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化用加热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2510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热搅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化用加热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体,所述搅拌罐体的顶部设置有一个进料口,所述搅拌罐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搅拌轴和两个第二搅拌轴,当电机带动第一搅拌轴转动时,第一搅拌轴上的第一齿轮会带动两个第二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两个第二转动轴转动,三个搅拌轴同时对生化试剂进行搅拌,且转动方向不同的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可以保证更加充分地搅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螺旋加热线圈,螺旋加热线圈均匀的分布在搅拌罐体的内部,可以从各个角度对搅拌罐体内的生化试剂进行加热,是热量传递的更加均匀,保证加热后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化用加热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加热搅拌设备
,特别是一种生化用加热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化试剂是从生物体中提取的或由化学合成的生物体的基本成分,用于生物成分的分析鉴定及生物制品的制造。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生化试剂已发展成为化学试剂的一大类,有商品10000多种。中国销售的生化试剂品种有2500种。生化试剂受热、受潮、受光后易丧失活力,保存期短,因此贮运条件比较苛刻。例如,绝大多数酶试剂怕热,需在0~6℃下保存,有些作为遗传工程用的酶试剂则需在

20℃下保存。生化试剂按生物体组织中所含有的或是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可分为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核苷酸、核酸、酶、辅酶、糖类、酯类、激素等;按生物学研究的需要可分为电泳试剂、色谱试剂、免疫试剂、标记试剂、组织化学试剂等,传统的生化试剂在生产过程中要将生化试剂原料与各种试剂进行搅拌混合,现有的电动搅拌设备只能进行单级搅拌,无法将生化试剂原料与各种试剂混合均匀,混合效果不佳,且现有的加热装置一般安放在搅拌罐的底部,导致生化试剂加热不均匀,影响加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生化用加热搅拌装置。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生化用加热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体,所述搅拌罐体的顶部设置有一个进料口,所述搅拌罐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一个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转轴,所述搅拌罐体的内部设置有螺旋加热线圈,所述搅拌罐体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出料口。
[0005]可选的,所述搅拌罐体为一个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搅拌罐体的顶部开设有一个进料孔,所述进料口为一个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进料口的内表面直径与进料孔的内表面直径相等,所述进料口的一侧通过进料孔与搅拌罐体的内腔相连通。
[0006]可选的,所述搅拌罐体的顶部开设有三个轴承放置槽,三个所述轴承放置槽呈线性阵列分布,其中一个所述轴承放置槽设置于搅拌罐体顶部的中部,每个所述轴承放置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轴承。
[0007]可选的,所述电机的一侧通过若干螺栓固定连接于搅拌罐体顶部的中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轴承的内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转轴的一侧。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转轴一侧的外表面与轴承的内表面相适配,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于轴承的内部,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搅拌杆。
[0009]可选的,所述第二转轴一侧的外表面与轴承的内表面相适配,两个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轴承的内部,每个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均与第一齿轮的一侧相啮合,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固定连
接有若干第二搅拌杆,若干所述搅拌杆与第一搅拌杆为上下交错分布。
[0010]可选的,所述搅拌罐体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加热线圈放置槽,所述螺旋加热线圈的形状与加热线圈放置槽的内表面相适配,所述螺旋加热线圈设置于加热线圈放置槽的内部。
[0011]可选的,所述出料口为一个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出料口的一侧贯穿至搅拌罐体的内腔,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搅拌罐体一侧的底部,且所述出料口的高度恰好避开螺旋加热线圈。
[0012]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3]1、传统的生化试剂在生产过程中要将生化试剂原料与各种试剂进行搅拌混合,现有的电动搅拌设备只能进行单级搅拌,无法将生化试剂原料与各种试剂混合均匀,混合效果不佳,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搅拌轴和两个第二搅拌轴,当电机带动第一搅拌轴转动时,第一搅拌轴上的第一齿轮会带动两个第二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两个第二转动轴转动,三个搅拌轴同时对生化试剂进行搅拌,且转动方向不同的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可以保证更加充分地搅拌。
[0014]2、现有的加热装置一般安放在搅拌罐的底部,导致生化试剂加热不均匀,影响加热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螺旋加热线圈,螺旋加热线圈均匀的分布在搅拌罐体的内部,可以从各个角度对搅拌罐体内的生化试剂进行加热,是热量传递的更加均匀,保证加热后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搅拌罐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第一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第二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

搅拌罐体,101

轴承放置槽,102

轴承,103

加热线圈放置槽,2

进料口,3

电机,4

第一转轴,401

第一齿轮,402

第一搅拌杆,5

第二转轴,501

第二齿轮,502

第二搅拌杆,6

螺旋加热线圈,7

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22]如图1到图5所示,一种生化用加热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体1,搅拌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一个进料口2,搅拌罐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电机3,电机3的输出端设置有一个第一转轴4,第一转轴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转轴5,搅拌罐体1的内部设置有螺旋加热线圈6,搅拌罐体1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出料口7。
[002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搅拌罐体1为一个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搅拌罐体1的顶部开设有一个进料孔,进料口2为一个中空的圆柱体结构,进料口2的内表面直径与进料孔的内表面直径相等,进料口2的一侧通过进料孔与搅拌罐体1的内腔相连通。
[002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搅拌罐体1的顶部开设有三个轴承放置槽101,三个轴承放置槽101呈线性阵列分布,其中一个轴承放置槽101设置于搅拌罐体1顶部的中部,每个轴承放置槽101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轴承102。
[002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电机3的一侧通过若干螺栓固定连接于搅拌罐体1顶部的中部,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轴承102的内部,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转轴4的一侧。
[002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转轴4一侧的外表面与轴承102的内表面相适配,第一转轴4的一侧固定连接于轴承102的内部,第一转轴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齿轮401,第一转轴4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搅拌杆402,当第一齿轮401带动两个第二齿轮502转动时,两个第二转轴5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转轴4的转动方向相反,使得上下交错设置的第一搅拌杆402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化用加热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罐体(1),所述搅拌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一个进料口(2),所述搅拌罐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设置有一个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转轴(5),所述搅拌罐体(1)的内部设置有螺旋加热线圈(6),所述搅拌罐体(1)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出料口(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化用加热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体(1)为一个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搅拌罐体(1)的顶部开设有一个进料孔,所述进料口(2)为一个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进料口(2)的内表面直径与进料孔的内表面直径相等,所述进料口(2)的一侧通过进料孔与搅拌罐体(1)的内腔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化用加热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体(1)的顶部开设有三个轴承放置槽(101),三个所述轴承放置槽(101)呈线性阵列分布,其中一个所述轴承放置槽(101)设置于搅拌罐体(1)顶部的中部,每个所述轴承放置槽(101)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轴承(1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化用加热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的一侧通过若干螺栓固定连接于搅拌罐体(1)顶部的中部,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轴承(102)的内部,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转轴(4)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化用加热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阳
申请(专利权)人:科美尔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