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临床用药管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学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临床用药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临床用药是使用药物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医疗过程,临床用药管理的目的是合理用药。在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药品配制时,需要取用多种药品,药品一般置于药品盒或者药品瓶内,在药品取用完成后,有些药品无法直接观测到剩余药品量,无法及时对药品进行补充;而且,药品配制时,一般在操作台进行,操作台移动不便,药品配制完成后,需要人工转移至病房或者特定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临床用药管理装置,通过第一存储机构以及第二存储机构的设置,对药品进行存储,同时可直接观测到剩余药品量;通过配药机构以及移动推车的设置,方便对该临床用药管理装置进行移动,适用于不同场景下的药品配置,方便实际使用。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便携式临床用药管理装置,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临床用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推车(1)以及配合放置于移动推车(1)内部的用药管理装置(2),所述用药管理装置(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配药机构(3)、第一存储机构(4)、查阅机构(5)以及第二存储机构(6);所述配药机构(3)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底板(31)和摩擦垫板(32),所述摩擦垫板(32)外部套装有第一矩形框(33),所述第一矩形框(33)固定安装于第一底板(31)的顶面,所述第一矩形框(33)的顶面为倾斜面;所述第一存储机构(4)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二隔板(41)和第三隔板(42),所述第二隔板(41)左右两侧面均固定安装有第四隔板(43),所述第三隔板(42)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L型板(44),所述第一底板(31)固定安装于L型板(44)的顶面,所述L型板(44)的下端固定安装于第四隔板(43)顶面,所述L型板(44)远离第三隔板(42)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盖板(441);所述L型板(44)的右端固定安装有U型手提杆(442);所述第三隔板(42)前侧面中央固定安装有第五隔板(421),所述第五隔板(421)上下两端均布有弧形板(422),所述弧形板(422)内配合安装有药品放置机构(45);所述查阅机构(5)包括第四底板(51)以及固定安装于第四底板(51)顶面前后两端的第六隔板(52),所述第六隔板(52)顶面与第四隔板(43)下底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六隔板(52)之间形成两个相对称设立的第二空腔(53),所述第四底板(51)顶面中央固定安装有第七隔板(511),所述第七隔板(511)将第二空腔(53)分隔成两个相对称设立的第三空腔(54),所述第三空腔(54)内配合放置有查阅器(55);所述第二存储机构(6)包括第五底板(61)以及固定安装于第五底板(61)顶面的U型容纳板(62),所述第五底板(61)顶面均布有放置架(63),所述放置架(63)位于U型容纳板(62)的开口端内,所述U型容纳板(62)顶面与第四底板(51)下底面固定连接,所述U型容纳板(62)开口端的两端均转动安装有第二盖板(64);所述第五底板(61)下底面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减震垫(6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临床用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推车(1)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所述第一安装板(11)下底面四周配合安装有移动轮(13),所述第一安装板(11)顶面固定安装有U型防护板(14),所述用药管理装置(2)紧密放置于U型防护板(14)的开口端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临床用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垫板(32)顶面的左上角固定安装有第二矩形框(321),所述第二矩形框(321)内固定安装有试管架(3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临床用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垫板(32)的右上角配合放置有第二底板(34),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广飞,
申请(专利权)人: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