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保持控制电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404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保持控制电路装置,其具有自保持功能,在开关自动分合闸或手动跳闸时,均可保障开关正常工作,其包括电源、合闸自保持回路、跳闸自保持回路,电源包括正电源、负电源,合闸自保持回路包括串联于正电源与负电源之间的第一继电器TBJVA、第一整流桥,跳闸自保持回路包括串联于正电源与负电源之间的第二继电器TBJA、第二整流桥,其还包括手动跳闸回路,手动跳闸回路包括串联于正电源与负电源之间的第三继电器STJA、第三整流桥,合闸自保持回路与合闸信号输入端连接,跳闸自保持回路与跳闸信号输入端连接,手动跳闸自保持回路与手动按钮连接,且手动跳闸自保持回路中的第三继电器与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电连接。接。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保持控制电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控制
,具体为一种自保持控制电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自动化以及供配电网络的发展,继电器被广泛应用,在遥控、通讯、自动控制、电力电子设备的分合闸操作过程中,也常将继电器作为控制元件来实现操作电路的保护控制。目前常见的操作回路包括直流操作回路、交流操作回路,在操作回路中,常通过继电器触点控制的方式实现开关的分、合闸操作,但在开关分合闸操作瞬间,控制按钮的控制信号可能是短暂或断续的,无法保障分合闸操作的可靠性,并且在操作过程中,控制信号断开,则易导致开关损坏或供电间断等问题出现,严重影响了开关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保持控制电路装置,其具有自保持功能,在开关自动分合闸或手动跳闸时,均可保障开关正常工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自保持控制电路装置,其包括电源、合闸自保持回路、跳闸自保持回路,所述电源包括正电源、负电源,所述合闸自保持回路包括串联于所述正电源与所述负电源之间的第一继电器TBJVA、第一整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跳闸自保持回路包括串联于所述正电源与所述负电源之间的第二继电器TBJA、第二整流桥,其还包括手动跳闸回路,所述手动跳闸回路包括串联于所述正电源与所述负电源之间的第三继电器STJA、第三整流桥,所述合闸自保持回路与合闸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跳闸自保持回路与跳闸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手动跳闸自保持回路与手动按钮连接,且所述手动跳闸自保持回路中的所述第三继电器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电连接。
[0006]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0007]所述合闸自保持回路包括第一继电器TBJVA的常开触点HBJC、常开触点 TBJB、常开触点TBJVC、电阻R1、整流桥VB1、继电器TBJVA、电容EC1、电阻R2、常闭触点A、整流桥VB11、电容EC2、串联的二极管V3与V4、第一继电器 TBJVA的线圈;
[0008]所述跳闸自保持回路包括第二继电器TBJA的常开触点TBJC、常开触点 STJB、整流桥VB12、电容EC3、串联的二极管V1与V2、第二继电器TBJA的线圈;
[0009]所述手动跳闸自保持回路包括电阻R3、R4、整流桥VB2、电容EC4、第三继电器STJA、电阻R34、耦合器BO4、电阻R38;
[0010]所述整流桥VB11、整流桥VB12的型号均为KBPC610。
[0011]采用本技术上述结构可以达到如下有益效果:该继电器自保持控制电路装置将合闸自保持回路、跳闸自保持回路、手动跳闸自保持回路集成于同一装置中,不仅能够实现继电器的合闸自保持、跳闸自保持,还能实现手动跳闸自保持,确保了分合闸操作的可靠性,并且在自动分合闸或手动跳闸操作时,均能够确保操作回路正常供电。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14]见图1,一种自保持控制电路装置,其包括电源、合闸自保持回路1、跳闸自保持回路2、手动跳闸自保持回路3,电源包括正电源+KM、负电源

KM,合闸自保持回路1、跳闸自保持回路2、手动跳闸自保持回路3分别串联于正电源+KM、负电源

KM之间。合闸自保持回路1与合闸信号输入端连接,跳闸自保持回路2 与跳闸信号输入端连接,手动跳闸自保持回路3与按钮ST连接。
[0015]其中,合闸自保持回路1的具体电路结构如下:包括串联于正电源+KM与负电源

KM之间的第一继电器TBJVA、第一整流桥,第一继电器TBJVA包括继电器线圈HBJA、常开触点HBJC、常开触点TBJB、常开触点TBJVC,第一整流桥包括整流桥VB11、VB1。
[0016]合闸自保持回路还包括电阻R1、整流桥VB1、继电器TBJVA、电容EC1、电阻R2、常闭触点A、整流桥VB11、电容EC2、串联的二极管V3与V4、第一继电器TBJVA的线圈;常闭触点A的一端与整流桥VB11串联后,再并联电容EC2、串联的二极管V3与V4、第一继电器TBJVA的线圈;第一继电器TBJVA的常开触点HBJC连接并联的常开触点TBJB与常开触点TBJVC后,再依次串联电阻R1、整流桥VB1,整流桥VB1的3端口分别连接电容EC1一端、第一继电器TBJVA 的1端口,第一继电器TBJVA的16端口分别连接电容EC1另一端、整流桥VB1 的4端口,整流桥VB1的5端口串联电阻R2后连接负电源;常闭触点A的另一端连接合闸信号输入端。
[0017]当开关合闸时,该合闸自保持回路接收到合闸输入信号,即合闸信号沿常闭触点A输送至整流桥VB11,电流依次经整流桥VB11的2端口、1端口、继电器线圈HBJA、整流桥VB11的4端口、3端口后,由端口HZ进入第一继电器TBJVA 的常开触点HBJC、常开触点TBJB、常开触点TBJVC,常开触点HBJC、常开触点 TBJB、常开触点TBJVC吸合,此时,正电源电流依次经吸合后的常开触点HBJC、常开触点TBJB、常开触点TBJVC、电阻R1、整流桥VB1、第一继电器TBJVA、电阻R2后进入负电源,使合闸自保持回路保持导通状态,从而实现合闸自保持,电容EC1、电容EC2均具有滤波作用,确保了整流后的电流信号稳定,二极管 V3、V4的作用是当合闸电流大于一定电流值(本实施例中该电流值为0.15A) 时,保证通过继电器线圈HBJA电流不会超过继电器的额定电流而把继电器烧坏。
[0018]另外,跳闸自保持回路的具体电路结构如下:包括串联于正电源与负电源之间的第二继电器TBJA、第二整流桥,第二继电器TBJA包括继电器线圈TBJA、常开触点TBJC、常开触点STJB,该跳闸自保持回路还包括整流桥VB12、电容 EC3、串联的二极管V1与V2、第二继电器TBJA的线圈,第二继电器TBJA的常开触点TBJC、常开触点STJB并联后与整流桥VB12的2端口连接,整流桥VB12 的1端口分别连接电容EC3一端、第二继电器TBJA的线圈一端、串联
的二极管V1与V2的正极,整流桥VB12的4端口分别连接电容EC3另一端、第二继电器 TBJA的线圈另一端、串联的二极管V1与V2的负极,整流桥VB12的3端口连接负电源;整流桥VB12的2端口还连接跳闸信号输入端。
[0019]当开关跳闸时,跳闸信号由跳闸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保持控制电路装置,其包括电源、合闸自保持回路、跳闸自保持回路,所述电源包括正电源、负电源,所述合闸自保持回路包括串联于所述正电源与所述负电源之间的第一继电器TBJVA、第一整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跳闸自保持回路包括串联于所述正电源与所述负电源之间的第二继电器TBJA、第二整流桥,其还包括手动跳闸回路,所述手动跳闸回路包括串联于所述正电源与所述负电源之间的第三继电器STJA、第三整流桥,所述合闸自保持回路与合闸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跳闸自保持回路与跳闸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手动跳闸自保持回路与手动按钮连接,且所述手动跳闸自保持回路中的所述第三继电器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保持控制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闸自保持回路的连接结构包括:常闭触点A一端与整流桥VB11串联后,再分别并联电容EC2、串联的二极管V3与V4、第一继电器TBJVA的线圈;所述第一继电器TBJVA的常开触点HBJC连接并联的常开触点TBJB与常开触点TBJVC后,再依次串联电阻R1、整流桥VB1,所述整流桥VB1的3端口分别连接电容EC1一端、第一继电器TBJVA的1端口,所述第一继电器TBJVA的16端口分别连接所述电容EC1另一端、整流桥VB1的4端口,所述整流桥VB1的5端口串联电阻R2后连接所述负电源,所述常闭触点A另一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雪姣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锡自电力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