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自动切换续电电路及终端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电源自动切换续电电路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计算机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专利技术之一,其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目前,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电脑主板作为计算机组成的核心中枢,是计算机核心系统运作模块,也是计算机组成必不可少的模块,计算机系统是否可以稳定工作,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作的稳定性。
[0003]现有电脑主板的电源设计,通常是适配器提供的电源直接通过LDO(low dropout regulator)芯片转换,但是LDO芯片的开关转换效率低,容易发热发烫及烧坏的风险,也无法满足省电节能,不能满足系统电压的上电时序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自动切换续电电路及终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自动切换续电电路,连接软件控制器、电源电路和电源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模块、转换模块和切换模块;所述输入模块连接转换模块、电源接口和电源电路,转换模块连接切换模块和电源电路,切换模块连接电源电路和软件控制器;所述输入模块对电源接口输入的直流电压进行去噪处理后输出电源电压给转换模块和电源电路;所述转换模块将电源电压转换为第一电压并传输给切换模块,转换模块检测电源电路传输的电源就绪信号达到关闭触发条件时,停止工作;所述切换模块将第一电压转换为供电电压并输出给软件控制器供电;切换模块检测电源电路输入的系统电压上升至阈值电压时,切换为由系统电压转换成供电电压来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自动切换续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磁珠、第二磁珠、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电源接口的第1脚、第一磁珠的一端、第二磁珠的一端和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一磁珠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磁珠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和第三电容的一端;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第三电容的一端是电源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自动切换续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模块包括稳压芯片、第一开关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稳压芯片的IN脚连接电源端和第一电阻的一端,稳压芯片的EN脚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开关管的漏极,第一开关管的栅极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和电源电路,第一开关管的源极和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稳压芯片的GND脚连接稳压芯片的EPAD脚和地;稳压芯片的OUT脚是第一供电端、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和切换模块;稳压芯片的FB脚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FB脚还通过第四电阻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自动切换续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模块还包括第五电阻、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管的源极和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路,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稳压芯片的IN脚和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稳压芯片的OUT脚和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自动切换续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六电容;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稳压芯片的OUT脚,第二二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永波,孔碧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微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