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运输损伤的胸辊、轴承组件及造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053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避免运输损伤的胸辊、轴承组件,包括:一支架;两个轴承,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一胸辊,其两端的轴头分别与两个所述轴承连接;一固定部,用于将所述胸辊与所述轴承或所述支架固定,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胸辊可拆卸连接。在运输过程中,让螺栓与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连接,让胸辊与外罩固定,避免胸辊轴向移动,避免沿轴向晃动,避免磨损。在准备作业时,拆卸螺栓即可。拆卸螺栓即可。拆卸螺栓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免运输损伤的胸辊、轴承组件及造纸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造纸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避免运输损伤的胸辊、轴承组件及造纸机。

技术介绍

[0002]成型装置又称网部,是造纸机是上最重要的部分,在纸料悬浮液上面形成纸页面,成纸质量和纸机的正常生产部与成形装置的操作有密切关系。湿纸幅一旦在成形装置成形后,纸张中的纤维交织状态便基本定形,随后的压榨、干燥和压光等过程只能有限地改善已成形的纸幅性质。
[0003]现在常用的纸幅成形装置为长网成形器,它包括成形网、以及与成形网连接的胸辊、成形板、沟纹案辊、案辊、脱水板、湿吸箱、真空吸水箱等脱水元件架托组成的网案。胸辊是长网成型器的第一个辊筒,它的作用是承托成形网和脱水。胸辊为薄板卷制而成空心筒状结构,胸辊的轴头上安装滚动轴承,滚动轴承与轴承座配合。
[0004]在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310701244.8中公开了一种新型胸辊,包括机架、轴承座和筒体,筒体两端带有铸铁闷头,铸铁闷头内设有轴头,所述轴头通过滚动轴承安装在轴承座上,筒体的表面设有防腐包裹层;所述轴头的一端与机架通过弹簧连接,轴头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杆,该驱动杆末端设有滚轮,该滚轮与一凸轮结构的凸缘接触。
[0005]在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810883258.9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纸页抄造过程中的纤维横向排布装置,属于造纸工艺生产
,包括成型网,在成型网浆料喷射位置处设置有促进纤维横向排布的胸辊,在胸辊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滑动轴承,左侧设置有第二滑动轴承,第一滑动轴承镶嵌在第一轴承盒内,第二滑动轴承镶嵌在第二轴承盒内,第一轴承盒和第二轴承盒分别固定在胸辊支架的左右两侧,胸辊的右侧端头处安装有一个双列滚动轴承,在双列滚动轴承的外圈套有连接体,连接体的右端横向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右端连接有用于进行往复运动的往复机构。
[0006]在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110946157.3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摇振的碳纤维胸辊总成,包括胸辊,所述胸辊两端各设置轴头,轴头设置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装置中的轴承为专用轴承,所述专用轴承由轴承外圈、轴承内圈、滚子、保持架组成,轴承内圈宽度比轴承外圈宽25

30mm,滚子为两端有弧形倒角的圆柱形,轴承外圈内设置保持架,保持架内设置滚子。
[0007]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将胸辊和轴承装配后运输至车间,而后再与摇振装置等安装。由于胸辊可以相对轴承在轴向往复移动,在运输过程中,胸辊会沿轴向晃动,会造成轴头磨损。上述现有技术不能解决该技术问题,鉴于此,故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方面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避免运输损伤的胸辊、轴承组件及造纸机。
[0009]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避免运输损伤的胸辊、轴承组件,包括:
[0010]一支架;
[0011]两个轴承,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0012]一胸辊,其两端的轴头分别与两个所述轴承连接;
[0013]一固定部,用于将所述胸辊与所述轴承或所述支架固定,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胸辊可拆卸连接。
[0014]优选地,两个所述轴承为第一轴承、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胸辊靠近所述摇振装置一侧的轴头上;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胸辊远离所述摇振装置一侧的轴头上;
[0015]所述固定部包括:
[0016]一外罩,置于所述胸辊远离所述摇振装置一侧的轴头的外侧,与所述第二轴承连接;
[0017]一连接件,与所述外罩及所述胸辊远离所述摇振装置一侧的轴头可拆卸连接。
[0018]优选地,所述外罩上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胸辊远离所述摇振装置一侧的轴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孔;
[0019]所述连接件为螺栓,与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相配合。
[0020]优选地,所述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配合的密封塞。
[0021]优选地,所述轴承为静压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为第一静压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为第二静压轴承,其中,所述轴承包括:
[0022]一轴套,其内侧壁上设有多个进油腔、回油腔,多个所述进油腔绕所述轴套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轴套置于所述轴头上;
[0023]一壳体,设置在所述轴套上,其中,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油孔、出油孔,所述进油孔与所述进油腔连通;所述出油孔与所述回油腔连通。
[0024]优选地,所述第一静压轴承的两侧均设置一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置于所述胸辊靠近所述摇振装置一侧的轴头上;所述密封环上设有与所述胸辊靠近所述摇振装置一侧的轴头相配合的环状的第一凸起。
[0025]优选地,该组件还包括两个挡水环,两个所述挡水环设置在两个所述密封环的两侧,且设置在所述胸辊靠近所述摇振装置一侧的轴头上,所述挡水环上设有与所述胸辊靠近所述摇振装置一侧的轴头相配合的环状的第二凸起。
[0026]优选地,所述密封环与所述壳体、所述轴套之间围合形成第一腔室;
[0027]所述挡水环与所述密封环之间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密封环、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第二腔室;
[0028]所述密封环上设有第四出口,所述第四出口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连通连通;
[0029]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五出口,所述第五出口与第二腔室、所述出油孔连通。
[0030]优选的,所述组件还包括:
[0031]一摇振装置,与所述胸辊传动连接;
[0032]一供油机构,其与所述轴承连接;
[0033]一转动部,所述转动部用于带动所述胸辊转动。
[0034]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造纸机,包括所述的组件。
[0035]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个方面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36]在运输过程中,让螺栓与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连接,让胸辊与外罩固定,避免胸辊轴向移动,避免沿轴向晃动,避免磨损。在准备作业时,拆卸螺栓即可。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实施例1的胸辊与静压轴承配合的主视图;
[0038]图2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实施例1的胸辊与静压轴承配合的轴视图;
[0039]图3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实施例1的胸辊与静压轴承配合的剖视图;
[0040]图4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实施例1的胸辊与静压轴承配合的局部剖视图;
[0041]图5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实施例1的静压轴承的轴视图;
[0042]图6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实施例1的静压轴承的剖视图;
[0043]图7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实施例1的轴套的剖视图;
[0044]图8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实施例1的轴套的局部示意图;
[0045]图9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实施例1的轴套的主视图;
[0046]图10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实施例1的轴套的轴视图;
[0047]图1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实施例1的轴套的局部示意图;
[0048]图12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实施例1的轴套的轴视图;
[0049]图13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免运输损伤的胸辊、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架;两个轴承,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一胸辊,其两端的轴头分别与两个所述轴承连接;一固定部,用于将所述胸辊与所述轴承或所述支架固定,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胸辊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运输损伤的胸辊、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轴承为第一轴承、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胸辊靠近所述摇振装置一侧的轴头上;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胸辊远离所述摇振装置一侧的轴头上;所述固定部包括:一外罩,置于所述胸辊远离所述摇振装置一侧的轴头的外侧,与所述第二轴承连接;一连接件,与所述外罩及所述胸辊远离所述摇振装置一侧的轴头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免运输损伤的胸辊、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上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胸辊远离所述摇振装置一侧的轴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孔;所述连接件为螺栓,与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避免运输损伤的胸辊、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配合的密封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避免运输损伤的胸辊、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为静压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为第一静压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为第二静压轴承,其中,所述轴承包括:一轴套,其内侧壁上设有多个进油腔、回油腔,多个所述进油腔绕所述轴套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轴套置于所述轴头上;一壳体,设置在所述轴套上,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金王国君潘有余崔良溶徐悦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美辰纸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