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昭腾专利>正文

一种防驼背书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371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驼背书包,包括书包本体,还包括固定于书包本体的背面的隔板、设置于隔板与书包本体之间的弹力带以及一对设置于隔板外侧的纠正带,弹力带的底端固定于书包本体的底部,顶端与一对纠正带固定连接,纠正带包括由人体肩部向下环绕至人体腰部的第一纠正段和由人体腰部水平向前环绕至人体腹部的第二纠正段,隔板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可供纠正带穿入的第一安装口,隔板的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供纠正带换向的第二安装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防驼背书包可以通过弹力带和两条纠正带的弹力来保持张力,使得使用者背部紧靠书包贴背面,帮助使用者在使用书包时保持正确的姿态,防止驼背。防止驼背。防止驼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驼背书包


[0001]本技术属于书包
,尤其涉及一种防驼背书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书包的承重能力越来越好,但目前的书包不能将书包内部的重力进行分散,导致使用者使用时书包整体的重量都集中在使用者的肩部,长期使用易导致使用者出现驼背的情况;市面上现有的防驼背书包,有的是利用肩带的固定作用来减轻使用者的负担,对于长期使用者来说不能减轻书包给使用者肩部和背部带来的疲惫感和酸痛,也有的防驼背书包通过压力传感器语音提醒使用者纠正背姿,但是结构复杂,线路发生故障时不易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书包不能将书包内部的重力进行分散,使用者在使用时书包整体的重量都集中在使用者的肩部,长期使用易导致使用者出现驼背的缺点,提供一种防驼背书包。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驼背书包,包括书包本体,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书包本体的背面的隔板、设置于所述隔板与所述书包本体之间的弹力带以及一对设置于所述隔板外侧的纠正带;所述弹力带的底端固定于所述书包本体的底部,顶端与一对所述纠正带固定连接;所述纠正带包括由人体肩部向下环绕至人体腰部的第一纠正段和由所述人体腰部水平向前环绕至人体腹部的第二纠正段;所述隔板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可供所述纠正带穿入的第一安装口,所述隔板的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供所述纠正带换向的第二安装口。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纠正段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口与所述弹力带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纠正段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纠正段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纠正段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口延伸至所述人体腹部,一对所述纠正带的第二纠正段在所述人体腹部前端固定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包括与所述书包本体缝合的第一水平包边和第二水平包边,所述第二水平包边位于所述第一水平包边的底部。
[0007]具体地,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口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水平包边的底部,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口对称设置于所述隔板的两侧。
[0008]具体地,所述纠正带的第二纠正段在环绕至人体腹部的一端端部设置有魔术贴、活动搭扣、纽扣或者绑带。
[0009]进一步地,所述弹力带包括两条相互交叉设置的第一弹性织带,且两条所述第一弹性织带的交叉点位于所述第一弹性织带的中段。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隔板和所述书包本体之间的固定织带,所述固定织带的底端固定于所述书包本体的底部,所述固定织带的另一端固定于一对所述弹力带的交
叉处。
[0011]具体地,所述固定织带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弹性织带的底端齐平,所述织带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弹性织带长度的0.3

1倍。
[0012]进一步地,所述弹力带包括一条呈竖直设置的第二弹性织带,所述第二弹性织带的顶端与两条所述纠正带的端部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弹力带包括两条相互平行且呈竖直设置的第三弹性织带,两条所述第三弹性织带的顶端分别与两条所述纠正带的端部固定连接。
[0014]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防驼背书包的有益效果在于:防驼背书包可以通过弹力带和两条纠正带的弹力来保持张力,从而分散书包自身的重力,使得使用者背部紧靠书包贴背面,帮助使用者在使用书包时保持正确的姿态,防止驼背。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防驼背书包的后视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防驼背书包的后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防驼背书包的后视图。
[0018]图中:100

防驼背书包、
[0019]10

书包本体、20

隔板、21

第一安装口、22

第二安装口、
[0020]23

第一水平包边、24

第二水平包边、30

弹力带、31

第一弹性织带、
[0021]32

第二弹性织带、33

第三弹性织带、40

纠正带、41

第一纠正段、
[0022]42

第二纠正段、43

活动扣件、50

固定织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参见图1至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防驼背书包100,该防驼背书包100包括书包本体10,还包括固定于书包本体10的背面的隔板20、设置于隔板20与书包本体10之间的弹力带30以及一对设置于隔板20外侧的纠正带40。弹力带30的底端固定于书包本体10的底部,顶端分别与一对纠正带40固定连接。当使用者需要穿戴该防驼背书包100时,应将手臂穿过设置于隔板20外侧的纠正带40,使得纠正带40套设于使用者的肩部并环绕使用者腰部后将纠正带40位于人体腰部前侧的一端通过活动扣件43固定,并调整好纠正带40的松紧度。由于书包本体10自身重力的影响,书包本体10带动设置于隔板20与书包本体10之间的弹力带30产生下坠的趋势,但弹力带30与纠正带40之间固定连接,此时,套设于使用者肩部的纠正带40对设置于书包本体10上的弹力带30产生与书包本体10自身重力反方向的向上的拉力,从而消除书包本体10下坠的趋势。与此同时,纠正带40对弹力带30产生向上的拉力,而弹力带30是具有复位效果的弹性带,当纠正带40对弹力带30产生拉力时,弹力带30发生弹性形变,此时通过弹力带30自身的复位效果以及因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弹力来保持张力,弹力带30对纠正带40产生朝向书包本体10背面的反作用力,从而使得纠正带40带动使用者肩部紧靠设置于书包本体10背部的隔板20,使得使用者的背部紧贴隔板20,进而达到
挺胸直背的目的。
[0025]纠正带40包括由人体肩部向下环绕至人体腰部的第一纠正段41和由人体腰部水平向前环绕至人体腹部的第二纠正段42。当使用者穿戴该防驼背书包100时,首先需要将肩部穿过纠正带40的第一纠正段41,使得第一纠正段41套设于使用者的肩部,随后将第二纠正段42环绕使用者腰部后固定。使用者通过弹力带30与纠正带40套设在使用者肩部的第一纠正段41之间产生的反拉作用,使得使用者的双肩受力向后展开,并且通过环绕使用者腰部的第二纠正段42,使得使用者的背部紧贴隔板20,从而将使用者的双肩所要承受的力分担到腰部,减轻双肩的负担。由于第一纠正段41的受力点稳定地落于肩部,肩部对第一纠正段41产生向上的拉力,不仅克服了书包的下滑的趋势,同时利用书包本体10的自重以及弹力带30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驼背书包,包括书包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书包本体的背面的隔板、设置于所述隔板与所述书包本体之间的弹力带以及一对设置于所述隔板外侧的纠正带;所述弹力带的底端固定于所述书包本体的底部,顶端与一对所述纠正带固定连接;所述纠正带包括由人体肩部向下环绕至人体腰部的第一纠正段和由所述人体腰部水平向前环绕至人体腹部的第二纠正段;所述隔板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可供所述纠正带穿入的第一安装口,所述隔板的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供所述纠正带换向的第二安装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驼背书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纠正段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口与所述弹力带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纠正段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纠正段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纠正段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口延伸至所述人体腹部,一对所述纠正带的第二纠正段在所述人体腹部前端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驼背书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括与所述书包本体缝合的第一水平包边和第二水平包边,所述第二水平包边位于所述第一水平包边的底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驼背书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口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水平包边的底部,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口对称设置于所述隔板的两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驼背书包,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昭腾
申请(专利权)人:曾昭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