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电路与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007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源电路与电子设备,包括:整流模块、PFC变换模块、反激式变换模块与旁路模块;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侧直接或间接连接至交流电的火线与零线,所述PFC变换模块的输入侧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侧,所述PFC变换模块的输出侧连接所述反激式变换模块的输入侧;所述旁路模块连接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侧与所述反激式变换模块输入侧的第一端之间;所述PFC变换模块的电路状态包括:第一电路状态,以及:用于利用其输出侧导通放电的第二电路状态;所述旁路模块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PFC变换模块处于所述第二电路状态时,旁路所述整流模块与所述PFC变换模块,以使得:被旁路的所述整流模块与所述PFC变换模块停止获取所述交流电的电能。述交流电的电能。述交流电的电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源电路与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电路与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AC/DC电源中,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将直流电输送至后端的负载,从而为负载供电。
[0003]现有相关技术中,为了满足电流谐波要求,可在反激式变换模块的基础上加入一级PFC变换模块调节AC/DC电源的输入电流谐波和功率因数。其中,PFC变换模块始终接入在电路中,然而,在部分条件下(例如输入功率为轻载时,但也不限于此),PFC变换模块的工作将会对整个AC/DC的效率、安全性等带来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源电路与电子设备,以解决PFC变换模块始终接入在电路中而带来的不利影响。
[0005]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源电路,包括:整流模块、PFC变换模块、反激式变换模块与旁路模块;
[0006]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侧直接或间接连接至交流电的火线与零线,所述PFC变换模块的输入侧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侧,所述PFC变换模块的输出侧连接所述反激式变换模块的输入侧;所述旁路模块连接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侧与所述反激式变换模块输入侧的第一端之间;
[0007]所述PFC变换模块的电路状态包括:用于对所述PFC变换模块输入侧获取到的电能进行储能的第一电路状态,以及:用于利用所述PFC变换模块的输出侧导通放电的第二电路状态;
[0008]所述旁路模块被配置为能够:
[0009]在所述PFC变换模块处于所述第二电路状态时,旁路所述整流模块与所述PFC变换模块,以使得:被旁路的所述整流模块与所述PFC变换模块停止获取所述交流电的电能。
[0010]可选的,所述PFC变换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交流电的输入功率低于指定阈值时,保持处于所述第二电路状态,以使所述旁路模块在所述交流电的输入功率低于所述指定阈值时,旁路所述整流模块与所述PFC变换模块。
[0011]可选的,所述指定阈值处于50

100W的区间范围内。
[0012]可选的,所述旁路模块包括第一旁路二极管与第二旁路二极管;
[0013]所述第一旁路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整流模块输入侧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旁路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反激式变换模块输入侧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旁路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整流模块输入侧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旁路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反激式变换模块输入侧的第一端,所述反激式变换模块输入侧的第二端接地。
[0014]可选的,所述旁路模块包括第一旁路开关管与第二旁路开关管;
[0015]所述第一旁路开关管连接于所述整流模块输入侧的第一端与所述反激式变换模块输入侧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旁路开关管连接于所述整流模块输入侧的第二端与所述反激式变换模块输入侧的第一端,所述反激式变换模块输入侧的第二端接地;
[0016]所述第一旁路开关管与所述第二旁路开关管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PFC变换模块处于所述第二电路状态时,受控而旁路所述整流模块与所述PFC变换模块。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旁路开关管与所述第二旁路开关管的栅极连接于一控制器;
[0018]所述控制器用于:
[0019]在所述PFC变换模块处于所述第二电路状态时,基于所述交流电的电压,控制所述第一旁路开关管与所述第二旁路开关管。
[0020]可选的,所述整流模块输入侧的第一端直接或间接至所述交流电的火线,所述整流模块输入侧的第二端直接或间接连接至所述交流电的零线;
[0021]所述控制器在基于所述交流电的电压,控制所述第一旁路开关管与所述第二旁路开关管时,具体用于:
[0022]在所述交流电处于正半周期时,控制所述第一旁路开关管导通,所述第二旁路开关管关断;
[0023]在所述交流电处于负半周期时,控制所述第一旁路开关管关断,所述第二旁路开关管导通。
[0024]可选的,所述的电源电路,还包括Bulk电容,所述PFC变换模块包括PFC主开关管、电感、Boost二极管、输入电容以及PFC控制器;
[0025]所述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模块输出侧的第一端,所述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Boost二极管的正极,所述Boost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反激式变换模块输入侧的第一端与所述Bulk电容的第一端,所述PFC主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Boost二极管的正极,所述PFC主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Bulk电容的第二端、所述整流模块输出侧的第二端接地,所述输入电容并联于所述整流模块输出侧的两端;所述PFC主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PFC控制器。
[0026]可选的,所述PFC控制器用于:
[0027]确定所述交流电的输入功率;
[0028]在所述输入功率低于指定阈值时,控制所述PFC主开关管保持关断,以使得:所述PFC变换模块进入所述第二电路状态,所述旁路模块旁路所述PFC变换模块与所述整流模块。
[0029]可选的,所述PFC变换模块还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被配置为能够检测所述交流电的电参数,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所述PFC控制器,以使得:所述输入功率能够基于所述电参数被确定,所述电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交流电的电压、电流、功率。
[0030]可选的,所述的电源电路,还包括EMI滤波器,所述反激式变换模块包括:变压器、反激式开关管与输出二极管;
[0031]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PFC变换模块与所述旁路模块,以作为所述反激式变换模块输入侧的第一端;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反激式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反激式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以作为所述反激式变换模块输入侧的第二端,所述输出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绕组;
[0032]所述EMI滤波器的输入侧接入所述交流电,所述EMI滤波器的输出侧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侧。
[0033]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方面及其可选方案涉及的电源电路。
[0034]本技术提供的电源电路与电子设备中,通过引入旁路模块,因其连接于整流模块的输入侧与反激式变换模块之间,所以,在所述PFC变换模块处于能够对其输出侧导通放电的第二电路状态时,可旁路掉所述整流模块与所述PFC变换模块,进而,本技术形成了一种可将PFC变换模块旁路的电路机制,避免了PFC变换模块始终工作于电路中;例如:可在输入功率较低(即低于指定阈值,亦即轻载)时,利用旁路模块旁路掉整流模块与PFC变换模块,使PFC变换模块不工作,从而可有效提高轻载时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6]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模块、PFC变换模块、反激式变换模块与旁路模块;所述整流模块采用包含四个整流二极管的全波整流桥;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侧直接或间接连接至交流电的火线与零线,所述PFC变换模块的输入侧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侧,所述PFC变换模块的输出侧连接所述反激式变换模块的输入侧;所述旁路模块连接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侧与所述反激式变换模块输入侧的第一端之间;所述PFC变换模块的电路状态包括:用于对所述PFC变换模块输入侧获取到的电能进行储能的第一电路状态,以及:用于利用所述PFC变换模块的输出侧导通放电的第二电路状态;所述旁路模块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PFC变换模块处于所述第二电路状态时,旁路所述整流模块与所述PFC变换模块,以使得:被旁路的所述整流模块与所述PFC变换模块停止获取所述交流电的电能;所述反激式变换模块包括:变压器、反激式开关管与输出二极管;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PFC变换模块与所述旁路模块,以作为所述反激式变换模块输入侧的第一端;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反激式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反激式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以作为所述反激式变换模块输入侧的第二端,所述输出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绕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FC变换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交流电的输入功率低于指定阈值时,保持处于所述第二电路状态,以使所述旁路模块在所述交流电的输入功率低于所述指定阈值时,旁路所述整流模块与所述PFC变换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阈值处于50

100W的区间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模块包括第一旁路二极管与第二旁路二极管;所述第一旁路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整流模块输入侧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旁路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反激式变换模块输入侧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旁路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整流模块输入侧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旁路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反激式变换模块输入侧的第一端,所述反激式变换模块输入侧的第二端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春明李林凯
申请(专利权)人:华源智信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