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悬臂分段式预制盖梁无支架悬拼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装配式桥梁施工
,具体是一种大悬臂分段式预制盖梁无支架悬拼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桥梁建造技术正朝着装配化、工业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部分在既有道路上建设的高架工程,逐渐尝试采用预制拼装技术施工墩柱与盖梁即将立柱或盖梁在工厂完成整体预制,在现场采用大吨位起重机完成架设。
[0003]盖梁采用整体预制拼装时,构件尺寸的设定相对矛盾。一方面,单体构件越大,结构的整体性越强,现场拼缝数量更少,结构性能更接近现浇结构;另一方面,随着构件尺寸的增大,结构重量也相应提高,运输及安装难度大幅增加。对于六车道及以上宽度的整体式公路桥梁装配式施工,盖梁横桥向长度超过30m,此时往往采用分段式预制盖梁,盖梁安装时需搭设支架,为控制累积误差不超过规定要求,每一步施工工序均要精准定位,安装工效较低,现场配合机械作业的人员较多,由于人员长时间暴露在预制拼装高风险范围,整体施工安全风险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悬臂分段式预制盖梁无支架悬拼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阶段:S1,预制墩顶段(2)、悬臂段Ⅰ(3)和悬臂段Ⅱ(4),在施工现场进行地基加固处理,进行立柱(1)拼装;S2,将墩顶段(2)、悬臂段Ⅰ(3)和悬臂段Ⅱ(4)运输至施工现场;第二阶段:S3,将墩顶段(2)吊装至立柱(1)顶端;S4,浇筑两个墩顶段(2)之间的湿接缝(12);S5,湿接缝(12)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进行第一次预应力张拉,张拉钢束Ⅰ(9)和钢束Ⅱ(10);S6,第一次预应力张拉完成后进行孔道压浆;第三阶段:S7,悬臂段Ⅰ(3)安装,在墩顶段(2)与悬臂段Ⅰ(3)之间进行临时拉杆施工;S8,第二次预应力张拉,张拉钢束(8);S9,第二次预应力张拉完成后进行孔道压浆,并待孔道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墩顶段(2)与悬臂段Ⅰ(3)之间的临时拉杆;第四阶段:S10,悬臂段Ⅱ(4)安装,在悬臂段Ⅰ(3)和悬臂段Ⅱ(4)之间进行临时拉杆施工;S11,第三次预应力张拉,张拉钢束Ⅰ(7)和钢束Ⅱ(11);S12,第三次预应力张拉完成后进行孔道压浆,待孔道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悬臂段Ⅰ(3)和悬臂段Ⅱ(4)之间的临时拉杆;S13,上部结构梁架设完成后,进行第四次预应力张拉,张拉钢束Ⅰ(5)和张拉钢束Ⅱ(6);S14,盖梁安装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悬臂分段式预制盖梁无支架悬拼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地基加固处理的过程如下:S1.1,对吊装区域的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若不满足要求,换填1m厚的砂砾石,并分层碾压密实;S1.2,吊装时,吊车下方铺设钢路基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悬臂分段式预制盖梁无支架悬拼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墩顶段(2)吊装的过程如下:S3.1,采用两条柔性双扣吊装带,将一根吊带对折,两个端头分别连接在两个吊点上,中段挂在起重设备吊钩上,两侧悬挂方式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靖江,姚兵,吕春,孙洪斌,刘建,张永,张纪光,陈坤鹏,岳盟,钱宇航,张立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