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2068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框体、供气进风口、排气进风口、进风风路、排风风路、热交换单元和气流分隔板。其中,热交换单元位于排风风路中的进风面与框体的顶壁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和热交换单元位于进风风路中的进风面与底壁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均大于0度且小于90度;气流分隔板包括第一气流分隔板、第二气流分隔板和第三气流分隔板,第一气流分隔板从热交换单元方向往第三侧壁方向上的长度,从排气进风口侧向供气进风口侧逐渐缩短;第一气流分隔板和第三气流分隔板与第三侧壁之间设有用于进风风路的空气流动的间隙。因此,可以在实现结构小型化的同时,提高热交换效率。提高热交换效率。提高热交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交换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
,特别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具有热交换功能的热交换装置,其能够使从室外吸入的新风及从室内排出的旧风通过热交换素子或其它热交换部件进行能量交换,从而调节新风温度,为室内提供温度适宜的新风。这种热交换装置具有能耗较低的特点,因此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
[0003]目前,市面上具有一种如专利文献CN206572700U中公开的热交换装置。如图1所示,为了实现该热交换装置的小型化,其新风进风通道11和排风进风通道12相互平行设置在箱体1内一侧,新风风机13和排风风机14设于箱体1内的另一侧,在新风进风通道11和排风进风通道12与新风风机13和排风风机14之间设置热交换器15。新风进风通道11和排风进风通道12的入口111、121分别设置在箱体1内一侧的两端,新风进风通道的入口111朝向排风进风通道12的入口121的一端设置一气流分隔板122,热交换器15的侧面和顶面沿新风进风通道的入口111朝向排风进风通道12的入口121的方向分布相互垂直的第一热交换通道和第二热交换通道。为配合小型化及热交换器15内相互垂直的第一热交换通道和第二热交换通道,排风进风通道12的纵向截面积大大小于新风进风通道11的纵向截面积,这样与新风进风通道11相比,排风进风通道12不顺畅,压损大,风速与新风进风通道11的风速相比差异大,因此就会导致热交换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因排风进风通道的纵向截面积大大小于新风进风通道的纵向截面积,使得与新风进风通道相比,排风进风通道不顺畅,压损大,风速与新风进风通道的风速相比差异大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交换装置,以在实现结构小型化的同时,提高热交换效率。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框体、供气进风口、排气进风口、进风风路、排风风路、热交换单元和气流分隔板。框体具有顶壁、底壁、连接顶壁与底壁的第一侧壁和与第一侧壁相向的第二侧壁、连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第三侧壁;供气进风口为设于第一侧壁上、供第二空间的空气进入框体内的开口;排气进风口为设于第二侧壁上、且与供气进风口位于靠近第三侧壁的一侧、供第一空间的空气进入框体内的开口;进风风路将框体内的空气向第一空间引导;排风风路与进风风路互相分隔,将框体内的空气向第二空间引导;热交换单元设于进风风路及排风风路中,使通过进风风路的空气和通过排风风路的空气互相交换能量;气流分隔板,分隔开进风风路和排风风路;
[0008]其中,热交换单元位于排风风路中的进风面与框体的顶壁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和热交换单元位于进风风路中的进风面与底壁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均大于0度且小于90
度;气流分隔板包括:第一气流分隔板、第二气流分隔板和第三气流分隔板,第一气流分隔板从热交换单元位于进风风路中的进风面与位于排风风路中的进风面之间的进风侧侧棱向第三侧壁延设;第二气流分隔板从第一气流分隔板靠近排气进风口侧的端部向下方延设至底壁,且与排气进风口相向设置;第三气流分隔板固定于顶壁上,并连接顶壁和第三侧壁;第一气流分隔板从热交换单元方向往第三侧壁方向上的长度,从排气进风口侧向供气进风口侧逐渐缩短;第一气流分隔板和第三气流分隔板与第三侧壁之间设有用于进风风路的空气流动的间隙。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第二气流分隔板与排气进风口之间相距一定距离。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第三气流分隔板从框体内周侧往框体外周侧向第一气流分隔板倾斜,使进风风路具有形成于第三气流分隔板与顶壁之间的间隙。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第一气流分隔板靠近第三侧壁侧的边缘为第一气流分隔板的第三侧壁侧边缘;第三气流分隔板靠近第三侧壁侧的边缘为第三气流分隔板的第三侧壁侧边缘;其中,热交换装置还包括:第四气流分隔板,第四气流分隔板设置于第三气流分隔板的第三侧壁侧边缘与第一气流分隔板的第三侧壁侧边缘之间;通过第四气流分隔板连接第三气流分隔板与第一气流分隔板。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热交换装置还包括:过滤单元和挡风板,过滤单元用于过滤从供气进风口进入框体内的空气,其设于第一气流分隔板与底壁之间;挡风板设于供气进风口的下游侧,从第三气流分隔板靠近供气进风口侧的供气进风口侧边缘向下方延设至底壁,与第一侧壁之间相距一定距离,且遮挡住过滤单元与供气进风口相向的端部。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挡风板包括:遮挡部和连接部,遮挡部为遮挡住过滤单元与进风口相向的端部的板,遮挡部远离第三侧壁侧的边缘为纵向边缘,遮挡部与底壁贴合的边缘为横向边缘;连接部连接纵向边缘和横向边缘,从遮挡部侧延设至第一侧壁。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纵向边缘与底壁之间设有间隙,位于热交换单元下游侧的进风风路;纵向边缘与横向边缘之间的边缘为下倾斜边缘,下倾斜边缘从纵向边缘靠近底壁侧的端部往第三侧壁侧向横向边缘倾斜;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从纵向边缘延设至第一侧壁;第二连接部从下倾斜边缘延设至第一侧壁。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框体、供气进风口、排气进风口、进风风路、排风风路、热交换单元和气流分隔板。其中,热交换单元位于排风风路中的进风面与框体的顶壁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和热交换单元位于进风风路中的进风面与底壁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均大于0度且小于90度;气流分隔板包括:第一气流分隔板、第二气流分隔板和第三气流分隔板,第一气流分隔板从热交换单元位于进风风路中的进风面与位于排风风路中的进风面之间的进风侧侧棱向第三侧壁延设;第二气流分隔板从第一气流分隔板靠近排气进风口侧的端部向下方延设至底壁,且与排气进风口相向设置;第三气流分隔板固定于顶壁上,并连接顶壁和第三侧壁;第一气流分隔板从热交换单元方向往第三侧壁方向上的长度,从排气进风口侧向供气进风口侧逐渐缩短;第一气流分隔板和第三气流分隔板与第三侧壁之间设有用于进风风路的空气流动的间隙。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装置可以使得排风风路和进风风路之间的风量更加均衡,在实现结构小型化的同时,提高热交换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热交换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0018]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热交换装置的一立体结构内视图;
[0019]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热交换装置的另一立体结构内视图;
[0020]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热交换装置的另一立体结构内视图;
[0021]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热交换装置的挡风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00框体,101第一侧壁,102第二侧壁,104第四侧壁,106底壁;
[0024]21供气进风口,22排气进风口,23供气出风口,24排气出风口;
[00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框体,具有顶壁、底壁、连接所述顶壁与底壁的第一侧壁和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向的第二侧壁、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三侧壁;供气进风口,为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上、供第二空间的空气进入所述框体内的开口;排气进风口,为设于所述第二侧壁上、且与所述供气进风口位于靠近所述第三侧壁的一侧、供第一空间的空气进入所述框体内的开口;进风风路,将所述框体内的空气向所述第一空间引导;排风风路,与所述进风风路互相分隔,将所述框体内的空气向所述第二空间引导;热交换单元,设于所述进风风路及所述排风风路中,使通过所述进风风路的空气和通过所述排风风路的空气互相交换能量;气流分隔板,分隔开所述进风风路和所述排风风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单元位于所述排风风路中的进风面与所述框体的顶壁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和所述热交换单元位于所述进风风路中的进风面与底壁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均大于0度且小于90度;所述气流分隔板,包括:第一气流分隔板,从所述热交换单元位于所述进风风路中的进风面与位于所述排风风路中的进风面之间的进风侧侧棱向所述第三侧壁延设;第二气流分隔板,从所述第一气流分隔板靠近所述排气进风口侧的端部向下方延设至所述底壁,且与所述排气进风口相向设置;第三气流分隔板,固定于所述顶壁上,并连接所述顶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其中,所述第一气流分隔板从所述热交换单元方向往所述第三侧壁方向上的长度,从所述排气进风口侧向所述供气进风口侧逐渐缩短;所述第一气流分隔板和所述第三气流分隔板与所述第三侧壁之间设有用于所述进风风路的空气流动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流分隔板与所述排气进风口之间相距一定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流分隔板从所述框体内周侧往所述框体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皮明飞霍仲芳牛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