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孔椎弓根定位导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3318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孔椎弓根定位导板结构,包括手持部、导向部和贴合部,手持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导向部,导向部和手持部的连接处为光滑面,各导向部均朝手持部的同一侧弯折延伸,手持部和导向部之间形成让位空间,贴合部固定于导向部的远离手持部的一端,贴合部的远离导向部的一侧设置和椎弓根表面匹配的定位面,贴合部的背离定位面侧为光滑面,各导向部和对应的贴合部内开设沿该导向部的长度方向贯通的导向通孔。本方案的导板使用时不容易卡住,且不会遮挡,更容易观察,而且各部分的连接处为光滑面,不容易刮破手套,更加安全可靠,此外,本方案的结构简单实用,设计时方便快捷,交付时间可以大大缩短。交付时间可以大大缩短。交付时间可以大大缩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孔椎弓根定位导板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脊柱外科手术辅助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双孔椎弓根定位导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相关技术中,脊柱定位导板的结构设置要么存在在贴合面上容易卡住,难以适配椎弓根的问题,要么存在可能被削去部分,导致强度降低的问题,且这两种结构设计,导板贴合的程度不易观察,并且在定位面上容易有尖锐部分,可能划破手套。此外,相关技术中脊柱定位导板结构的设计比较耗时,椎弓根定位导板一旦有需求,如脊柱侧弯,则至少会用到4个导板,一旦布尔运算出现差错,要手动修复,或者返工,造成时间浪费,容易耽误手术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孔椎弓根定位导板结构,用于解决至少一个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相关技术中脊柱定位导板结构存在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孔椎弓根定位导板结构,包括手持部、导向部和贴合部,所述手持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所述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和所述手持部的连接处为光滑面,各所述导向部均朝所述手持部的同一侧弯折延伸,所述手持部和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孔椎弓根定位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1)、导向部(2)和贴合部(3),所述手持部(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所述导向部(2),所述导向部(2)和所述手持部(1)的连接处为光滑面,各所述导向部(2)均朝所述手持部(1)的同一侧弯折延伸,所述手持部(1)和所述导向部(2)之间形成让位空间,所述贴合部(3)固定于所述导向部(2)的远离所述手持部(1)的一端,所述贴合部(3)的远离所述导向部(2)的一侧设置和所述椎弓根表面匹配的定位面(31),所述贴合部(3)的背离所述定位面(31)侧为光滑面,各所述导向部(2)和对应的贴合部(3)内开设沿该导向部(2)的长度方向贯通的导向通孔(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孔椎弓根定位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1)和所述导向部(2)的直径相等且均为圆柱状,所述手持部(1)的中轴和所述导向部(2)的中轴相交,所述手持部(1)和所述导向部(2)的连接处以圆弧面过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孔椎弓根定位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部(3)的背离所述定位面(31)侧为球面,所述球面的直径大于对应的所述导向部(2)的直径,所述球面的球心经过对应的所述导向部(2)的中轴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孔椎弓根定位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部(3)的外侧开设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正捷骆旭东肖军梁海栗志辉李龙余逸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