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暖床垫及其无泵加热循环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044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无泵加热循环驱动装置,包括主机、主水箱、压力水箱、加热管、进水嘴、回水嘴、回水管以及隔离板,隔离板上嵌设有单向阀模组和泄压阀模组,单向阀模组包括与隔离板相连的连接部、与连接部相连并延伸至压力水箱中的弹性部,弹性部的内部中空,且弹性部的上部与隔离板上的通水孔连通,弹性部的下部渐缩直至形成狭缝。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加热管对液体加热后产生的蒸汽压力作为液体循环流动的动力源,同时单向阀模组的结构简单,组件数量较少,易于加工制造,能够在实现热水循环流动的基础上,避免产生噪音影响,同时提高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水暖床垫,其有益效果如上所述。其有益效果如上所述。其有益效果如上所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暖床垫及其无泵加热循环驱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特别涉及一种无泵加热循环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水暖床垫。

技术介绍

[0002]许多年来,人们在床上取暖只能靠热水袋或电热毯,但是热水袋极不安全,容易烫伤人,而且使用麻烦,每次使用前都要向袋内注入热水,注一次水使用时间也很有限;而电热毯安全性能极低,电磁波辐射强,对人体危害大,使用后会让用户口干舌噪,舒适性差。
[0003]目前,市场上出了各种水暖床垫。水暖床垫主要由主机与床垫两部分构成,主要以水为加热介质,通过主机将水箱中的水加热,再通过主机内的水泵将热水输送到盘有水管的床垫中,为床垫加热。
[0004]传统的水暖床垫基本都是利用水泵作为动力源将水箱中加热后的热水输送到床垫中进行循环流动,然而,由于水泵是精密部件,长期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加快了水泵的老化,使用一段时间后,水泵的噪音逐渐增大,严重影响用户的睡眠质量。同时,水加热后会逐渐产生水垢,水垢会附着在水泵的转子、叶轮等部件上,导致水泵故障频发,故障率增高。
[0005]可见,传统的水暖床垫虽然提高了床垫的安全性能,解决了电磁波辐射的问题,但缺陷在于水泵的使用寿命短,产生的噪音会随着时间延续越来越大,导致影响用户的睡眠质量,并且故障率较高,不利于物流运输。此外,由于要对水箱中的水体进行集中加热后再由水泵统一进行泵送,也使得加热所需的时间较长,导致水体升温速度较慢。
[0006]在现有技术中,部分水暖床垫需要利用单向阀模组实现冷热水循环控制,然而,传统的单向阀模组的结构复杂,零部件众多,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0007]因此,如何在实现热水循环流动的基础上,避免产生噪音影响,同时提高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泵加热循环驱动装置,能够在实现热水循环流动的基础上,避免产生噪音影响,同时提高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暖床垫。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泵加热循环驱动装置,包括主机、设置于所述主机内的主水箱、设置于所述主水箱底部并与其连通的压力水箱、设置于所述主水箱底部并与所述压力水箱的出水口连通的加热管、与所述加热管的出水口连通并与垫体内的盘管的进水口连通的进水嘴、与所述盘管的出水口连通的回水嘴、与所述回水嘴连通并与所述主水箱连通的回水管,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水箱与所述压力水箱之间、用于将两者互相隔绝的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上嵌设有用于使液体仅能从所述主水箱中流入至所述压力水箱中的单向阀模组、用于卸载所述压力水箱中由所述加热管加热产生的蒸汽压力的泄压阀模组,所述单向阀模组包括与所述隔离板相连的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并延伸至所述压
力水箱中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的内部中空,且所述弹性部的上部与所述隔离板上的通水孔连通,所述弹性部的下部渐缩直至形成狭缝。
[0010]优选地,所述弹性部的两侧侧壁均开设有易于通过蒸汽压力进行双向挤压以将所述狭缝闭合的扁平弧面。
[0011]优选地,所述隔离板上还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连接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通水孔开设于所述安装槽的底面。
[0012]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具有弹性,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槽形成过盈式卡接。
[0013]优选地,所述加热管与所述压力水箱的长度方向呈直线排列,且所述加热管的进水口与所述压力水箱的出水口之间连通有转接头。
[0014]优选地,所述转接头上插设有用于检测其内部水温的温度传感器,且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主机保持信号连接;所述加热管的控制端与所述主机保持信号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泄压阀模组包括泄压阀体、可垂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泄压阀体内的泄压阀芯、开设于所述泄压阀体底端并与所述压力水箱连通的泄压阀进气口、开设于所述泄压阀体顶端并与所述主水箱连通的泄压阀排气口,以及环套于所述泄压阀芯上、用于封堵所述泄压阀排气口的泄压阀密封垫
[0016]优选地,所述泄压阀芯包括滑杆和沿周向连接在所述滑杆上的浮子环板,所述泄压阀密封垫套设于所述滑杆上端并与所述浮子环板紧贴,且所述滑杆的顶端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泄压阀体的顶端内,所述滑杆的底端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泄压阀体的底端内。
[0017]优选地,所述泄压阀进气口及所述泄压阀排气口内均嵌设有密封减振垫,所述滑杆的顶端及底端分别插设于对应的所述密封减振垫内,且所述密封减振垫的内缘与所述滑杆的外缘之间留有供蒸汽通过的缝隙。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水暖床垫,包括垫体、嵌设于所述垫体内的盘管、与所述盘管的进出水口连通的无泵加热循环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无泵加热循环驱动装置具体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无泵加热循环驱动装置。
[0019]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无泵加热循环驱动装置,主要包括主机、主水箱、压力水箱、加热管、进水嘴、回水嘴、回水管、隔离板、单向阀模组和泄压阀模组。其中,主机为本装置的主体结构,主要用于安装和容纳其余零部件。主水箱设置在主机内,主要用于盛装加热介质液体(如水等)。压力水箱为副水箱,设置在主水箱的底部,并与主水箱连通。隔离板设置在主水箱与压力水箱之间,主要用于将主水箱与压力水箱互相隔绝。加热管设置在主水箱的底部,并与压力水箱的出水口保持连通,主要用于对管内液体进行加热。进水嘴的一端与加热管的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垫体内的盘管的进水口连通,主要用于使被加热管加热后的液体通过并流动至盘管内。回水嘴的一端与盘管的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回水管连通,而回水管同时与主水箱连通,主要用于使从盘管内流回的液体重新进入到主水箱内,实现液体循环。单向阀模组为核心部件之一,具体嵌设在隔离板中,主要用于使液体仅能从主水箱中流入到压力水箱中,实现液体单向流动控制。泄压阀模组为核心部件之一,具体嵌设在隔离板中,主要用于卸载压力水箱中由加热管加热产生的蒸汽压力,防止压力过高导致安全风险。
[0020]重要的是,单向阀模组细化包括连接部和弹性部。其中,连接部与隔离板相连,而弹性部与连接部相连并延伸到压力水箱中,弹性部具有弹性,可产生弹性涨缩。同时,弹性部的内部中空,且弹性部的上部与隔离板上开设的通水孔连通,而弹性部的下部形状逐渐
收缩并最终形成一道狭缝。当弹性部受压而产生弹性压缩时,狭缝被弹性挤压而封闭,主水箱内的液体无法进入到压力水箱中;反之,当弹性部未受压时,主水箱内的液体可顺利通过狭缝进入到压力水箱中。
[0021]如此,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无泵加热循环驱动装置,主要利用加热管对管内液体的加热,使得液体迅速升温膨胀,并产生大量蒸汽,在管内形成渐增的蒸汽压力,并作用于加热管的两端:一方面使得部分加热后的液体率先进入到盘管内,另一方面作用于压力水箱内,使得单向阀模组中的狭缝受压而暂时封闭,压力水箱内暂停流入液体,并通过泄压阀模组进行蒸汽压力卸载;而当蒸汽压力持续升高时,泄压阀模组也暂时封闭,使得蒸汽压力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利用该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泵加热循环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3)、设置于所述主机(3)内的主水箱(4)、设置于所述主水箱(4)底部并与其连通的压力水箱(5)、设置于所述主水箱(4)底部并与所述压力水箱(5)的出水口连通的加热管(6)、与所述加热管(6)的出水口连通并与垫体(1)内的盘管(2)的进水口连通的进水嘴(7)、与所述盘管(2)的出水口连通的回水嘴(8)、与所述回水嘴(8)连通并与所述主水箱(4)连通的回水管(9),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水箱(4)与所述压力水箱(5)之间、用于将两者互相隔绝的隔离板(10),所述隔离板(10)上嵌设有用于使液体仅能从所述主水箱(4)中流入至所述压力水箱(5)中的单向阀模组(11)、用于卸载所述压力水箱(5)中由所述加热管(6)加热产生的蒸汽压力的泄压阀模组(12),所述单向阀模组(11)包括与所述隔离板(10)相连的连接部(111)、与所述连接部(111)相连并延伸至所述压力水箱(5)中的弹性部(112),所述弹性部(112)的内部中空,且所述弹性部(112)的上部与所述隔离板(10)上的通水孔(101)连通,所述弹性部(112)的下部渐缩直至形成狭缝(1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泵加热循环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112)的两侧侧壁均开设有易于通过蒸汽压力进行双向挤压以将所述狭缝(113)闭合的扁平弧面(1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泵加热循环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10)上还开设有安装槽(102),所述连接部(111)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02)内;所述通水孔(101)开设于所述安装槽(102)的底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泵加热循环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11)具有弹性,且所述连接部(111)与所述安装槽(102)形成过盈式卡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泵加热循环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6)与所述压力水箱(5)的长度方向呈直线排列,且所述加热管(6)的进水口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平安卢志仁于绍恒朱畅刘克宝朱鹏程庞子轩苏风驰陈伟景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芳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