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牧草种植用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0494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牧草种植用栽培装置,包括底框、浸泡栽培机构、可拆板、可拆框、限位机构和驱动机构,底框的内部均匀安装有浸泡栽培机构,底框的上端可拆安装有可拆板,底框与可拆框之间为可拆连接,可拆框的内部均匀安装有限位机构,可拆框的后端安装有驱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牧草放入到现有的栽培装置中,彼此之间较为密集,容易影响彼此的发育,人工分离时,人员手部在牧草之间的摆弄容易使得牧草折损,传统的栽培过程中,对于营养液的处理,只有在营养液含量不足时方才添加,处于栽培装置内的营养液始终处于“死水”状态,长期以往容易造成营养液中积累过多有碍于作物生长的物质等情况。况。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牧草种植用栽培装置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牧草种植相关
,特别涉及一种牧草种植用栽培装置。
[0003]
技术介绍

[0004]牧草,一般指供饲养的牲畜使用的草或其他草本植物。牧草再生力强,一年可收割多次,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因此成为饲养家畜的首选。牧草品种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畜牧业经济效的尚低,需加以重视,牧草是发展畜禽生产,特别是草食家畜生产的基础。 牧草中不仅含有家畜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还含有对维持反刍家畜健康特别重要的粗纤维,这是粮食与其它饲料所不能替代的。优质的饲草完全可以满足一般家畜的营养需求,如何对牧草进行栽培变成了重中之重。
[0005]为了保障牧草的优质性,在种植前期通常采用立体栽培的技术对牧草进行栽培,即通过底部溢出的营养液与牧草根部的接触进行栽培,但是,传统的栽培装置常常存在以下缺陷:1、牧草放入到现有的栽培装置中,彼此之间较为密集,容易影响彼此的发育,人工分离时,人员手部在牧草之间的摆弄容易使得牧草折损,且好费时间长,彼此的间距也难以得到有效控制;2、传统的栽培过程中,对于营养液的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牧草种植用栽培装置,包括底框(1)、浸泡栽培机构(2)、可拆板(3)、可拆框(4)、限位机构(5)和驱动机构(6),其特征在于:底框(1)的内部均匀安装有浸泡栽培机构(2),底框(1)的上端可拆安装有可拆板(3),底框(1)与可拆框(3)之间为可拆连接,可拆框(4)的内部均匀安装有限位机构(5),可拆框(4)的后端安装有驱动机构(6);所述的浸泡栽培机构(2)包括嵌入板(21)、挡板(22)、浸泡框(23)、联动开关单元(24)、储存单元(25)、注射框(26)、连接管(27)、开合盖(28)、推射单元(29)和电源单元(30),嵌入板(21)通过前后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可拆板(3)连接,嵌入板(21)上开设有插入槽,插入槽的两端对称安装有挡板(22),底框(1)内部的上端安装有浸泡框(23),浸泡框(23)的左下端开设有渗漏孔,浸泡框(23)内设置有联动开关单元(24),底框(1)的中部安装有储存单元(25),底框(1)内部的下端安装有注射框(26),注射框(26)与浸泡框(23)之间连接有连接管(27),连接管(27)的上端通过销轴与开合盖(28)的右端连接,注射框(26)的左端设置有推射单元(29),底框(1)的侧壁安装有电源单元(30);所述的限位机构(5)包括U型架(51)、内置槽(52)、位移板(53)、输送腔(54)、打气单元(55)、塑料板(56)、气囊(57)、分开块(58)、螺纹杆(59),U型架(51)通过上下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可拆框(4)连接,U型架(51)的右端开设有内置槽(52),内置槽(52)与位移板(53)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位移板(53)的内部开设有输送腔(54),位移板(53)的左端均匀安装有塑料板(56),塑料板(56)的外部套设有气囊(57),气囊(57)与输送腔(54)相通,气囊(57)的左端安装有分开块(58),位移板(53)与打气单元(55)相连接,U型架(51)的上端与螺纹杆(59)的下端为轴承连接,螺纹杆(59)的中部与可拆框(4)之间为螺纹配合连接,螺纹杆(59)的上端安装有转动手柄;所述的驱动机构(6)包括挤压架(61)、连接气缸(62)和防尘罩(63),挤压架(61)通过左右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可拆框(4)连接,挤压架(61)与连接气缸(62)的顶出端连接,连接气缸(62)安装在可拆框(4)上,挤压架(61)、连接气缸(62)位于防尘罩(63)内,且防尘罩(63)扣在可拆框(4)的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牧草种植用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动开关单元(24)包括泡沫板(241)、连接绳(242)、绝缘板(243)、导电层(244)、变向轮(245),泡沫板(241)位于浸泡框(23)内,泡沫板(241)与连接绳(242)的一端连接,连接绳(242)的另一端经过渗漏孔、变向轮(245)后与绝缘板(243)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永雨丁海君伊风艳李俊海史志丹姜超宋昌海武海明赵丽丽吕二锁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