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空边界的Tone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22948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真空边界的T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真空边界的Tone

s方法与超细群结合的共振算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核反应堆物理数值计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真空边界条件的Tone

s方法与超细群方法结合的高保真共振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核反应堆物理数值计算中,直接使用点截面在全堆的尺度上求解玻尔兹曼输运方程,所需的计算量非常巨大。为了减少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通常在能量相空间采用多群近似。因此,多群参数的精确度对最终计算结果的精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3]某些核素在某些能量范围内截面变化平缓,多群截面近似与能谱无关,也与实际问题无关,这时多群截面易于求解。而对于某些重核(如U238)及中等质量的核素(如Fe56),在共振能区,大约1eV到0.01MeV的范围内,中子截面(包括俘获截面、散射截面和裂变截面等)随中子能量变化剧烈,出现一系列共振峰。这种情况下中子能谱对多群截面影响很大。和其他能群不同,共振能群的多群常数不能由多群数据库直接给出,只能对具体问题进行计算后得到。所以在进行全堆计算或者均匀化计算前必须先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真空边界的Tone

s方法与超细群结合的共振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使用Tone

s方法计算每个单栅元的逃逸截面;步骤2:计算真空边界条件下不同类型单栅元逃逸截面,并计算燃料总截面与燃料棒内子区域间碰撞概率的对应关系;步骤3:根据步骤1和步骤2中计算的逃逸概率计算碰撞概率的修正因子,并根据燃料总截面结合步骤2的对应关系,得到修正后的堆芯问题的区域间碰撞概率;步骤4:利用修正后碰撞概率求解各栅元的慢化方程,得到中子通量,计算多群截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真空边界的Tone

s方法与超细群结合的共振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包括,使用特征线法MOC以及多群数据库求解固定源方程(1)和(2),然后根据公式(3)计算逃逸截面,利用窄共振近似和点截面数据库计算有效多群截面,如公式(4),迭代至有效截面收敛;收敛;收敛;收敛;式中:分别是公式(1)和(2)求解得到的第g能群中子角通量,Σ
t,g
、Σ
p,g
分别是g能群宏观总截面和宏观势散射截面,是g能群的逃逸截面,V
F
是燃料的体积,g表示能群,t表示总截面,u表示勒,F表示燃料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真空边界的Tone

s方法与超细群结合的共振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包括,针对真空边界条件孤立单栅元pin,使用Carlvik方法计算逃逸截面同时计算出不同燃料截面情况下燃料棒内各分区i、j间的碰撞概率计算得到和的对应关系。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星杰饶俊杰赵文博刘琨吴屈于颖锐卢宗健李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