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鸟巢蕨孢子萌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1359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鸟巢蕨孢子萌发器,包括温控箱:所述温控箱的内腔设置有湿度控制箱,所述温控箱正表面的底部设置有温度控制组件,所述温度控制组件包括安装在温控箱内腔底部的加热板,所述温控箱正表面底部的右侧安装有控制开关和供电电源,所述温控箱正表面底部的左侧安装有调节旋钮,所述温控箱内腔底部的前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控箱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网格支撑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鸟巢蕨孢子洒在培养盆的内腔,随后向温控箱内腔中注水,并通过温度控制组件的设置,控制温控箱内腔的温度,通过湿度控制箱和封闭组件的配合使用,控制鸟巢蕨生长的湿度,即可达到温度湿度便于控制和提高孢子萌发率的目的。便于控制和提高孢子萌发率的目的。便于控制和提高孢子萌发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鸟巢蕨孢子萌发器


[0001]本技术属于鸟巢蕨孢子萌发
,特别是涉及一种鸟巢蕨孢子萌发器。

技术介绍

[0002]鸟巢蕨是一种附生的蕨类植物,鸟巢蕨为铁角蕨科巢蕨属,属多年生阴生草本观叶植物,且有强壮筋骨、活血祛瘀等药用作用,民间栽种繁殖常采用孢子进行,即将成熟的孢子均匀撒播在盆土上,然后连盆浸入浅水中进行萌发培育。
[0003]现有的培育萌发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孢子的适宜湿度及适宜温度不便控制,故萌发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继而导致孢子萌发率低、发芽势不好等现象降低了孢子的萌发率和发芽势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鸟巢蕨孢子萌发器,以解决现有的培育萌发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孢子的适宜湿度及适宜温度不便控制,故萌发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继而导致孢子萌发率低、发芽势不好等现象降低了孢子的萌发率和发芽势指标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鸟巢蕨孢子萌发器,包括温控箱:所述温控箱的内腔设置有湿度控制箱,所述温控箱正表面的底部设置有温度控制组件,所述温度控制组件包括安装在温控箱内腔底部的加热板,所述温控箱正表面底部的右侧安装有控制开关和供电电源,所述温控箱正表面底部的左侧安装有调节旋钮,所述温控箱内腔底部的前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控箱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网格支撑架,所述网格支撑架底部的四角均焊接有支撑腿,所述网格支撑架的顶部放置有培养盆,所述温控箱的顶部设置有封闭组件,所述湿度控制箱四周的顶部均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湿度控制箱四周的底部均开设有两个过水孔。
[0006]优选的,所述封闭组件包括卡合在温控箱顶部前侧和后侧的盖板,所述温控箱顶部的四周开设有与盖板相适配的外挂凹槽,所述湿度控制箱顶部的四周开设有与盖板相适配的内挂凹槽,所述盖板顶部的一侧焊接有上拉手柄。
[0007]优选的,所述控制开关与供电电源和加热板电性连接,所述调节旋钮与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温控箱右侧的底部安装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与温控箱相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温控箱和湿度控制箱的两侧均焊接有侧拉手柄。
[0010]优选的,所述温控箱底部的四角均安装有自锁万向轮。
[001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鸟巢蕨孢子洒在培养盆的内腔,随后向温控箱内腔中注水,并通过温度控制组件的设置,控制温控箱内腔的温度,通过湿度控制箱和封闭组件的配合使用,控制鸟巢蕨生长的湿度,即可达到温度湿度便于控制和提高孢子萌发率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培育萌发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孢子的适宜湿度及适宜温度不便控制,故萌发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继而导致孢子萌发率低、发芽势不好等现象
降低了孢子的萌发率和发芽势指标的问题。
[0012]2、本技术通过封闭组件的设置,其中盖板的设置,对温控箱和湿度控制箱之间进行封闭,继而避免了温控箱内腔中的热量快速散发,同时在外挂凹槽和内挂凹槽的配合使用下,使得盖板稳定的卡合在温控箱和湿度控制箱之间。
[0013]3、本技术通过排水管道的设置,方便了使用者将温控箱内腔中水分进行排离。
[0014]4、本技术通过侧拉手柄的设置,方便了使用者对温控箱进行转移或将湿度控制箱进行提起,对位于温控箱内腔中的鸟巢蕨进行观察。
附图说明
[0015]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温控箱和封闭组件的立体爆炸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湿度控制箱和透气孔的立体示意图。
[001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0]1、温控箱,2、湿度控制箱,3、温度控制组件,31、加热板,32、控制开关,33、调节旋钮,34、温度传感器,35、供电电源,4、网格支撑架,5、支撑腿,6、培养盆,7、封闭组件,71、盖板,72、外挂凹槽,73、内挂凹槽,74、上拉手柄,8、透气孔,9、过水孔,10、排水管道,11、侧拉手柄, 12、自锁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鸟巢蕨孢子萌发器的实施例。
[0022]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0023]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0024]图1

3示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鸟巢蕨孢子萌发器,包括温控箱1,温控箱1右侧的底部安装有排水管道10,排水管道10与温控箱1相连通,通过排水管道10的设置,方便了使用者将温控箱1内腔中水分进行排离,温控箱1和湿度控制箱2的两侧均焊接有侧拉手柄11,通过侧拉手柄11的设置,方便了使用者对温控箱1进行转移或将湿度控制箱2进行提起,对位于温控箱1内腔中的鸟巢蕨进行观察,温控箱1底部的四角均安装有自锁万向轮12,温控箱1的内腔设置有湿度控制箱2,温控箱1正表面的底部设置有温度控制组件3,温度控制组件3包括安装在温控箱1内腔底部的加热板31,温控箱1 正表面底部的右侧安装有控制开关32和供电电源35,控制开关32与供电电源35和加热板31电性连接,调节旋钮33与温度
传感器34电性连接,温控箱1正表面底部的左侧安装有调节旋钮33,温控箱1内腔底部的前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34,温控箱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网格支撑架4,网格支撑架4底部的四角均焊接有支撑腿5,网格支撑架4的顶部放置有培养盆6,温控箱1 的顶部设置有封闭组件7,封闭组件7包括卡合在温控箱1顶部前侧和后侧的盖板71,温控箱1顶部的四周开设有与盖板71相适配的外挂凹槽72,湿度控制箱2顶部的四周开设有与盖板71相适配的内挂凹槽73,盖板71顶部的一侧焊接有上拉手柄74,通过封闭组件7的设置,其中盖板71的设置,对温控箱1和湿度控制箱2之间进行封闭,继而避免了温控箱1内腔中的热量快速散发,同时在外挂凹槽72和内挂凹槽73的配合使用下,使得盖板71稳定的卡合在温控箱1和湿度控制箱2之间,湿度控制箱2四周的顶部均开设有多个透气孔8,湿度控制箱2四周的底部均开设有两个过水孔9。
[0025]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使用者通过将鸟巢蕨孢子均匀洒在培养盆6的内腔,并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鸟巢蕨孢子萌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控箱(1):所述温控箱(1)的内腔设置有湿度控制箱(2),所述温控箱(1)正表面的底部设置有温度控制组件(3),所述温度控制组件(3)包括安装在温控箱(1)内腔底部的加热板(31),所述温控箱(1)正表面底部的右侧安装有控制开关(32)和供电电源(35),所述温控箱(1)正表面底部的左侧安装有调节旋钮(33),所述温控箱(1)内腔底部的前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34),所述温控箱(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网格支撑架(4),所述网格支撑架(4)底部的四角均焊接有支撑腿(5),所述网格支撑架(4)的顶部放置有培养盆(6),所述温控箱(1)的顶部设置有封闭组件(7),所述湿度控制箱(2)四周的顶部均开设有多个透气孔(8),所述湿度控制箱(2)四周的底部均开设有两个过水孔(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鸟巢蕨孢子萌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组件(7)包括卡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平吴向华续晨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晓庄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