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2120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3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充电方法包括:发送第一数据包;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与第一数据包对应的第二数据包;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确定并执行充电策略。使用本公开的方法,基于连接关系,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可以交互、沟通充电数据,再确定充电策略,从而准确的确定目标手机、为目标手机充电。有效避免了相关技术中充电方向随机带来的不利充电方案,也不需要多次插拔连接充电线,只需一次连接就可确定充电方向,互充过程更加便利高效。互充过程更加便利高效。互充过程更加便利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公开涉及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硬件功耗也越来越大,导致手机等电子设备耗电越来越快。相关场景下,比如用户在室外或旅途中,用户所处的环境不便于及时使用充电器对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因此相关技术中存在利用两台手机进行互充的充电方式。
[0003]但相关技术中,利用两台手机进行互充的过程中,充电方向是随机的,存在低电量给高电量手机充电的不利方案,并且用户需要插拔连接多次才能达到为目标手机充电的目的,使用多有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5]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充电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过预设充电线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0006]发送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待充电标识信息以及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特征信息;...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过预设充电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发送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待充电标识信息以及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特征信息;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与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供电标识信息以及充电策略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确定并执行充电策略;其中,所述充电策略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二电子设备供电,或者以第一电子设备为第二电子设备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包括第一温度信息和第一电量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以及所述待充电标识信息,生成所述第一数据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确定充电策略,包括:解析所述第二数据包,确定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含的充电策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充电策略为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二电子设备供电,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确定预设间隔时长;在执行所述充电策略预设间隔时长后,发送更新后的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更新后的第一数据包中包括当前的第一特征信息。5.一种充电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过预设充电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待充电标识信息以及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生成对应的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括供电标识信息以及充电策略信息;其中,所述充电策略信息表征的充电策略包括:第二电子设备执行为第一电子设备供电,或者第二电子设备接收第一电子设备的供电;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生成对应的第二数据包,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确定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包括第一温度信息和第一电量信息;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特征信息包括第二温度信息和第二电量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确定充电策略信息;根据所述充电策略信息及所述供电标识信息,生成所述第二数据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确定充电策略信息,包括:响应于所述第一温度信息或所述第二温度信息在预设温度范围之外,确定充电策略
为:第二电子设备停止供电。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确定充电策略信息,还包括:当所述第一温度信息或所述第二温度信息在预设温度范围之内时,响应于所述第一电量信息和所述第二电量信息不满足预设供电条件,确定充电策略为:第二电子设备停止供电。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确定充电策略信息,还包括:当所述第一电量信息和所述第二电量信息满足预设供电条件时:响应于所述第一电量信息与所述第二电量信息的电量差信息达到预设电量差阈值,确定充电策略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调换电源角色,以第一电子设备为第二电子设备供电;其中,所述电源角色用于表征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的状态为待充电状态或供电状态;响应于所述电量差信息未达到预设电量差阈值,确定充电策略为:第二电子设备执行供电。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确定预设间隔时长;其中,所述预设间隔时长用于表征当所述充电策略为:第二电子设备执行为第一电子设备供电时,第二电子设备本次执行供电的时间;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生成对应的第二数据包,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预设间隔时长,生成所述第二数据包。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确定预设间隔时长,包括:分别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信息、所述第二温度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电量信息与所述第二电量信息的电量差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温度信息、所述第二温度信息以及所述电量差信息分别对应的间隔时长;确定所述预设间隔时长为:所述对应的间隔时长中最小的时长。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信息、所述第二温度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电量信息与所述第二电量信息的电量差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温度信息、所述第二温度信息以及所述电量差信息分别对应的间隔时长,包括:获取第一配置信息及第二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表征温度区间与间隔时长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表征电量差区间与间隔时长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信息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温度信息对应的第一间隔时长;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信息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二温度信息对应的第二间隔时长;根据所述电量差信息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电量差信息对应的第三间隔时长;所述确定所述预设间隔时长包括:
确定第一间隔时长、第二间隔时长、第三间隔时长中最小的时长为所述预设间隔时长。13.一种充电装置,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伊春邓永坚邱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