转子转动设于壳体内,并通过传动件与驱动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无轴螺旋转子以其轴线为转轴转动,所述无轴螺旋转子推动物料沿壳体长度方向水平旋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给料单元中无轴螺旋转子的设置,可将大块物料沿其螺旋线切割成多个较小部分,并同时可推动物料沿壳体长度方向进行输送,保证了给料的连续性和均匀性,通过多组给料单元的设置,提高了物料输送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泥给料传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物料输送
,更具体涉及一种煤泥给料传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煤泥作为煤炭洗选工艺的副产品,由于其具有含水量高、粘度大、发热量低等缺点,难以作为燃烧原料广泛利用。目前较为主流的一种煤泥燃烧利用方式为使用膏浆制备设备将煤泥加湿制成膏状物,通过泵送系统输送至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煤泥在加工制成膏状物前,需通过挖掘机及配套的刮板、皮带输送系统将堆积的煤泥传送至膏浆制备设备。利用挖掘机上料的最大缺点在于上料的不均匀性及连续性。如果挖掘机料斗一次抓取的煤泥较少,则煤泥的上料时间较长,工作强度较大;如果挖掘机料斗一次抓取的煤泥过多,则煤泥在皮带转载点下落时对皮带尾部支撑冲击大并容易导致落料管堵塞,导致设备维护量增加,系统频繁停运同时工人清理工作量增加。同时由于挖掘机抓取煤泥不连续,也给调湿制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膏浆存在过稀或过干现象。
[0003]本专利既能将大块的煤泥切割成小块实现均匀给料的目的,又具保证煤泥来料连续均匀的优点,能够全面有效地改善煤泥输送设备的运行环境,提高煤泥输送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高给料连续均匀性,并提高煤泥输送效率。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煤泥给料传送装置,包括壳体、至少一组给料单元,所述给料单元包括驱动件、传动件、无轴螺旋转子,所述无轴螺旋转子转动设于壳体内,并通过传动件与驱动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无轴螺旋转子以其轴线为转轴转动,所述无轴螺旋转子推动物料沿壳体长度方向水平旋进。
[0006]通过设置的给料单元中无轴螺旋转子的设置,可将大块物料沿其螺旋线切割成多个较小部分,并同时可推动物料沿壳体长度方向进行输送,保证了给料的连续性和均匀性,通过多组给料单元的设置,提高了物料输送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轴承座,所述传动件包括联轴器,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无轴螺旋转子传动连接,所述轴承座设于无轴螺旋转子朝向联轴器的一侧,并位于壳体外部,通过联轴器可将驱动端与无轴螺旋转子进行连接。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件包括电机、减速机,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接盘与减速机相连,所述减速机通过联轴器与无轴螺旋转子传动连接。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内开设有与无轴螺旋转子相适配的输送槽。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内壁设有尼龙衬板,可保护壳体母材,所述壳体顶部和远离驱动件的一端均开设有开口。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给料单元沿壳体宽度方向并排设置,提高了输送效率。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件、联轴器、无轴螺旋转子轴线同轴。
[0013]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4](1)本技术中,通过给料单元中无轴螺旋转子的设置,可将大块物料沿其螺旋线切割成多个较小部分,并同时可推动物料沿壳体长度方向进行输送,保证了给料的连续性和均匀性,通过多组给料单元的设置,提高了物料输送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0015](2)本技术中,通过尼龙衬板,可保护壳体母材。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煤泥给料传送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煤泥给料传送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煤泥给料传送装置的图2的A

A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号:1、电机;2、减速机;3、联轴器;4、轴承座;5、壳体;6、无轴螺旋转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参考图1,一种煤泥给料传送装置,包括:壳体5、至少一组给料单元,给料单元包括电机1、减速机2、联轴器3、轴承座4、壳体5、无轴螺旋转子6,电机1的输出端通过电机接盘与减速机2传动连接,减速机2的输出端与联轴器3朝向减速机2的一端固定连接,联轴器3朝向轴承座4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无轴螺旋转子6固定连接,无轴螺旋转子6转动连接在壳体5内,无轴螺旋转子6朝向联轴器3的一侧设有轴承座4,轴承座4为转轴提供支撑,壳体5内开设有与无轴螺旋转子6相适配的输送槽,壳体5内壁设有尼龙衬板,壳体5顶开设有开口,用于进料,壳体5远离电机1的一端开设有下料口,下料口下方安装有下一级输送装置,用于保护壳体5母材,参阅图2、图3,电机1、减速机2、联轴器3、轴承座4、无轴螺旋转子6同轴,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以两个给料单元为例,但其数量并不限于此,两个给料单元为并排设置,其中旋进的物料为煤泥,电机1通过减速机2、联轴器3驱动无轴螺旋转子6以其轴线为转轴转动,无轴螺旋转子6推动物料沿壳体5长度方向水平旋进,实现连续均匀给料。
[0022]工作原理:通过电机1、减速机2带动无轴螺旋转子6在壳体5内顺时针转动,装载机或挖掘机抓取大块煤泥,从壳体5顶部落入无轴螺旋转子6的空隙处,旋转过程中,无轴螺旋转子6在将大块煤泥切割成较小形状的同时,还可实现对煤泥的连续旋进,保证了煤泥给料的连续性和均匀性,煤泥到达壳体5边缘时,在重力作用下落至下一级输送装置上。
[0023]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
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泥给料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5)、至少一组给料单元,所述给料单元包括驱动件、传动件、无轴螺旋转子(6),所述无轴螺旋转子(6)转动设于壳体(5)内,并通过传动件与驱动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无轴螺旋转子(6)以其轴线为转轴转动,所述无轴螺旋转子(6)推动物料沿壳体(5)长度方向水平旋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泥给料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座(4),所述传动件包括联轴器(3),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3)与无轴螺旋转子(6)传动连接,所述轴承座(4)设于无轴螺旋转子(6)朝向联轴器(3)的一侧,并位于壳体(5)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泥给料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森丁鹏飞林增雷彭年任虎李凡林张春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