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网井下监测设备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337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网井下监测设备固定装置,包括管网监测终端(101)和竖直安装在管网井内的支撑臂杆(103),支撑臂杆的起始端固定连接所述管网井的井口处井壁,支撑臂杆的末端(105)插入所述管网井的底部,且支撑臂杆内安装防水接线盒(200);所述支撑臂杆的外部安装传感器保护罩(203),所述传感器保护罩内安装传感器(201);所述管网监测终端安装在所述管网井的井口处井壁上,所述管网监测终端的通信线缆穿入所述支撑臂杆的内腔,且所述管网监测终端的通信线缆与所述传感器的通信线缆通过所述防水接线盒内的接线端子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在管网井口即可完成管网监测设备的固定和维护,大大提高了安装和维护效率。大大提高了安装和维护效率。大大提高了安装和维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网井下监测设备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管网井下设备安装,特别是一种管网井下监测设备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下管网系统在城市日常生活、生产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纵横交错的管道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网系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地下管网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对城市地下管网现状的把握和掌控,能为城市规划、发展、管理、建设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特别是易涝、易漏、易爆、易坍塌等重点部位的燃气、供水、排水、热力等重要部分管网,存在实时在线监测和预警的迫切需求。
[0003]目前管网井下环境狭小,管网井的井口直径一般小于1m,而井深深度可达3

15m,井下作业时需穿戴专业防护服,而一般防护服重量会给作业人员带来不便,同时井下作业存在极大的危险和困难。为保证检测系统中最重要的感知单元传感器能实时采集到管网底部的环境信息(水位、水质、湿度、压力等参数),需要作业人员将传感器固定在管网底部。一般操作是将传感器固定在支撑臂杆末端,确保传感器能入水检测液体信息,同时为防止水流体、井下垃圾漂浮物流动冲击和腐蚀传感器及井下支撑臂杆,使整个固定装置松动,需要在管网井下井壁上间隔一定距离对支撑臂杆进行固定。现有的监测设备中,固定方式中最为常见的是将支撑臂杆沿井壁垂直固定,并将传感器安装在井下管网底部附近,操作时需要专业人员下井作业。
[0004]现有井下监测设备安装和维护存在如下问题:
[0005]1、首次井下固定安装,需要进行井下作业。由于井下空间有限,作业难度极大,井下作业无法保障人员安全。
[0006]2、对传感器进行后续维护时,由于传感器安装在井底附近,需要深入井下作业,并打开支撑臂杆固定装置才能获取传感器,如此操作进一步增加了作业难度。
[0007]3、管网井水位较深、垃圾较多时,无法井下作业,需协调有关部门停水或清理漂浮垃圾后才能进行井下安装作业,作业易受外部因素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井下监测设备的安装难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实现快速安装管网监测设备,节约安装维护成本的管网井下监测设备固定装置。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管网井下监测设备固定装置,包括管网监测终端和支撑臂杆,其结构特点在于:
[0011]所述支撑臂杆的起始端固定连接所述管网井的井口处井壁,所述支撑臂杆的末端呈锥形并插入所述管网井的底部,且所述支撑臂杆内安装防水接线盒;
[0012]所述支撑臂杆的末端外部安装传感器保护罩,所述传感器保护罩内安装传感器;
[0013]所述管网监测终端安装在所述管网井的井口处井壁上,所述管网监测终端的线缆穿入所述支撑臂杆的内腔,且所述管网监测终端的线缆与所述传感器的线缆通过所述防水接线盒内的接线端子连接。
[0014]本技术固定装置仅需要对支撑臂杆的起始端进行固定,支撑臂杆末端的固定可通过工作人员在地面将其插入管网井的底部实现,同时工作人员可在地面将传感器安装在支撑臂杆的末端外部,这样不仅能实现快速安装管网监测设备,而且维护时松解支撑臂杆的起始端,就可将支撑臂杆连同传感器一起拉出管网井外进行维护,节约安装维护成本。
[0015]优选地,所述支撑臂杆从上到下依次可拆卸连接的所述起始端、中间部分和所述末端,所述中间部分包括至少一节支撑管,各节支撑管首尾相连接成一体,使支撑臂杆的中间部分可自由加长而得到扩展,从而修改整体支撑臂杆的总长度,适应不同深度管网井的需求。
[0016]优选地,所述支撑臂杆的起始端安装固定卡扣,所述固定卡扣与所述管网井的井壁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所述固定螺栓优选采用膨胀螺栓。
[0017]优选地,所述传感器保护罩的顶部采用弧形结构,可防止管网流体中漂浮物挂住传感器保护罩顶部,减少传感器保护罩的受力面积。
[0018]优选地,所述传感器保护罩的顶部中心设有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的孔径与所述支撑臂杆的外径相同,所述传感器保护罩通过所述安装孔套设安装在所述支撑臂杆上。
[0019]优选地,所述传感器保护罩的中部设置夹层,所述支撑臂杆穿过所述夹层,且所述夹层上设置传感器穿孔,所述传感器经所述传感器穿孔竖直安装在所述夹层上。传感器穿孔大小按照传感器外径进行设计,确保传感器可通过。
[0020]优选地,所述传感器保护罩的底部为齿状,一方面保持流体可快速进入传感器保护罩与传感器接触,另一方面可减少或防止水流对传感器底部的受力伤害。
[0021]优选地,所述传感器与所述传感器穿孔螺纹连接,且所述传感器的底部经螺栓与所述传感器保护罩固定连接。
[0022]支撑杆末端的上头具有有外螺纹,支撑杆末端从传感器保护罩顶部穿出后,可依靠传感器保护罩顶部安装孔的内螺纹与支撑杆末端外螺纹的连接将两者紧密固定成一体。
[0023]支撑杆末端的下头采用倒三角锥形设计,且保证一定强度和密度,以方便将支撑杆末端伸入管网井底部固定。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1、本技术结构简单、可靠。
[0026]2、本技术使用时操作方便,不用进入管网井下只需在管网井口即可完成整个管网监测设备的固定。
[0027]3、本技术维护时,只需在管网井口将支撑臂杆连同传感器保护罩及传感器一起取出,即可进行维护,大大提高了维护效率,同时完全避免狭小空间作业的危险和困难。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
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为本技术管网井下监测设备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传感器保护罩与支撑臂杆的结构透视图。
[0031]图中:100.管网井盖;101.管网监测终端;102.固定卡扣;103.支撑臂杆;105.末端;106.固定螺栓;107.通信线缆;108.支撑臂杆内螺纹和外螺纹;200.防水接线盒;201.传感器;202.夹层过孔;203.传感器保护罩;204.齿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3]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上、下、左、右等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进行描述的,并不对本专利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0034]如图1所示,本技术管网井下监测设备固定装置一实施例包括管网监测终端101、长度可自由加长的中空的支撑臂杆103、固定卡扣102、固定螺栓106、传感器通信线缆107、传感器保护罩203、传感器201等。
[00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网井下监测设备固定装置,包括管网监测终端(101)和竖直安装在管网井内的支撑臂杆(10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杆的起始端固定连接所述管网井的井口处井壁,所述支撑臂杆的末端(105)呈锥形并插入所述管网井的底部,且所述支撑臂杆内安装防水接线盒(200);所述支撑臂杆的外部安装传感器保护罩(203),所述传感器保护罩内安装传感器(201);所述管网监测终端安装在所述管网井的井口处井壁上,所述管网监测终端的通信线缆穿入所述支撑臂杆的内腔,且所述管网监测终端的通信线缆与所述传感器的通信线缆通过所述防水接线盒内的接线端子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网井下监测设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杆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所述起始端、中间部分和所述末端,所述中间部分包括至少一节支撑管,各节支撑管首尾相连接成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网井下监测设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杆的起始端安装固定卡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维正雷梦佳杨宗明张侃侃彭英杰刘代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