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螺旋轴搅拌的塑料颗粒融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2393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螺旋轴搅拌的塑料颗粒融化装置,所属物料融化技术领域,包括:底座、罐体、盖体、加料口、输料管、电机、搅拌轴、第一螺旋桨叶、搅拌杆、连接轴、第一连接套、第二螺旋桨叶、轴承、第二连接套、连接杆、夹套、进油口和出油口;螺旋桨叶更适用于搅拌具有粘性的物料,第一螺旋桨叶对物料进行搅拌,使物料受热更均匀,提高塑料颗粒的融化效率。第二螺旋桨叶与第一螺旋桨叶同步转动,即可对物料进行搅拌,又能推动物料快速排出,提升装置的工作效率。连接杆对搅拌轴和连接轴进行定位,并与第一连接套转动连接,可对连接轴和搅拌轴进行转动支撑,防止在搅拌过程中受到具有粘性的物料的阻力而晃动,保证搅拌结构的可靠性。保证搅拌结构的可靠性。保证搅拌结构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螺旋轴搅拌的塑料颗粒融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物料融化
,具体涉及一种双螺旋轴搅拌的塑料颗粒融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编织袋又称蛇皮袋,其原料一般是聚乙烯、聚丙烯等各种化学塑料原料,经融化、挤出、拉伸成扁丝,再经织造、编制、制袋而成,主要用于各种物品的成装和包装,在工业方面用途广泛。在对塑料颗粒进一步加工之前,需要先将塑料颗粒投放到加热融化的装置中,使其从固态转换成液态,获得融化的塑料,以便后续加工。
[0003]但是,当塑料颗粒处于熔融状态时,具有很大的粘性,对搅拌结构会造成较大的阻力,混合困难,受热不均,导致颗粒的融化速度缓慢。使用一端时间后,搅拌结构易松动,搅拌时晃动,容易导致混合不均。而且,由于物料粘性较大,排出速度也非常缓慢,融化工序效率低下,延误后工序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塑料颗粒融化后粘性较强,会阻碍搅拌结构转动,导致物料混合困难,受热不均,引发颗粒的融化和排出的速度缓慢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螺旋轴搅拌的塑料颗粒融化装置,通过连接杆对第一螺旋桨叶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螺旋轴搅拌的塑料颗粒融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旋轴搅拌的塑料颗粒融化装置包括:底座(10);罐体(12),所述罐体(12)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罐体(12)与所述底座(10)相连接;盖体(14),所述盖体(14)盖合在所述罐体(12)的顶部,所述盖体(14)与所述罐体(12)相连接;加料口(16),所述加料口(16)设置在所述盖体(14)上;输料管(18),所述输料管(18)的一端与所述加料口(16)相连接;电机(20),所述电机(20)包括输出轴,所述电机(20)与所述盖体(14)相连接;搅拌轴(22),所述搅拌轴(22)嵌入所述罐体(12)内,所述搅拌轴(22)与所述输出轴相连接;第一螺旋桨叶(24),所述第一螺旋桨叶(24)绕设在所述搅拌轴(22)的外侧,且所述第一螺旋桨叶(24)与所述搅拌轴(22)相连接;搅拌杆(25),若干个所述搅拌杆(25)的一端与所述搅拌轴(22)相连接,且所述搅拌杆(2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螺旋桨叶(24)相连接;连接轴(26),所述连接轴(26)与所述搅拌轴(22)相连接,且所述连接轴(26)嵌入所述罐体(12)的出料口内;第一连接套(28),所述第一连接套(28)的一端与所述搅拌轴(22)相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套(28)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轴(26)相连接;第二螺旋桨叶(30),所述第二螺旋桨叶(30)绕设在所述连接轴(26)的外侧,且所述第二螺旋桨叶(30)与所述连接轴(26)相连接;轴承(32),所述轴承(32)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套(28)的外侧,且所述轴承(32)的内圈与所述第一连接套(28)相连接;第二连接套(34),所述第二连接套(34)安装在所述轴承(32)的外侧,且所述第二连接套(34)与所述轴承(32)的外圈相连接;连接杆(36),至少两个所述连接杆(36)的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二连接套(34)相连接,且至少两个所述连接杆(36)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罐体(12)的内壁相连接;夹套(38),所述夹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光商瑞丰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市奕桐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