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凌燕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化采煤机电缆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958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化采煤机电缆防护装置,涉及智能化采煤机领域。该一种智能化采煤机电缆防护装置,包括电缆本体、防护机构、两个夹持固定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防护机构与电缆本体相连,所述夹持固定机构与相应位置的防护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固定机构包括下底盘、柱齿轮、三个齿条块、螺纹杆、梅花旋钮杆、两个滑动杆、三个连接块、三个夹块、上盖板和三个滑槽。通过转动梅花旋钮杆实现了两个夹持固定机构和两个三角防护板在电缆本体上位置的固定,完成了该装置在电缆本体上的安装,通过该方式可以使该装置可以安装在不同直径大小的电缆上,大大提高了该电缆防护装置的使用通用性,使该电缆防护装置应用范围更广。使该电缆防护装置应用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采煤机电缆防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化采煤机
,具体为一种智能化采煤机电缆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采煤机是综采成套装备的主要设备之一。采煤机是从截煤机发展演变而来。采煤机是一个集机械、电气和液压为一体的大型复杂系统,工作环境恶劣,如果出现故障将会导致整个采煤工作的中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采煤机是实现煤矿生产机械化和现代化的重要设备之一。机械化采煤可以减轻体力劳动、提高安全性,达到高产量、高效率、低消耗的目的。采煤机一般由截割部、装载部、行走部(牵引部)、电动机、操作控制系统和辅助装置等部分组成。
[0003]智能化采煤机由于工作环境复杂,矿坑中常常储存了大量的水,而现有的电缆防护装置由于密封性不好,当水进入电缆内部时,会对电缆、矿工和采矿机造成极大的损坏,严重的降低了工作效率和人员的安全程度,同时电缆在拖移过程中可能会滑向煤壁侧,电缆的拖移有可能滑入运输机,从而会刮坏电缆,造成电缆的变形、减少其使用寿命,严重时可以直接损坏电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但是目前的电缆防护装置还存在着使用通用性低,不能适用于所有的型号的电缆,使用成本较高以及防护不够全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化采煤机电缆防护装置,解决了现有电缆防护装置使用通用性低,不能适用于所有的型号的电缆,使用成本较高以及防护不够全面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化采煤机电缆防护装置,包括电缆本体、防护机构、两个夹持固定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防护机构与电缆本体相连,所述夹持固定机构与相应位置的防护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机构与夹持固定机构相连,所述夹持固定机构包括下底盘、柱齿轮、三个齿条块、螺纹杆、梅花旋钮杆、两个滑动杆、三个连接块、三个夹块、上盖板和三个滑槽,所述柱齿轮转动连接在下底盘的中心通孔外部,三个所述齿条块的外部均与柱齿轮的外部啮合连接,其中一个所述齿条块的内部通孔与螺纹杆的外部螺纹连接,另外两个所述齿条块的内部通孔与相应位置的滑动杆外部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上盖板的内壁上,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贯穿上盖板并延伸至上盖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梅花旋钮杆,所述连接块的下端均与相应位置齿条块的顶端啮合连接,所述夹块的下端均与相应位置连接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上盖板的下端与下底盘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槽设置在上盖板的下端通孔内壁上,所述夹块滑动连接在相应位置的滑槽内。
[0006]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两个三角防护板、折叠防护罩和两组万向轮,所述三角防护板的通孔内壁与相应位置的上盖板外部固定连接,所述折叠防护罩设置在两个下底盘
之间且折叠防护罩的两端与相应位置的下底盘外部固定连接,每组所述万向轮均安装在相应位置的三角防护板的下端。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主件和连接附件,所述连接主件的内侧端与其中一个夹持固定机构中的上盖板外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附件的内侧端与另一个夹持固定机构中的上盖板外部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主件的上下两端内部均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有卡块。
[0009]优选的,所述卡块滑动连接在连接主件外部相应位置的通孔内,所述限位板的外部与限位槽的内壁相接触且滑动连接在相应位置的限位槽内。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附件的通孔内壁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压块,两个所述压块的相背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外部均贯穿连接附件并延伸至连接附件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按压块,所述滑动柱的外部套接有第二弹簧。
[0011]优选的,所述滑动柱滑动连接在连接附件相应位置的内部通孔内,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相应位置的按压块相连,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附件的外部相连,所述卡块滑动连接在相应位置的卡槽内,所述卡块与相应位置的卡槽之间卡合。
[0012]优选的,所述电缆本体设置在两个下底盘、两个柱齿轮、两个上盖板和折叠防护罩的内部通孔内,所述夹块的内侧端与电缆本体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折叠防护罩的内部两端固定连接的下底盘通孔相通,所述下底盘和上盖板的中心通孔直径大小相同,所述齿条块的两端立块均与下底盘的顶端固定连接。
[0013]工作原理:当把该电缆防护装置安装在电缆时,首先把该电缆防护装置贯穿在电缆本体的外部,然后相对拉动两个三角防护板在电缆本体的顶端移动直至折叠防护罩展开,然后转动梅花旋钮杆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在转动过程中从而带动齿条块进行水平方向的纵向移动,齿条块的移动同时还会带动外部啮合连接的柱齿轮在下底盘的顶端进行转动,柱齿轮的转动从而可以带动外部啮合连接的另外两个柱齿轮进行纵向水平方向的同步移动,三个齿条块在移动过程中会同步带动顶端啮合连接的连接块进行横向水平方向的相对移动,三个连接块在移动过程中会带动顶端固定连接的夹块进行同步移动,三个夹块在相对移动过程中会与电缆本体的外部相接触,通过三个夹块的施压从而可以完成电缆本体的固定,完成其中一个夹持固定机构和其中一个三角防护板在电缆本体上的安装,通过相同方式即可完成另外一个夹持固定机构和另外一个三角防护板在电缆本体上的安装,通过两个夹持固定机构和两个三角防护板在电缆本体上位置的固定,从而实现该装置在电缆本体上的安装,通过该方式可以使该装置可以安装在不同直径大小的电缆上,大大提高了该电缆防护装置的使用通用性,应用范围更广,当电缆本体的长度较长,单个电缆防护装置的长度无法对电缆本体进行全面防护时,可以通过把其中一个电缆防护装置的连接主件卡合在另一个电缆防护装置的连接附件内,通过两个电缆防护装置中的连接主件和连接附件的卡合,从而实现两个电缆防护装置的连接组合,同理可完成多个电缆防护装置的组装,直至组合后的电缆防护装置与电缆本体的长度相吻合,使用灵活性较强。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化采煤机电缆防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专利技术转动梅花旋钮杆带动三个夹块在相对移动过程中与电缆本体的外部相
接触,通过三个夹块的施压从而可以完成电缆本体的固定,完成其中一个夹持固定机构和其中一个三角防护板在电缆本体上的安装,通过相同方式即可完成另外一个夹持固定机构和另外一个三角防护板在电缆本体上的安装,通过两个夹持固定机构和两个三角防护板在电缆本体上位置的固定,实现了该装置在电缆本体上的安装,通过该方式可以使该装置可以安装在不同直径大小的电缆上,大大提高了该电缆防护装置的使用通用性,使该电缆防护装置应用范围更广。
[0016]2、本专利技术通过把其中一个电缆防护装置的连接主件挤压至连接附件的通孔内,连接主件在挤压过程中其外部的两个卡块在受到挤压后向相应位置的限位槽内部收缩,当连接主件挤压至卡块与相应位置的卡槽处于同一水平面时,卡块会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自动进入卡槽内并实现卡块与卡槽的卡合,通过卡块与卡槽的卡合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采煤机电缆防护装置,包括电缆本体(1)、防护机构(2)、两个夹持固定机构(3)和连接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2)与电缆本体(1)相连,所述夹持固定机构(3)与相应位置的防护机构(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机构(4)与夹持固定机构(3)相连;所述夹持固定机构(3)包括下底盘(301)、柱齿轮(302)、三个齿条块(303)、螺纹杆(304)、梅花旋钮杆(305)、两个滑动杆(306)、三个连接块(307)、三个夹块(308)、上盖板(309)和三个滑槽(3010),所述柱齿轮(302)转动连接在下底盘(301)的中心通孔外部,三个所述齿条块(303)的外部均与柱齿轮(302)的外部啮合连接,其中一个所述齿条块(303)的内部通孔与螺纹杆(304)的外部螺纹连接,另外两个所述齿条块(303)的内部通孔与相应位置的滑动杆(306)外部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30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上盖板(309)的内壁上,所述螺纹杆(304)的另一端贯穿上盖板(309)并延伸至上盖板(309)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梅花旋钮杆(305),所述连接块(307)的下端均与相应位置齿条块(303)的顶端啮合连接,所述夹块(308)的下端均与相应位置连接块(30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上盖板(309)的下端与下底盘(30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槽(3010)设置在上盖板(309)的下端通孔内壁上,所述夹块(308)滑动连接在相应位置的滑槽(301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采煤机电缆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2)包括两个三角防护板(201)、折叠防护罩(202)和两组万向轮(203),所述三角防护板(201)的通孔内壁与相应位置的上盖板(309)外部固定连接,所述折叠防护罩(202)设置在两个下底盘(301)之间且折叠防护罩(202)的两端与相应位置的下底盘(301)外部固定连接,每组所述万向轮(203)均安装在相应位置的三角防护板(201)的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采煤机电缆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4)包括连接主件(401)和连接附件(406),所述连接主件(401)的内侧端与其中一个夹持固定机构(3)中的上盖板(30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凌燕杨亚东武建兵
申请(专利权)人:张凌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