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抗缠绕增强管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9830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抗缠绕增强管机器制作方法,其技术方案:由内管和缠绕在内管上的外管组成,外管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密度聚乙烯为5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抗缠绕增强管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
,特别是一种双抗缠绕增强管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矿用管一般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该材料综合性能可长期在

269至+80℃条件下工作,被称为"令人惊异"的工程塑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工程塑料管道技术在我国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工程采用了这种管道,成为一种价格适中性能优良的新型热塑性工程塑料。
[0003]但是传统矿用管强度和承载能力不大,重量比较重,管道之间对接安装麻烦,在阻燃性和抗静电的能力上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抗缠绕增强管及其制作方法,同等尺寸下比矿用管重量轻50%,减小安装难度,环刚度高,有良好的阻燃性和抗静电能力。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抗缠绕增强管,由内管和缠绕在内管上的外管组成,外管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密度聚乙烯为55

65%,低密度聚乙烯为20

30%,导电炭黑为7

9%,助剂3

8%,上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0006]优选的:密度聚乙烯为55%,低密度聚乙烯为30%,导电炭黑为9%,助剂6%,上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0007]优选的:密度聚乙烯为60%,低密度聚乙烯为25%,导电炭黑为7%,助剂8%,上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0008]优选的:密度聚乙烯为58%,低密度聚乙烯为27%,导电炭黑为8%,助剂7%,上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0009]优选的:密度聚乙烯为65%,低密度聚乙烯为22%,导电炭黑为9%,助剂4%,上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0010]优选的:所述助剂采用阻燃剂或抗氧剂或润滑剂的一种或组合。
[0011]一种双抗缠绕增强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0012]S1、准备PP料,然后上料,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为内管;
[0013]S2、各种组分的原料按比例进行混合,然后上料,通过挤出机对混合充分的料进行挤出成型为缠绕的外管;
[0014]S3、外管通过热态缠绕的方式缠绕在内管上;
[0015]S4、对已经缠绕好的增强管进行冷却切削;
[0016]S5、进行脱模;
[0017]S6、进行修型;
[0018]S7、装电熔丝;
[0019]S8、进行检验入库。
[0020]优选的:S1和S2步骤中,上料前均需要烘干6小时,让吸附在原材料表面的水分充分干燥,而且挤出成型在217

223℃。严格控制温度使得产品质量更加稳定。
[0021]优选的:S4步骤中冷却切削时采用水冷和风冷两种冷却方式共用。加快冷却速度,并且减小塑料产生的热胀冷缩影响,让工作效率大大提升,而且每根管材的尺寸有效控制。
[0022]本专利技术具有有益效果为:
[0023]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0024]产品以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为主要基料,同时产品在配方设计中材料选用充分考虑了环保耐低温指标的要求,经配料、混炼、复炼、挤出改性工艺制备而成,产品具有环保、耐低温脆化冲击、拉伸强度高、断裂拉伸应变性好和加工性能好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管道护套生产领域,相比老式矿用管,同等尺寸下比矿用管重量轻50%,减小安装难度,环刚度高,有良好的阻燃性和抗静电能力。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双抗缠绕增强管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结合附图1,对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实施例一、
[0028]一种双抗缠绕增强管,由内管和缠绕在内管上的外管组成,外管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密度聚乙烯为55

65%,低密度聚乙烯为20

30%,导电炭黑为7

9%,助剂3

8%,所述助剂采用阻燃剂和抗氧剂以及润滑剂,上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0029]一种双抗缠绕增强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0030]S1、准备PP料,然后上料,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为内管;
[0031]S2、选取密度聚乙烯为55%,低密度聚乙烯为30%,导电炭黑为9%,阻燃剂2%,抗氧剂2%以及润滑剂2%进行混合,然后上料,通过挤出机对混合充分的料进行挤出成型为缠绕的外管;
[0032]S3、外管通过热态缠绕的方式缠绕在内管上;
[0033]S4、对已经缠绕好的增强管进行冷却切削;
[0034]S5、进行脱模;
[0035]S6、进行修型;
[0036]S7、装电熔丝;
[0037]S8、进行检验入库。
[0038]本实施例中,在上料前均需要烘干6小时,让吸附在原材料表面的水分充分干燥,而且挤出成型温度控制在217℃,严格控制温度使得产品质量更加稳定,挤出机采用双螺杆挤出机。
[0039]本实施例中冷却切削时采用水冷和风冷两种冷却方式共用,加快冷却速度,并且减小塑料产生的热胀冷缩影响,让工作效率大大提升,而且每根管材的尺寸有效控制。
[0040]产品以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为主要基料,同时产品在配方设计中材料选
用充分考虑了环保耐低温指标的要求,经配料、混炼、复炼、挤出改性工艺制备而成,产品具有环保、耐低温脆化冲击、拉伸强度高、断裂拉伸应变性好和加工性能好的特点。
[0041]实施例二、
[0042]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不同的是,S2步骤中对原料比例的选择,本实施例中选取密度聚乙烯为60%,低密度聚乙烯为25%,导电炭黑为7%,阻燃剂4%,抗氧剂2%以及润滑剂2%进行混合,然后上料,通过挤出机对混合充分的料进行挤出成型为缠绕的外管,挤出成型温度控制在220℃。
[0043]实施例三、
[0044]本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不同的是,S2步骤中对原料比例的选择,本实施例中选取密度聚乙烯为58%,低密度聚乙烯为27%,导电炭黑为8%,阻燃剂4%和抗氧剂3%进行混合,然后上料,通过挤出机对混合充分的料进行挤出成型为缠绕的外管,挤出成型温度控制在222℃。
[0045]实施例四、
[0046]本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不同的是,S2步骤中对原料比例的选择,本实施例中选取密度聚乙烯为65%,低密度聚乙烯为22%,导电炭黑为9%,抗氧剂2%以及润滑剂2%进行混合,然后上料,通过挤出机对混合充分的料进行挤出成型为缠绕的外管。
[0047]实施例五、
[0048]本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不同的是,S2步骤中对原料比例的选择,本实施例中选取密度聚乙烯为65%,低密度聚乙烯为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抗缠绕增强管,由内管和缠绕在内管上的外管组成,其特征在于,外管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密度聚乙烯为55

65%,低密度聚乙烯为20

30%,导电炭黑为7

9%,助剂3

8%,上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抗缠绕增强管,其特征在于:密度聚乙烯为55%,低密度聚乙烯为30%,导电炭黑为9%,助剂6%,上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抗缠绕增强管,其特征在于:密度聚乙烯为60%,低密度聚乙烯为25%,导电炭黑为7%,助剂8%,上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抗缠绕增强管,其特征在于:密度聚乙烯为58%,低密度聚乙烯为27%,导电炭黑为8%,助剂7%,上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抗缠绕增强管,其特征在于:密度聚乙烯为6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星任董小根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毅而玛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