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低温环境的无纺布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纺布制备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应用于低温环境的无纺布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无纺布又称不织布、针刺棉、针刺无纺布等,采用聚酯纤维,涤纶纤维材质生产,经过针刺工艺制作而成,可做出不同的厚度、手感、硬度等。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阻燃、无毒无味、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可用于不同的行业,比如隔音,隔热,电热片,口罩,服装,医用,填充材料等。在耐低温领域上的无纺布制作。现在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以及工业制造业的工艺改进,更多的是直接采用合成纤维,复合材料进行这方面的工艺改进。对应于社会对于材料性能越来越高的需求,由于低温环境需要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优异的断裂韧性、独特的低温热物理性能以及灵活的可设计性,因此,进一步开发耐低温无纺布,对无纺布的生产及应用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000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应用于低温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低温环境的无纺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原料,包括基料、粘合剂、增强剂、聚丙烯、聚酯纤维、醋酸丁酸纤维素酯、氧化铝纤维、马林酸树脂、改性聚乙烯醇、聚六亚甲基胍、玻璃纤维、助剂、隔离剂、稀土氧化物、苯乙烯改性萜烯树脂、银离子水溶液、饱和芥酸酰胺和抗氧剂;S2、将基料、聚丙烯、聚酯纤维、氧化铝纤维、醋酸丁酸纤维素酯和马林酸树脂共同加入到熔融罐中,加热至完全熔化后得熔体,将熔体降温并加入抗氧剂,搅拌得到混合料一;S3、将改性聚乙烯醇、聚六亚甲基胍、玻璃纤维、助剂和隔离剂加入翅形溶解釜中搅拌,加热至200
‑
3000℃,搅拌转速60
‑
180转/分钟,搅拌时间30
‑
90分钟,得到混合液二;S4、将聚乙烯醇粉末、苯乙烯改性萜烯树脂、银离子水溶液、饱和芥酸酰胺和抗氧剂加入翅形溶解釜中搅拌,反应温度280
‑
360℃,反应时间40
‑
80分钟,得到混合液三S5、将得到的混合料一和混合液二注入聚合反应釜反应,反应温度300
‑
330℃,反应时间20
‑
40分钟,然后加入得到的混合液三,继续反应温度300
‑
330℃,反应时间30
‑
60分钟,得成浆液;S6、将得到的浆液放入真空薄膜蒸发器中,经真空薄膜蒸发器去除水份形成纺丝粘液;S7、以熔喷方式将黏液从纺口挤压出来形成纤维素丝束;S8、将纤维素丝束从纺丝模头通过冷风送出冷却固化形成无纺布纤维,将无纺布纤维经过普梳和精梳后进行交叉铺网得到纤维网;S9、将得到的纤维网进行低温烘干,将纤维网送入烘箱进行烘干,烘干后的放入切边装置进行切边与收卷得到应用于低温环境的无纺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低温环境的无纺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料为聚丙烯和天然纤维素,所述稀土氧化物为氧化镧、氧化铕和氧化钇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低温环境的无纺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选自羟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磺基琥珀酸酯钠盐和十六烷基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低温环境的无纺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剂选自多异氰酸酯、双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六氟丁二烯、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低温环境的无纺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纤维的平均直径为3.0μm
‑
4.0μm,所述玻璃纤维的平均直径为4.0μm~6.0μm。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龙兴,钱辉,刘彩英,昝锦能,张林,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和安无纺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