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版图的二次接线数据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3675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版图的二次接线数据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并基于模版图,得到模板设备接线数据;其中,模版图通过将二次设备图上的二次设备附加若干个相同的二次设备的接线数据得到;获取并基于二次接线设计图,得到二次接线起点设备的接线数据和二次接线终点设备的设备信息,并根据二次接线终点设备的设备信息在模板设备接线数据中获取二次接线终点设备的接线数据;组合二次接线起点设备的接线数据以及二次接线终点设备的接线数据,得到二次接线数据。通过模板图的设计,完成由一套图生成多个二次设备的二次接线数据的生成过程,极大的减少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了图纸的数量,降低设计成本。降低设计成本。降低设计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模版图的二次接线数据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模版图的二次接线数据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发电厂和变电所的继电控制接线,即二次设备之间按一定的功能要求连接在一起所构成的电气回路,统称为二次接线或称为二次回路,是发电厂和变电所安全生产、运行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经济运行和可靠供电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用于对电力系统及一次设备的工况进行监测、控制、测量、调节和保护的低压电器设备,包括测量仪表、一次设备的控制、运行情况监视信号以及自动化监控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信设备等。可见,二次设备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电能的生产过程,但其作用不可忽视,在自动化水平较高的大型发电厂、变电站中这一点尤其重要。并且,二次接线复杂、环节多且涉及面广,综合各种因素,二次回路中存在的缺陷隐蔽性强,有些隐患只有在遇到设备故障或大的系统故障冲击时才被发现,危害极大,往往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造成设备损坏或电网瓦解等重大事故。
[0003]二次接线设计是一项重要且费时又费力的工作,目前主要有两种设计方式,单纯依靠AutoCAD和采用专业的二次设计软件。其中,单纯依靠AutoCAD的设计方式下,设计人员对于相同的设备或者间隔只绘制一套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手动开列对应线缆清册,并创建端子排,所有的图纸和清册以及端子排之间相互独立,没有数据关联和约束。采用专业的二次设计软件进行设计,设计人员通过软件绘制电气二次原理图,然后由软件通过原理图分析,抽取出其中的线缆清册数据,并根据回路接线数据去生成端子排。
[0004]但是,在单纯使用AutoCAD绘制电气二次接线图的情况下,设计随意性大,图纸的设计质量完全依赖于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对设计人员的要求比较高。设计过程中缺少设计成品之间的交叉检查,容易出现接线两侧接口配合不到位,原理图与线缆清册以及端子排不对应,甚至出现电缆等重要设计数据重复或者遗漏的情况,影响设计质量,也增加了施工阶段设计变更的工作量。而采用专业的二次设计软件进行设计虽然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但是缺点是只能根据设计图纸生成设计数据,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将所有相同设备和间隔进行设计及绘制,存在大量的重复性工作,也增加了图纸出版的数量;而且当出现设计接口差错而修改图纸时,需要将所有图纸都修改一遍,工作量非常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模版图的二次接线数据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一种基于模版图的二次接线数据生成方法,包括:
[0008]获取并基于模版图,得到模板设备接线数据;其中,模版图通过将二次设备图上的
二次设备附加若干个相同的二次设备的接线数据得到;
[0009]获取并基于二次接线设计图,得到二次接线起点设备的接线数据和二次接线终点设备的设备信息,并根据二次接线终点设备的设备信息在模板设备接线数据中获取二次接线终点设备的接线数据;
[0010]组合二次接线起点设备的接线数据以及二次接线终点设备的接线数据,得到二次接线数据。
[0011]可选的,还包括:
[0012]获取二次设备图并识别二次设备图中的二次设备;在识别出的二次设备上附加若干个与识别出的二次设备相同的二次设备的接线数据,得到模版图。
[0013]可选的,所述基于模版图,得到模板设备接线数据的具体方法为:
[0014]提取模版图上的二次设备的接线数据,将模版图上的二次设备的接线数据中的二次设备依次替换成模版图上附加的各相同的二次设备,生成各相同的二次设备的接线数据,组合模版图上的二次设备的接线数据和各相同的二次设备的接线数据,得到模板设备接线数据。
[0015]可选的,所述接线数据包括本侧设备信息、设备端子信息、端子回路信息和电缆数据。
[0016]可选的,所述在识别出的二次设备上附加若干个与识别出的二次设备相同的二次设备的接线数据时,当附加的接线数据为端子回路信息,且各相同的二次设备的端子回路信息不同时:通过提取识别出的二次设备和各相同的二次设备的端子回路信息中相同的部分,得到第一单元;将识别出的二次设备和各相同的二次设备的端子回路信息中不相同的部分依次罗列,得到第二单元;采用组合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替换识别出的二次设备的端子回路信息,完成在识别出的二次设备上附加若干个相同的二次设备的端子回路信息。
[0017]可选的,所述二次接线终点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终点设备名称、回路号和回路说明。
[0018]可选的,所述模板设备接线数据在数据暂存区保存。
[0019]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一种基于模版图的二次接线数据生成系统,包括:
[0020]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并基于模版图,得到模板设备接线数据;其中,模版图通过将二次设备图上的二次设备附加若干个相同的二次设备的接线数据得到;
[0021]匹配模块,用于获取并基于二次接线设计图,得到二次接线起点设备的接线数据和二次接线终点设备的设备信息,并根据二次接线终点设备的设备信息在模板设备接线数据中获取二次接线终点设备的接线数据;
[0022]数据生成模块,用于组合二次接线起点设备的接线数据以及二次接线终点设备的接线数据,得到二次接线数据。
[0023]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基于模版图的二次接线数据生成方法的步骤。
[0024]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模版图的二次接线数据生成方法的步骤。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基于模版图的二次接线数据生成方法,基于模版图的设置,从模板图中提取模板设备接线数据,获取并基于二次接线设计图,得到二次接线起点设备的接线数据和二次接线终点设备的设备信息,并根据二次接线终点设备的设备信息在模板设备接线数据中获取二次接线终点设备的接线数据;最后将二次接线起点设备的接线数据以及二次接线终点设备的接线数据组合得到二次接线数据。通过模板图的设计,完成由一套图生成多个二次设备的二次接线数据的生成过程,极大的减少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了图纸的数量,降低设计成本。并且,当出现设计修改时,只修改模版图就可以刷新多个二次设备的接线数据,有效解决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工作中的重复性设计和出图问题。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模版图的二次接线数据生成方法流程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模版图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三相交流电相关二次设备回路示意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模版图的二次接线数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并基于模版图,得到模板设备接线数据;其中,模版图通过将二次设备图上的二次设备附加若干个相同的二次设备的接线数据得到;获取并基于二次接线设计图,得到二次接线起点设备的接线数据和二次接线终点设备的设备信息,并根据二次接线终点设备的设备信息在模板设备接线数据中获取二次接线终点设备的接线数据;组合二次接线起点设备的接线数据以及二次接线终点设备的接线数据,得到二次接线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版图的二次接线数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二次设备图并识别二次设备图中的二次设备;在识别出的二次设备上附加若干个与识别出的二次设备相同的二次设备的接线数据,得到模版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模版图的二次接线数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模版图,得到模板设备接线数据的具体方法为:提取模版图上的二次设备的接线数据,将模版图上的二次设备的接线数据中的二次设备依次替换成模版图上附加的各相同的二次设备,生成各相同的二次设备的接线数据,组合模版图上的二次设备的接线数据和各相同的二次设备的接线数据,得到模板设备接线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模版图的二次接线数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数据包括本侧设备信息、设备端子信息、端子回路信息和电缆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模版图的二次接线数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识别出的二次设备上附加若干个与识别出的二次设备相同的二次设备的接线数据时,当附加的接线数据为端子回路信息,且各相同的二次设备的端子回路信息不同时:通过提取识别出的二次设备和各相同的二次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刚裴海港袁泉许玉香马彦琴李湛宇郭莹王柏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