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交叉口人行道用的自动升降的安全隔离墩的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交叉口安全防护装置
,具体是一种城市交叉口人行道用的自动升降的安全隔离墩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作为人口大国和交通大国的中国,万车交通事故率及交通事故死亡率远超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不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威胁,也有悖平安交通的建设目标,作为城市交通重要控制点的红绿灯交叉口,则是交通事故的高发地带,其一,部分行人无视交通信号灯,有闯红灯的行为,车辆由于来不及刹车而与行人碰撞的事故时有发生,其二,大型货车在右转时存在极大的视野盲区,以及内轮差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视野较差的夜间,很难发现行人以及非机动车辆,大型车辆右转造成的交通事故在所有交通事故中也占据着较大的比重,为了降低红绿灯交叉口的交通事故率,现有的技术通常会在红绿灯交叉处设置隔离墩。
[0003]然而现有的隔离墩仍具有以下问题:
[0004](1)现有的隔离墩在升降时存在误伤行人以及非机动车辆的现象,对人们的安全仍具有隐患; >[000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交叉口人行道用的自动升降的安全隔离墩,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全岛(1),所述安全岛(1)的下方设置有两个预埋箱体(2),所述安全岛(1)的上方设置有一组自适应扩张组件,每个所述预埋箱体(2)的内部均设置有一组自动升降组件,所述安全岛(1)的旁侧设置有一组安全通过组件,安全岛(1)上方靠近自适应扩张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自动检测组件;其中,每组自动升降组件均包括有刹车电机(29)、固定座(30)、转轴(28)、升降板(18)、两根转动杆(21)以及多根滑动柱(19),多根滑动柱(19)呈矩阵式分布在所述预埋箱体(2)的底部内壁上,所述升降板(18)设置在多根滑动柱(19)上,且升降板(18)与多根滑动柱(19)均滑动配合,所述固定座(30)设置在预埋箱体(2)的底部内壁上,所述转轴(28)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座(30)上,所述刹车电机(29)设置在固定座(30)的旁侧,刹车电机(29)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28)同轴连接,两根转动杆(21)间隔设置在所述转轴(28)上,每组转动杆(21)远离转轴(28)的一端均铰接有一根推动杆(22),每根推动杆(22)远离转动杆(21)的一端均与所述升降板(18)的底部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交叉口人行道用的自动升降的安全隔离墩,其特征在于:每组自动升降组件均还包括有升降盖板(14)、支撑部件以及多根隔离墩(15),多根所述隔离墩(15)间隔设置在所述升降板(18)的顶部,所述升降盖板(14)设置在多根隔离墩(15)的顶部,每组所述升降盖板(14)的顶部均设置有多个警示灯(17),每根所述隔离墩(15)均与所述安全岛(1)滑动密封连接,所述安全岛(1)的顶部开设有供升降盖板(14)容纳的矩形槽(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交叉口人行道用的自动升降的安全隔离墩,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支撑部件均包括有主动齿轮(24)、从动齿轮(26)、连接齿轮(25)、支撑座(20)、转动轴(27)以及两根支撑杆(23),所述主动齿轮(24)套设在所述转轴(28)远离刹车电机(29)的一端,所述支撑座(20)设置在所述固定座(30)的旁侧,所述转动轴(27)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座(20)上,两根支撑杆(23)间隔套设在所述转动轴(27)上,所述从动齿轮(26)设置在所述转动轴(27)靠近主动齿轮(24)的一端,所述主动齿轮(24)与从动齿轮(26)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齿轮(25)传动连接,每根支撑杆(23)远离转动轴(27)的一端均设置有一个凹形支撑块(31),每个凹形支撑块(31)均与一根转动杆(21)结构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交叉口人行道用的自动升降的安全隔离墩,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扩张组件包括有三角板(13)、多个滑动板(35)、多个复位弹簧(41)以及多组自动卡紧部件,所述安全岛(1)的顶部开设有一个三角槽(42),所述三角板(13)设置在所述三角槽(42)内,多个滑动板(35)间隔设置在所述三角板(13)内,每个滑动板(35)均与三角板(13)滑动配合,每个复位弹簧(41)的中部均与所述三角板(13)固定连接,每个滑动板(35)的旁侧均设置有两个固定块(40),每个复位弹簧(4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块(40)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滑动板(35)的末端均设置有一个梯形滑块(34),每个所述升降盖板(14)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与梯形滑块(34)滑动配合的滑动槽(32),所述滑动槽(32)的数量与梯形滑块(34)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