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动力用煤发热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011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动力用煤发热量的方法,包括步骤:1.获得动力煤的全水分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动力用煤发热量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用煤的煤质
,具体涉及一种计算动力用煤发热量的方法,适用于无烟煤、贫煤、烟煤及褐煤。

技术介绍

[0002]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是反映煤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该指标对于电力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均有重要的意义。通常燃煤的收到基发热量需要通过进行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和弹筒发热量的测试,然后通过相关计算得到燃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总体工作流程较为复杂,且需要花费较长的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计算动力用煤发热量的方法,适用于无烟煤贫煤、烟煤及褐煤。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计算动力用煤发热量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无烟煤、贫煤、烟煤及褐煤,包括如下步骤:
[0006]第一步:获得煤的全水分M
t
、收到基灰分A
ar
、收到基挥发分V
ar
和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
daf
,单位均为%;
[0007]第二步:根据煤的工业分析将煤分成不同的类别;
[0008]第三步:进行燃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
net,ar
的计算,基低位发热量Q
net,ar
的单位为MJ/kg,具体见公式(1),其中k1、k2、k3和b由燃煤类别确定,
[0009]Q
net,ar
=k1×
M
t
+k2×
A
ar
+k3×
V
daf
+b
ꢀꢀꢀ
(式1)。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二步中,燃煤类别为1类时,煤质指标要求为:V
ar
<7%,A
ar
≤55%,且基本为无烟煤。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二步中,燃煤类别为2类时,煤质指标要求为:12%>V
ar
≥7%,A
ar
≤55%,且基本为贫煤。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二步中,燃煤类别为3类时,煤质指标要求为:15%>V
ar
≥12%,A
ar
≤55%,且基本为挥发分较高的贫煤和挥发分较低的烟煤。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二步中,燃煤类别为4类时,煤质指标要求为:V
ar
≥15%,M
t
<12%,A
ar
≤55%,且为水分较低、挥发分较高的烟煤。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二步中,燃煤类别为5类时,煤质指标要求为:V
ar
≥15%,20%≥M
t
≥12%,M
t
+A
ar
≤30%,且为水分较高、挥发分较高,且水分和灰分总和较低的烟煤。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二步中,燃煤类别为6类时,煤质指标要求为:V
ar
≥15%,20%≥M
t
≥12%,M
t
+A
ar
>30%,A
ar
≤35%,且为水分较高、挥发分较高,且水分和灰分总和较高、灰分较低的烟煤。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二步中,燃煤类别为7类时,煤质指标要求为:V
ar
≥15%,20%≥M
t
≥12%,M
t
+A
ar
≥30%,A
ar
>35%,且为水分较高、挥发分较高,且水分和灰分总和较高、灰分较高的烟煤。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二步中,燃煤类别为8类时,煤质指标要求为:V
ar
≥15%,20%≥M
t
≥12%,M
t
+A
ar
≥30%,A
ar
>35%,且为水分较高、挥发分较高,水分和灰分总和较高、灰分较高的烟煤;
[0018]燃煤类别为9类时,煤质指标要求为:V
ar
≥15%,M
t
>28%,且基本为褐煤。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三步中,k1、k2、k3和b的具体原则见下表:
[0019]Q
net,ar
=k1×
M
t
+k2×
A
ar
+k3×
V
daf
+b
ꢀꢀꢀ
(式1)
[0020]燃煤类别k1k2k3b1类

0.3500

0.43620.123034.702类

0.3937

0.3807

0.021935.223类

0.3654

0.3133

0.138834.994类

0.4581

0.3623

0.038334.495类

0.3887

0.2551

0.000630.646类

0.3439

0.3336

0.123435.597类

0.3362

0.1547

0.099228.778类

0.3897

0.3495

0.023232.049类

0.3121

0.3174

0.027129.63
[0021]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用煤的煤质
,具体涉及一种计算动力用煤发热量的方法,适用于无烟煤、贫煤、烟煤及褐煤。
[0023]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根据煤的工业分析就能得出燃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方法简便快捷。

该结果是通过大量实验室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计算精度高,统计的265个煤质数据中大于96%的计算燃煤发热量与实际测试结果的偏差在200kcal/kg(0.83MJ/kg)以内,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该结果可用于指导电厂的日常运行、智慧电厂的配煤掺烧等。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动力用煤发热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适用于无烟煤、贫煤、烟煤及褐煤,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获得煤的全水分M
t
、收到基灰分A
ar
、收到基挥发分V
ar
和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
daf
,单位均为%;第二步:根据煤的工业分析将煤分成不同的类别;第三步:进行燃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
net,ar
的计算,基低位发热量Q
net,ar
的单位为MJ/kg,具体见公式(1),其中k1、k2、k3和b由燃煤类别确定,Q
net,ar
=k1×
M
t
+k2×
A
ar
+k3×
V
daf
+b
ꢀꢀꢀꢀꢀꢀꢀꢀ
(式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动力用煤发热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燃煤类别为1类时,煤质指标要求为:V
ar
<7%,A
ar
≤55%,且基本为无烟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动力用煤发热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燃煤类别为2类时,煤质指标要求为:12%>V
ar
≥7%,A
ar
≤55%,且基本为贫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动力用煤发热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燃煤类别为3类时,煤质指标要求为:15%>V
ar
≥12%,A
ar
≤55%,且基本为挥发分较高的贫煤和挥发分较低的烟煤。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动力用煤发热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燃煤类别为4类时,煤质指标要求为:V
ar
≥15%,M
t
<12%,A
ar
≤55%,且为水分较低、挥发分较高的烟煤。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动力用煤发热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燃煤类别为5类时,煤质指标要求为: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利姚伟李兴智方顺利张喜来王志超屠竞毅杨忠灿李仁义郭孟狮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