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治疗用辅助行走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康复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康复治疗用辅助行走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康复训练是指损伤后进行有利于恢复或改善功能的身体活动。除严重的损伤需要休息治疗外,一般的损伤不必完全停止身体练习。适当的、科学的身体练习对于损伤的迅速愈合和促进功能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康复训练计划遵循全面训练、循序渐进、适宜大运动量的原则。在损伤愈合过程中,康复动作的幅度、频率、持续时间、负荷量的大小等都应逐渐增加。否则,会加重损伤或影响损伤的愈合,甚至会使损伤久治不愈而成陈旧性损伤。康复训练应注意局部专门练习与全面身体活动相结合。
[0003]现有的辅助行走训练康复训练主要采用固定式龙门架结构进行康复病人的支撑通过跑步机或其他辅助设备训练使用者进行行走功能的恢复,采用龙门架式结构可有效防止病人的摔倒但训练过程中,大部分负重由龙门架进行承托导致康复效果差,另一种采用手扶式支撑架结构虽为病人提供模拟了正常行走状态,但需要专业人士进行全程照看以防止病人摔倒,结构简单实用性差,且以上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治疗用辅助行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式支撑架(100)、移动防倾轮(200)、腰托支撑组件(300)和行走辅助组件(400),所述移动式支撑架(100)的表面设有手扶架杆(110),所述腰托支撑组件(300)的两侧设有与手扶架杆(110)表面活动连接的牵引吊带,所述行走辅助组件(400)的顶端与腰托支撑组件(300)的底端活动铰接,所述行走辅助组件(400)包括第一连臂杆(410)、第二连臂杆(420)、运动脚托(430)和阻尼撑杆(440),所述第一连臂杆(410)和第二连臂杆(420)的端部活动铰接,所述阻尼撑杆(44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臂杆(410)的表面和第二连臂杆(420)的表面活动铰接,所述第二连臂杆(420)的底端与运动脚托(430)的表面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治疗用辅助行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防倾轮(200)呈对称分布于移动式支撑架(100)的两侧,所述移动防倾轮(200)呈相对方向倾斜布置,所述行走辅助组件(400)的底端与移动防倾轮(200)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治疗用辅助行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