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尿管防拉扯收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0476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尿管防拉扯收纳装置,有效解决导尿管受压影响使用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壳体上有竖筒,壳体内有隔板,隔板与竖筒之间有弹簧;竖筒中间开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有导尿管;竖筒下端有摆动杆,摆动杆上有凹槽,竖筒内有竖杆,竖杆上端有横杆,竖筒内有挤压块,相邻挤压块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当摆动杆转动至水平位置时,横杆一端置于竖筒内,竖杆能置于凹槽内将摆动杆卡住,竖杆向上移动脱离凹槽;壳体内有固定轮,固定轮之间有移动轮,壳体前端有滑槽,滑槽内有连接板;壳体内有卷线轮,卷线轮上有挡杆;卷线轮上有绳子;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导尿管受压影响使用的问题,避免因导尿管受压力影响使用。避免因导尿管受压力影响使用。避免因导尿管受压力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尿管防拉扯收纳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是一种导尿管防拉扯收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导尿管是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的管道,是以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氯乙烯制成的管路,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有一个气囊固定导尿管留在膀胱内,而不易脱出,且引流管连接尿袋收集尿液。
[0003]为了防止导尿管在被患者翻身时无意拉扯到,方便患者的下床活动和卧床休息的时候对导尿管长度需求不同,医生在选择导尿管的时候一般选用偏长一点的,防止导尿管过短,患者翻身的时候,将膀胱中的导尿管扯出,但是目前市面上没有对导尿管的收纳装置,导尿管过长,可能掉落地面,或被压到导致排尿不畅扯出对患者尿道造成伤害,扯出后造成患者第二次的伤害,重新插管浪费医生和患者的时间,延缓了患者的恢复时间。
[0004]现有的导尿装置主要由导尿管和尿袋组成,而尿袋一般放在床边的架子上,导尿管延伸的长度较长,若病人家属不注意则可能拉扯到导尿管,而仅靠胶带将导尿管与病人大腿固定,并不能保证导尿管不会被拉扯掉,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尿管防拉扯收纳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上端左侧插装有一个能上下移动的开口朝上的竖筒(2),壳体(1)内有一个横向隔板(3),隔板(3)与竖筒(2)之间装有固定在隔板(3)上的弹簧;竖筒(2)中间开有第一通孔(4),第一通孔(4)上下贯穿竖筒(2)、隔板(3)和壳体(1)下端面,第一通孔(4)内插装有能上下移动的导尿管(5);竖筒(2)下端铰接有多个摆动杆(6),摆动杆(6)上开有凹槽(7),竖筒(2)内插装有能上下移动的竖杆(8),竖杆(8)上端设有能左右移动的横杆(9),竖筒(2)内有多个圆周均布在导尿管(5)外缘的挤压块(10),相邻挤压块(10)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当摆动杆(6)转动至水平位置时,横杆(9)靠近第一通孔(4)的一端能置于竖筒(2)内,挤压块(10)置于横杆(9)下方,摆动杆(6)上端面与壳体(1)上内侧面接触,竖杆(8)能置于凹槽(7)内将摆动杆(6)卡住,挤压块(10)向上移动经横杆(9)带动竖杆(8)向上移动脱离凹槽(7);壳体(1)内前后连接有多个竖向排列的固定轮(11),相邻两个固定轮(11)之间有一个能左右移动的移动轮(12),壳体(1)前端开有一个滑槽(13),滑槽(13)内有一个能左右移动的连接板(14),连接板(14)与移动轮(12)固定在一起,连接板(14)与滑槽(13)左侧内壁之间有弹簧;壳体(1)内设有卷线轮(15),卷线轮(15)上固定有一个挡杆(16),摆动杆(6)转动至水平位置且挡杆(16)置于摆动杆(6)右侧时,摆动杆(6)能阻挡挡杆(16)向左转动;卷线轮(15)上缠绕有绳子(17),绳子(17)一端固定在卷线轮(15)上,另一端固定在连接板(14)的右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尿管防拉扯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前端开有一个滑槽(13),滑槽(13)内有一个能左右移动的连接板(14),连接板(14)与移动轮(12)固定在一起,连接板(14)与滑槽(13)左侧内壁之间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晖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