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于多环境使用的气管内滴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于气管切开患者多环境下使用的气管内滴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管切开是临床上解除呼吸道梗阻、呼吸功能障碍和衰竭的重要手段,适用于下呼吸分泌物排出困难,短期内又无法解决的情况。但气管切开后呼吸模式随之发生改变,干燥的气体未经过上呼吸道防御功能的筛选和湿化,直接进入下呼吸道,易造成呼吸道黏膜干燥,痰液干涸不易咳出。为了预防呼吸道感染,使病人感觉呼吸道温和舒适,咳痰容易,通常采用气管内滴药或注药,患者在医院有专业人员配置药品为其进行气管内滴药,目前临床上气道湿化一般是使用输液装置剪去前面头皮针进行气管内滴药,或是将配制的气管内滴药药物装入干净的眼药水瓶,用眼药水瓶进行气管内滴药,然而回家后或是外出因为没有专业人员配置气管内滴药药品以及不具备专用的气管内滴药装置,通常难以实现自行滴药,以致患者肺部痰液干涸无法排出,导致肺部感染再次住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气管切开患者无法在居家或外出环境中自行气管内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多环境使用的气管内滴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盛装盐水的可挤压装置(4);按压头(2),活动连接于可挤压装置(4)顶端,其具有可分离连接的尖刺部(2
‑
1)和储药部(2
‑
2),所述储药部(2
‑
2)用以盛装药物,且开设有推出空腔(2
‑2‑
1),推出空腔(2
‑2‑
1)用以提供对尖刺部(2
‑
1)施加外力的空间;分隔膜(3),设于用以刺破分隔膜(3)的尖刺部(2
‑
1)下方,在分隔膜(3)被刺破前将盐水密封于可挤压装置(4)中;气管滴药头,与储药部(2
‑
2)可拆卸连接,气管滴药头上开设有若干出液孔(7
‑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多环境使用的气管内滴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离针(10),用以伸入推出空腔(2
‑2‑
1)推出尖刺部(2
‑
1),使尖刺部(2
‑
1)脱离储药部(2
‑
2),释放储药部(2
‑
2)内的药物至可挤压装置(4)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宁,纪代红,陈丽霞,梁燕,韩翠华,段竹秋,刘冬雪,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