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载抽头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3365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3
有载抽头转换器(100)包括输入轴(O1)、输出轴(O2)、输入曲柄部(1)、连杆部(2)、摆动曲柄部(3)、第一弹簧(6a)、第二弹簧(6b)、输出曲柄部(4)、第一限位件(5a)以及第二限位件(5b)、接通开关(10)。摆动曲柄部(3)包括摆动侧第一部(31)、摆动侧第二部(32)。摆动侧第二部(32)与摆动侧第一部(31)夹着输出轴(O2)。第一弹簧(6a)与摆动侧第一部(31)连结。第二弹簧(6b)与摆动侧第二部(32)连结。在第二弹簧(6b)的作用下作用于摆动侧第二部(32)的作用力的方向与在第一弹簧(6a)的作用下作用于摆动侧第一部(31)的作用力的方向是相反的。(31)的作用力的方向是相反的。(31)的作用力的方向是相反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载抽头转换器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有载抽头转换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存在一种对变压器的抽头进行转换的有载抽头转换器。有载抽头转换器通过在加载有电压的状态下对抽头绕组的抽头进行转换,从而对加载于抽头绕组的电压进行调节。例如,日本特开昭54

9720号公报记载的有载抽头转换器包括输入轴、曲柄(输入曲柄部)、支承转轴(输出轴)、摆动杆(摆动曲柄部)、旁路断续器(接通开关)、连结棒(连杆部)、转换杆(输出曲柄部)、拉伸弹簧(第一弹簧)。输入轴由驱动源驱动。曲柄固定于输入轴。摆动杆固定于转轴。旁路断续器与摆动杆以及转轴连结。连结棒的第一端部通过铰链结合的方式与摆动杆结合。连结棒的第二端部通过铰链结合的方式与曲柄结合。由于摆动杆的旋转,拉伸弹簧被拉伸而蓄能。转换杆由于被蓄能的拉伸弹簧的能量被释放而动作。当转换杆动作时,拉伸弹簧的能量所产生的作用力(弹簧力)沿径向作用至转换杆。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4

972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是鉴于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载抽头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所述输入轴能够旋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输入轴分开配置;输入曲柄部,所述输入曲柄部与所述输入轴连结;连杆部,所述连杆部在所述输入曲柄部的与连结有所述输入轴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处与所述输入曲柄部连结;摆动曲柄部,所述摆动曲柄部与所述连杆部连结,并且能够以所述输出轴为中心旋转,且包括摆动侧第一部、与所述摆动侧第一部夹着所述输出轴的摆动侧第二部;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摆动侧第一部连结;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摆动侧第二部连结;输出曲柄部,所述输出曲柄部包括输出侧第一部和输出侧第二部,并且能够以所述输出轴为中心旋转,所述输出侧第一部与所述第一弹簧连结,所述输出侧第二部与所述摆动侧第一部夹着所述输出轴且与所述第二弹簧连结;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能够与所述输出侧第二部接触;以及接通开关,所述接通开关与所述摆动曲柄部连结,并且包括多个接点、能够与所述多个接点接触的转换部,所述输入轴的旋转利用所述输入曲柄部和所述连杆部进行传递,从而所述摆动曲柄部能够旋转,所述摆动曲柄部的旋转利用所述第一弹簧以及所述第二弹簧传递至所述输出曲柄部,从而所述输出侧第二部能够以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中的任意一者接触的方式旋转,所述接通开关能够通过所述摆动曲柄部的旋转来对与所述转换部接触的所述多个接点进行转换,在所述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作用于所述摆动侧第二部的作用力的方向与在所述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作用于所述摆动侧第一部的作用力的方向是相反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载抽头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弹簧的长度相等。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载抽头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的弹簧系数与所述第二弹簧的弹簧系数相等。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载抽头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通开关的所述多个接点具有与U相连接的U相第一接点和U相第二接点、与V相连接的V相第一接点和V相第二接点、与W相连接的W相第一接点和W相第二接点,所述接通开关能够对所述转换部与所述U相第一接点和所述U相第二接点中的任意一者、所述V相第一接点和所述V相第二接点中的任意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村武志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