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锁控制机构和智能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0893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锁控制机构和智能锁。该智能锁控制机构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壳体、复位件、第一弹性件、把手、换向件、第二弹性件、按压体和第三弹性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智能锁控制机构不仅能够实现正常的解锁和上锁,而且能够达到防猫眼的目的。另外,由于按压体通过第一啮合部卡在卡孔中,因此,安装时直接将按压体按压在卡孔中就能够完成按压体的装配,与现有技术相比,装配比较简单。装配比较简单。装配比较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锁控制机构和智能锁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锁控制机构和智能锁。

技术介绍

[0002]智能锁由于其操作比传统的钥匙开门式的门锁便捷,因此近几年深受市场喜爱。但是,目前的智能锁猫眼按键旋钮大多采用螺丝固定的方式,猫眼按键装配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智能锁控制机构和智能锁。
[000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锁控制机构,包括:壳体、复位件、第一弹性件、把手、换向件、第二弹性件、按压件和第三弹性件;
[0005]复位件可转动的设置在壳体上,复位件能够驱动锁芯在上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复位件靠近把手的端面具有第一啮合部;
[0006]第一弹性件设置在壳体与复位件之间;
[0007]把手位于壳体的外部,且把手设置有卡孔;
[0008]换向件位于壳体内部,并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在把手上;
[0009]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换向件与壳体之间或者把手与壳体之间;
[0010]按压件通过第二啮合部卡在卡孔中并能够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锁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复位件、第一弹性件、把手、换向件、第二弹性件、按压件和第三弹性件;所述复位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复位件能够驱动锁芯在上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所述复位件靠近所述把手的端面具有第一啮合部;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复位件之间;所述把手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且所述把手设置有卡孔;所述换向件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并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把手上;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换向件与所述壳体之间或者所述把手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按压件通过第二啮合部卡在所述卡孔中,并能够与所述第一啮合部配合;以及所述第三弹性件位于所述按压件与所述把手之间,所述按压件处于按压状态时,所述第二啮合部与所述第一啮合部配合,所述把手的转动能够带动所述复位件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件包括按键体、自所述按键体向所述复位件延伸的第二啮合部和容纳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容纳部;所述第二啮合部的周面与所述卡孔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二啮合部的端部受挤压后可穿过所述卡孔,并在挤压撤离后复原以卡在所述卡孔的边缘。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锁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啮合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啮合部之间围成所述容纳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锁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与所述容纳部相对应的部位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纳部滑动配合的导柱,所述第三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导柱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锁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孔的数量为多个,一个所述卡孔与一个所述第二啮合部相对应,所述导柱位于多个所述卡孔的中部。6.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树温熊双
申请(专利权)人: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