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上风电的打桩降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9984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海上风电的打桩降噪装置,安装于钢管桩与打桩锤的锤体处,包括降噪外层与电磁传动装置,电磁传动装置包括第一环形电磁铁、第二环形电磁铁、替打以及桩帽,降噪外层包括降噪壳体、安装架以及环形气泡管道,降噪壳体包括由上至下数个竖直连接的环形降噪层以及壳体安装座,环形降噪层通过多根竖直安装杆安装于壳体安装座内侧,竖直安装杆底部与壳体安装座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电磁铁相斥作用减少一部分直接接触作用力,从而在减少声源处噪音,再通过降噪结构、气泡幕墙以及中空弹性球体在声源外部实现降噪。现降噪。现降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海上风电的打桩降噪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工程振动与噪声抑制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海上风电的打桩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对海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水下打桩为代表的海洋工程在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问题。水下打桩会辐射出瞬态的高强度的宽频带的脉冲信号,其主要辐射途径为声波从桩体产生并通过水介质传输到声接收点。水下打桩噪声会掩蔽施工附近甚至远海的海洋哺乳动物、鱼类等生物的声学信号,造成其听觉损伤(TTS或PTS),影响其社交、繁殖等行为,破坏环境生态平衡。为了减少环境声污染,保护海洋生物,尤其是濒危动物,急需解决水下打桩降噪问题。
[0003]现有的技术方案都仅仅在声源外部对噪音进行阻隔,但起到的效果都比较一般,大部分装置结构重量大,加工也比较难,成本也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海上风电的打桩降噪装置,在声源处以及外部同时实现对噪音的降低。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海上风电的打桩降噪装置,安装于钢管桩与打桩锤的锤体处,其特征在于,包括降噪外层与电磁传动装置,所述电磁传动装置包括第一环形电磁铁、第二环形电磁铁、替打以及桩帽,所述桩帽底部嵌合设置于钢管桩顶部内侧,所述桩帽顶部为圆台型,所述桩帽底部外径大于钢管桩外径,所述替打底部通过螺栓与桩帽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环形电磁铁通过第一安装座固定安装于锤体外围,所述第一安装座内侧通过螺栓与锤体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环形电磁铁通过第二安装座固定安装于替打顶部外围,所述第一环形电磁铁与第二环形磁铁同磁性相对,所述降噪外层包括降噪壳体、安装架以及环形气泡管道,所述降噪壳体包括由上至下数个竖直连接的环形降噪层以及壳体安装座,所述环形降噪层通过多根竖直安装杆安装于壳体安装座内侧,所述竖直安装杆底部与壳体安装座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环形降噪层内部均设置有数个中空弹性球体,所述安装架固定设置于钢管桩顶部下方外侧,所述壳体安装座底部通过螺栓与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于壳体安装座内外两侧均设置有环形气泡管道。
[0006]优选的,所述替打顶部固定设置有缓冲垫层,所述缓冲垫层外径大于等于锤体底部外径。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均为相对内侧开口,所述第一环形电磁铁、第二环形电磁铁均对应固定安装于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内部,所述第一环形电磁铁与第二环形电磁铁通过外部驱动电源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座底部、第二安装座顶部与对应的锤体底部、缓冲垫层顶部均间隔一定距离。
[0008]优选的,所述环形降噪层包括两组截面为C型的异型圆环,两组所述异型圆环的内径大小不一,外端所述异型圆环外侧与内端异型圆环外侧固定连接,两者相对平行设置,所述中空弹性球体设置于两组异型圆环之间。
[0009]优选的,内端所述异型圆环内侧均设置有一竖直开口,所述环形降噪层则通过竖直开口贯穿安装于竖直安装杆上,所述异型圆环下方水平长度大于异型圆环上方的水平长度,所述异型圆环下方与壳体安装座内侧相抵固定,相邻上层所述环形降噪层底部开口与下层环形降噪层的外端异型圆环相抵。
[0010]优选的,所述竖直安装杆之间通过上下多组圆形结构杆固定连接,所述降噪外层内部于钢管桩上方设置有导向尼龙板,所述导向尼龙板呈中心对称固定设置于圆形结构杆上,所述圆形结构杆上还设置有红外感应装置。
[0011]优选的,所述红外感应装置包括红外发射装置与红外接收装置,所述红外发射装置与红外接收装置呈中心对称,所述锤体在红外发射装置与红外接收装置的之间连接线上,所述红外感应装置与外部驱动电源配合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为截面T型的圆柱体,所述安装架内侧与钢管桩焊接固定,所述壳体安装座与安装架之间设置有缓冲垫层,所述安装架底部固定设置有数组三角加强板。
[0013]优选的,所述环形气泡管道上方贯穿设置有数个气泡孔,所述环形气泡管道共设置有两组,分别为第一环形气泡管道与第二环形气泡管道,所述第一环形气泡管道设置于降噪外层内侧,并通过管道安装座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上方,所述第二环形气泡管道通过管道安装座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下方,所述第一环形气泡管道与第二环形气泡管道之间通过进气管连通,所述进气管与外部高压气泵连通。
[0014]优选的,所述竖直安装杆上斜向设置有数组卡接缺口,所述卡接缺口上可拆卸设置有U型限位座,内端所述异型圆环的内侧底部与U型限位座上方相抵限位固定。
[001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锤体与替打外侧环形设置有电磁铁,两者通电实现同性相斥,锤体向下打桩过程中,一部分向下的力通过磁性相斥传递给钢管桩,从而减少锤体与替打之间之间接触传递的作用力,从声源处减少噪音,避免直接接触减少噪音的同时,又能通过磁性相斥作用力将桩体打入,能量不会损失。
[0016]2.本专利技术在钢管桩与锤体外侧布置有降噪壳体,壳体内外两侧设置有气泡幕墙,壳体内部存在多处反射折角,声波进入壳体内不断进行反射消耗,部分声波进入壳体内层,在内层中通过中空弹性球体吸收音波能量,并进行反向抵消,从而实现外部降噪效果。
[0017]3.本专利技术通过红外感应装置与电磁铁的外部驱动电源配合,在锤体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启动外部驱动电源,从而对第一环形电磁铁与第二环形电磁铁进行通电产生磁性,在锤体上升至一定高度时关闭外部驱动电源,从而极大的减少电力消耗,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降噪壳体具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降噪壳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环形气泡管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

钢管桩;2

锤体;3

第一环形电磁铁;4

第二环形电磁铁;5

替打;6

桩帽;7

第一安装座;8

第二安装座;9

安装架;10

降噪壳体;11

壳体安装座;12

竖直安装杆;13

中空弹性球体;14

缓冲垫层;15

异型圆环;16

圆形结构杆;17

导向尼龙板;18

红外发射装置;19

红外接收装置;20

三角加强板;21

气泡孔;22

第一环形气泡管道;23

第二环形气泡管道;24

管道安装座;25

进气管;26

U型限位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海上风电的打桩降噪装置,安装于钢管桩与打桩锤的锤体处,其特征在于,包括降噪外层与电磁传动装置,所述电磁传动装置包括第一环形电磁铁、第二环形电磁铁、替打以及桩帽,所述桩帽底部嵌合设置于钢管桩顶部内侧,所述桩帽顶部为圆台型,所述桩帽底部外径大于钢管桩外径,所述替打底部通过螺栓与桩帽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环形电磁铁通过第一安装座固定安装于锤体外围,所述第一安装座内侧通过螺栓与锤体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环形电磁铁通过第二安装座固定安装于替打顶部外围,所述第一环形电磁铁与第二环形磁铁同磁性相对,所述降噪外层包括降噪壳体、安装架以及环形气泡管道,所述降噪壳体包括由上至下数个竖直连接的环形降噪层以及壳体安装座,所述环形降噪层通过多根竖直安装杆安装于壳体安装座内侧,所述竖直安装杆底部与壳体安装座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环形降噪层内部均设置有数个中空弹性球体,所述安装架固定设置于钢管桩顶部下方外侧,所述壳体安装座底部通过螺栓与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于壳体安装座内外两侧均设置环形气泡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上风电的打桩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替打顶部固定设置有缓冲垫层,所述缓冲垫层外径大于等于锤体底部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上风电的打桩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均为相对内侧开口,所述第一环形电磁铁、第二环形电磁铁均对应固定安装于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内部,所述第一环形电磁铁与第二环形电磁铁通过外部驱动电源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座底部、第二安装座顶部与对应的锤体底部、缓冲垫层顶部均间隔一定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上风电的打桩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降噪层包括两组截面为C型的异型圆环,两组所述异型圆环的内径大小不一,外端所述异型圆环外侧与内端异型圆环外侧固定连接,两者相对平行设置,所述中空弹性球体设置于两组异型圆环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龙吴春寒缪亚建郑为沈郑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科技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