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风堂专利>正文

一种血府逐瘀丸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0429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药材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血府逐瘀丸的制备方法,该血府逐瘀丸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成分配比包括:当归1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府逐瘀丸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材制备
,具体为一种血府逐瘀丸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丸剂是一种传统剂型,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制药机械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新型制丸机的问世以及新的辅料的广泛应用,为中药丸剂这一古老的剂型焕发出了青春活力,它改变了人们对传统丸剂“黑、大、粗”传统偏见,使之生产出来的丸剂具有释药速度快、生物利用度高、分剂量准确、服用、携带方便、外形美观等优点。
[0003]血府逐瘀丸是一种药品,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功效。主治瘀血内阻之头痛或胸痛,内热瞀闷,失眠多梦,心悸怔忡,急躁善怒,现有的血府逐瘀丸的制备方法,制备流程比较复杂,且制备出来的血府逐瘀丸疗效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府逐瘀丸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血府逐瘀丸的制备方法,制备流程比较复杂,且制备出来的血府逐瘀丸疗效较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血府逐瘀丸的制备方法,该血府逐瘀丸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成分配比包括:当归16

26份、地黄16

26份、赤芍19

29份、红花16

26份、桃仁23

33份、麸炒枳壳9

19份、川芎5

15份、柴胡65

75份、甘草65

75份、牛膝16
‑<br/>26份、桔梗5

15份;
[0006]该血府逐瘀丸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流程如下:
[0007]步骤一:取当归16

26份、地黄16

26份、麸炒枳壳9

19份、牛膝16

26份、桔梗5

15份、赤芍19

29份和甘草65

75份,除去杂质,放置在容器的内部,加入过量的清水,反复清洗,洗去表面的尘土和泥沙,沥干水分时,温度需要控制在10

20摄氏度,放置到烘干装置的内部,调节烘干装置的温度为70

80摄氏度,持续对中药材进行烘干20

24小时,烘干后留置备用;
[0008]步骤二:取红花16

26份、桃仁23

33份,放在拣选台上挑选,除去非药用部分,与步骤一中药材混合粉碎,制成的粉末需要过80目筛,备用;
[0009]步骤三:取饮片川芎5

15份和柴胡65

75份,净制,用流水冲洗去表面的泥沙和杂质,再次放置在烘干装置的内部,调节烘干装置的温度控制在30

40摄氏度,持续烘干5

7小时,烘干后粉碎,过80目筛,备用;
[0010]步骤四:将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得到的中药材混合物一起放在三维混合机混合120分钟,使得所有物料充分混合均匀;
[0011]步骤五:将步骤五得到的中药混合物倒入同一个容器的内部,并加入水蜜,使用搅拌装置对其进行混合搅拌,直至完全混合均匀,制得血府逐瘀丸。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中药材放置到常温下沥干水分时,温度需要控制在10

20
摄氏度。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一、步骤二和步骤三中,中药材制成的粉末需要过80目筛。
[0014]优选的,所述制备的血府逐瘀丸每60丸重6克。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该血府逐瘀丸通过当归、地黄、赤芍、红花、桃仁、麸炒枳壳、川芎、柴胡、甘草、牛膝和桔梗几种中药材共同制备,在制备方法上,操作简单,不会在制备上花费较多的成本,且制备的血府逐瘀丸有着更好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血府逐瘀丸具体生产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0]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血府逐瘀丸的制备方法,该血府逐瘀丸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成分配比包括:当归16

26份、地黄16

26份、赤芍19

29份、红花16

26份、桃仁23

33份、麸炒枳壳9

19份、川芎5

15份、柴胡65

75份、甘草65

75份、牛膝16

26份、桔梗5

15份;
[0021]该血府逐瘀丸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流程如下:
[0022]步骤一:取当归16

26份、地黄16

26份、麸炒枳壳9

19份、牛膝16

26份、桔梗5

15份、赤芍19

29份和甘草65

75份,除去杂质,放置在容器的内部,加入过量的清水,反复清洗,洗去表面的尘土和泥沙,沥干水分时,温度需要控制在10

20摄氏度,放置到烘干装置的内部,调节烘干装置的温度为70

80摄氏度,持续对中药材进行烘干20

24小时,烘干后留置备用;
[0023]步骤二:取红花16

26份、桃仁23

33份,放在拣选台上挑选,除去非药用部分,与步骤一中药材混合粉碎,制成的粉末需要过80目筛,备用;
[0024]步骤三:取饮片川芎5

15份和柴胡65

75份,净制,用流水冲洗去表面的泥沙和杂质,再次放置在烘干装置的内部,调节烘干装置的温度控制在30

40摄氏度,持续烘干5

7小时,烘干后粉碎,过80目筛,备用;
[0025]步骤四:将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得到的中药材混合物一起放在三维混合机混合120分钟,使得所有物料充分混合均匀;
[0026]步骤五: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府逐瘀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血府逐瘀丸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成分配比包括:当归16

26份、地黄16

26份、赤芍19

29份、红花16

26份、桃仁23

33份、麸炒枳壳9

19份、川芎5

15份、柴胡65

75份、甘草65

75份、牛膝16

26份、桔梗5

15份;该血府逐瘀丸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流程如下:步骤一:取当归16

26份、地黄16

26份、麸炒枳壳9

19份、牛膝16

26份、桔梗5

15份、赤芍19

29份和甘草65

75份,除去杂质,放置在容器的内部,加入过量的清水,反复清洗,洗去表面的尘土和泥沙,沥干水分时,温度需要控制在10

20摄氏度,放置到烘干装置的内部,调节烘干装置的温度为70

80摄氏度,持续对中药材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风堂王芳
申请(专利权)人:朱风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