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联柜通信基站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0236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多联柜通信基站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包括与基站柜相通的风道,风道内并排设有半导体制冷系统和相变冷板,半导体制冷系统与太阳能供电系统连接,半导体制冷系统和相变冷板均与集成控制子系统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太阳能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技术与相变冷板技术相结合,当户外基站柜内负荷较小时仅采用相变冷板换热器进行降温,当基站柜内负荷较大时采用相变冷板和太阳能半导体制冷系统同时启动进行降温,大幅度减少了耗电,并且太阳能电池板配备蓄电池,可连接市政供电,通过集成控制系统实现市政供电和太阳蓄电池相结合,节能效果十分显著。效果十分显著。效果十分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联柜通信基站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站热管理
,特别是指一种基于多联柜通信基站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我国通信行业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5G时代的到来,移动通信基站的数量更是不断增加,而基站空调系统对电力资源的消耗是巨大的,目前通信基站空调系统常用的有以下形式:采用空调冷却系统、采用热管技术、采用自然通风。
[0003]基站完成整合、共站后,移动通信基站内的主设备增多(主要为4G和5G设备),特别是5G通信设备(BBU)数量更多,功耗更大(为4G的3~6倍),因此设备发热量大幅度增加,而原有的基站空调系统的制冷量不能满足现在基站内的冷负荷要求,导致了空调系统中的压缩机长时间运行,则加快了压缩机自然老化速度,降低压缩机使用效率和寿命的同时,提高了压缩机的能源损耗量。
[0004]同时夏季高温运行时,采用热管自然冷却的基站经常出现掉站的故障,其原因在于热管热交换器的工作效率取决于基站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温度差,且基站内部经过热管冷端的送风温度一定高于外部环境(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联柜通信基站热管理系统,包括与基站柜(16)相通的风道(15),其特征在于,风道(15)内并排设有半导体制冷系统和相变冷板(9),半导体制冷系统与太阳能供电系统连接,半导体制冷系统和相变冷板(9)均与集成控制子系统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联柜通信基站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半导体制冷系统包括半导体制冷片(3),半导体制冷片(3)与太阳能供电系统连接,半导体制冷片(3)设置在风道(15)的管壁上,且半导体制冷片(3)外侧设有半导体散热器(5);半导体制冷系统还包括热端风机(7),热端风机(7)上罩有防尘过滤网(6),且热端风机(7)与半导体散热器(5)位置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联柜通信基站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太阳能供电系统包括蓄电池(4)和设置在信号塔(19)上的太阳能板(1),蓄电池(4)和太阳能板(1)均与太阳能数控器(2)连接,太阳能数控器(2)通过连接导线(14)与半导体制冷片(3)连接,并且太阳能数控器(2)与集成控制子系统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基于多联柜通信基站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风道(15)的两端分别设有总回风口和总出风口,总回风口和总出风口均位于基站柜(16)内,风道(15)内设有风道风阀(13),且风道风阀(13)与集成控制子系统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联柜通信基站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总回风口包括至少一个风道回风口(20),总出风口包括至少一个风道出风口(21),风道回风口(20)位于基站柜(16)上部,风道出风口(21)位于基站柜(16)下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多联柜通信基站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风道出风口(21)处设有散流器(11),散流器(11)为空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静崔四齐孙楹金波张毅贾一飞耿树伟许闯范慧芳关斯泽杨涵斐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新网元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