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表面包覆改性的镍钴锰三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43355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表面包覆改性的镍钴锰三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筛选包覆物前驱体和优化包覆量来改性镍钴锰三元材料的界面,在镍钴锰三元材料表面原位构筑一层含氟、含硼的混合包覆层,利用氟的高电负性和硼的高稳定性,该混合包覆层能有效抑制电解质LiPF6分解和HF对材料的腐蚀、减少界面过渡金属溶出和缓解材料微裂纹的形成,从而极大的提升材料的界面稳定性。制备的最佳材料在常温0.5C下循环150次,放电比容量仍高达168.8mAh 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面包覆改性的镍钴锰三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能电池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高稳定性的表面包覆改性镍钴锰三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降低以化石燃料为动力的燃油车比例,是实现“绿色出行”的重要途径。为此,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件,是影响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锂离子动力电池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等基础材料组成,且各种基础材料的差异都能引起电池性能出现较大的改变。正极材料是影响电池容量关键材料,在锂离子动力电池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经过多年的研究,我国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都有了极大的发展,也相继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动力电池及电极材料相关企业,为我国在世界新能源领域实现超越和领跑创造了条件。
[0003]在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能量密度低导致的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短及动力电池安全性差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为了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包覆改性的镍钴锰三元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镍钴锰三元材料为基体,氟硼酸或氟硼酸盐为修饰剂,有机溶剂为分散剂,经过包覆和烧结处理,制备得到表面包覆改性的镍钴锰三元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氟硼酸盐包括氟硼酸铵、氟硼酸锂、氟硼酸锌、氟硼酸铜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溶剂包括:无水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镍钴锰三元材料与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例为1:1~1:5;进一步优选1:1.5~1:2,最优选:1: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覆过程包括将修饰剂置于有机溶剂中分散均匀并溶解,再加入基体并加热;优选将修饰剂和有机溶剂超声分散混匀并溶解,加入基体搅拌,再加热持续搅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超声分散时间不低于10min,优选15

18min;超声功率30

60W。搅拌速率300

500转/分钟,优选350

450转/分钟;搅拌总时间5

10h。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燕冯泽唐有根孙旦张珊周晓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