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夜视瞄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3367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3
一种红外夜视瞄准镜,包括杆架和防护机构,所述杆架底端搭接在弧形板内壁,所述弧形板外壁底端固定连接下空腔板外壁顶端中心处,所述杆架顶端搭接在弧形槽内壁,所述弧形槽嵌在上空腔板板内壁底端中心处,所述上空腔板外壁顶端固定连接瞄准镜本体,所述瞄准镜本体左侧安装有目镜本体,所述瞄准镜本体右侧安装有目镜本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二转动块带动第二主动轴转动,第二主动轴带动第二主动轴锥齿轮转动,第二从动锥齿轮随之转动,第二从动锥齿轮带动第二从动轴转动,第二从动轴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和第二螺纹杆螺纹配合的螺纹槽随着上空腔板下移,带动弧形板和弧形槽相互靠近,直至实现瞄准镜本体的固定,同时也方便瞄准镜本体的拆卸。本体的拆卸。本体的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夜视瞄准镜


[0001]本技术涉及瞄准镜
,尤其涉及一种红外夜视瞄准镜。

技术介绍

[0002]瞄准镜又称光学瞄准装置,其起源已经很难考证。据说至少在16世纪的欧洲,就已经有人尝试过在枪托上固定眼镜镜片,有文字记载,在19世纪以前,火器上已经有了望远镜式的瞄准装置,可用于在弱光条件下的瞄准。
[0003]现有的夜视瞄准镜不方便安装和拆卸,造成使用不便,并且瞄准镜的目镜和物镜都缺乏保护措施,容易造成目镜以及物镜的损坏。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红外夜视瞄准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目的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红外夜视瞄准镜,通过转动第二转动块,第二转动块带动第二主动轴转动,第二主动轴带动第二主动轴锥齿轮转动,和第二主动锥齿轮啮合配合的第二从动锥齿轮随之转动,第二从动锥齿轮带动第二从动轴转动,第二从动轴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和第二螺纹杆螺纹配合的螺纹槽随着上空腔板下移,带动弧形板和弧形槽相互靠近,直至实现瞄准镜本体的固定,同时也方便瞄准镜本体的拆卸。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夜视瞄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杆架(1)和防护机构,所述杆架(1)底端搭接在弧形板(20)内壁,所述弧形板(20)外壁底端固定连接下空腔板(3)外壁顶端中心处,所述杆架(1)顶端搭接在弧形槽(25)内壁,所述弧形槽(25)嵌在上空腔板(9)板内壁底端中心处,所述上空腔板(9)外壁顶端固定连接瞄准镜本体(11),所述瞄准镜本体(11)左侧安装有目镜本体(12),所述瞄准镜本体(11)右侧安装有目镜本体(12);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软垫(32),所述软垫(32)有两个,两个所述软垫(32)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缓冲板(29),两个所述缓冲板(29)分别滑动套接在凹槽(31)内腔,两个所述凹槽(31)分别水平嵌在移动板(6)相互靠近的一侧上方,两个所述移动板(6)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均匀固定连接多个弹簧(30)一端,多个所述弹簧(30)另一端分别均匀固定连接凹槽(31)内壁一侧,两个所述软垫(32)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搭接在目镜一侧和物镜(26)一侧,两个所述移动板(6)相互靠近的一侧底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14)一端,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14)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螺纹套接在螺纹套筒(13)内腔,两个所述螺纹套筒(13)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上空腔板(9)外壁左右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夜视瞄准镜,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螺纹套筒(13)外壁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一从动轴(7)左右两端,所述第一从动轴(7)左右两端分别转动套接且贯穿上空腔板(9)左右两侧,所述第一从动轴(7)中心处固定套接第一从动锥齿轮(8),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8)啮合配合第一主动锥齿轮(10),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10)固定套接在第一主动轴(2)后端,所述第一主动轴(2)前端转动套接且贯穿上空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腾峰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