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净水
,具体涉及一种净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国民对饮用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家庭饮用水主要由市政管网集中供水,其水体污染主要因供水管网和前期市政处理不完善造成。
[0003]目前的家用净水机所使用的滤芯,根据过滤精度主要分为超滤滤芯、纳滤滤芯和反渗透滤芯。由于操作压力低、纯水通量大、运行成本低等特点,纳滤滤芯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目前,在水处理领域使用的纳滤膜大多采用加压过滤的方式,纳滤膜的形式有:卷式纳滤、中空纤维纳滤和板框式纳滤膜等,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为提高处理能力需要多个纳滤膜组件串并联,其占地面积较大,不适用于家庭净水机使用场景。
[0004]目前国内净水机已经开始普及,然而净水机在产生净水时往往会伴随着废水的产生,而废水大都直接排放浪费了,以纯废比为1:1为例,每产生1L的废水就要伴随着损失1L废水。所以净水机虽然提高了饮用水的品质,也间接的产生了对水资源的浪费。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滤芯组件、预处理滤芯(20)和后处理滤芯(21),所述复合滤芯组件包括原水进口(100)、产水出口(200)、废水出口(300)、第一滤芯(1)和第二滤芯(2),所述第一滤芯(1)包括第一中空纤维过滤膜丝,所述第二滤芯(2)包括第二中空纤维过滤膜丝,所述原水进口(100)进入的水能够经过所述第一滤芯(1)过滤,并在过滤时进入所述第一中空纤维过滤膜丝的内部并最终通过所述产水出口(200)导出,未进入所述第一滤芯(1)的内部的水能够经过所述第二滤芯(2)过滤,并在过滤时进入所述第二中空纤维过滤膜丝的内部并最终通过所述产水出口(200)导出,未进入所述第二滤芯(2)的内部的水能够与所述废水出口(300)连通并导出;所述预处理滤芯(20)的出水能通过第一管路(400)与所述原水进口(100)连通,所述后处理滤芯(21)的进水口能通过第二管路(500)与所述产水出口(200)连通;还包括清洗系统,所述清洗系统能够对所述复合滤芯组件进行单独水洗或水气混合清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芯外壳(3),所述原水进口(100)设置在所述滤芯外壳(3)的轴向一端,所述产水出口(200)和所述废水出口(300)均设置在所述滤芯外壳(3)的轴向另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外壳(3)为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一中空纤维过滤膜丝成直管段结构,并沿着所述滤芯外壳(3)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中空纤维过滤膜丝成直管段结构,并沿着所述滤芯外壳(3)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中空纤维过滤膜丝为多个,且沿所述滤芯外壳(3)的径向方向和周向方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二中空纤维过滤膜丝为多个,且沿所述滤芯外壳(3)的径向方向和周向方向间隔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段滤芯膜壳(4)和第二段滤芯膜壳(5),所述第一段滤芯膜壳(4)和所述第二段滤芯膜壳(5)均设置于所述滤芯外壳(3)中,所述第二段滤芯膜壳(5)设置于所述第一段滤芯膜壳(4)的径向内部,且所述第二段滤芯膜壳(5)的内部设置所述第二滤芯(2),所述第一滤芯(1)位于所述第二段滤芯膜壳(5)的外周,所述第一段滤芯膜壳(4)位于所述第一滤芯(1)的轴向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芯(2)的轴向一端连接第四粘接部(16b),所述第四粘接部(16b)固定在所述滤芯外壳(3)的轴向一端,所述滤芯外壳(3)的轴向一端与所述第四粘接部(16b)之间具有第一通道(6),所述第二段滤芯膜壳(5)与所述滤芯外壳(3)之间形成为第一空腔(7),所述第一滤芯(1)位于所述第一空腔(7)内,所述原水进口(100)与所述第一通道(6)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通道(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空腔(7)连通,以能将水导入所述第一滤芯(1)处进行过滤。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滤芯膜壳(5)的内部形成第二空腔(8),所述第二滤芯(2)位于所述第二空腔(8)中,所述第二段滤芯膜壳(5)上以贯穿其内外壁的方式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段废水出口(51),所述第一空腔(7)内的水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段废水出口(51)进入所述第二空腔(8)
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芯(1)的轴向一端与所述第一段滤芯膜壳(4)之间还具有第二通道(9),通过所述第一滤芯(1)过滤后的水进入所述第二通道(9)中,所述第二段滤芯膜壳(5)的轴向一端与所述产水出口(200)之间还具有第三通道(10),通过所述第二滤芯(2)过滤后的水进入所述第三通道(10)中,所述第二通道(9)与所述第三通道(10)连通后能够通过所述产水出口(200)将过滤后的水排出。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滤芯膜壳(5)的轴向一端上还连通设置有连通管(11),所述连通管(11)的一端与所述废水出口(300)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空腔(8)中位于所述第二滤芯(2)的径向内侧的部分连通,能够使得未进入所述第二滤芯(2)内部的水通过所述连通管(11)经由所述废水出口(300)排出。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芯(1)的轴向一端连接设置有第一粘接部(131),所述第一粘接部(131)与所述第一段滤芯膜壳(4)在轴向方向上形成所述第二通道(9),所述第一滤芯(1)的轴向另一端连接第二粘接部(132),所述第二粘接部(132)固定在所述滤芯外壳(3)的轴向一端。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芯(2)的轴向一端连接设置有第三粘接部(16a),所述第三粘接部(16a)的外周套设所述第二段滤芯膜壳(5),所述第三粘接部(16a)的内周穿设所述连通管(11),经过所述第二滤芯(2)内部过滤出的水能够经过所述第三粘接部(16a)后进入所述第三通道(10)中,未进入所述第二滤芯(2)内部的水进入所述连通管(11)中。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外壳(3)上位于所述产水出口(200)的径向外侧的位置还朝所述第一段滤芯膜壳(4)凸出形成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段滤芯膜壳(4)上沿轴向朝所述滤芯外壳(3)的方向凸出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相接且在二者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8);所述滤芯外壳(3)上位于所述产水出口(200)的外周还朝所述第二段滤芯膜壳(5)凸出形成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形成套筒而套设于所述连通管(11)的外周,并在所述连通管(11)与所述第三凸起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段滤芯膜壳(4)和第二段滤芯膜壳(5),所述第一段滤芯膜壳(4)和所述第二段滤芯膜壳(5)均设置于所述滤芯外壳(3)中,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之之,杨亚鹏,陈群,张量,李友铃,周曌,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