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会议平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9437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会议平板,包括安装座和平板本体,所述安装座的表面贯穿并转动安装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中心轴的限位环,所述中心轴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表面转动安装有与平板本体固定连接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另一侧表面转动安装有与调节组件传动连接的转动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安装座、底座、限位环和调节组件等之间的配合,多级调节,实现了平板本体的快速移动,使得讲解者可以位于多个位置完成对内容的详细描述;通过调节组件和转动组件等之间的配合,在移动平板本体的过程中,还可以调节平板本体的角度,使平板本体可以更好的朝向听讲者,提高听讲者的观看效果。提高听讲者的观看效果。提高听讲者的观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会议平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会议平板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会议平板。

技术介绍

[0002]会议平板是集成了投影机、电子白板、幕布、音响、电视机、视频会议终端的多种功能,适用于群体沟通场合,集中解决了会议中远程音视频沟通、各种格式会议文档高清晰显示、视频文件播放、现场音响、屏幕书写、文件标注、保存、打印和分发等系统化会议需求。
[0003]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CN112530289A,公开了名为一种基于自清洁结构的会议平板组件及控制系统,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框和设置于支撑框内侧的会议平板本体;支撑框的上下两边棱之间装设有调位组件;调位组件的输出端与会议平板本体的背面相连接;具有快速清理、提高使用效果等优点。
[0004]但是该装置在安装完毕后会议平板本体的位置固定,使得讲解者通常站立在会议平板本体的一侧对内容进行描述,然而实际使用时经常会遇到需要描述的内容较多的情况,此时讲解者需要长时间的站立在一侧,使得讲解者身心疲惫;若想坐在某处进行描述,因为会议平板本体位置固定不能调节,又无法很好的与会议平板本体配合将内容描述清楚,从而降低了讲解效果,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智能会议平板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会议平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会议平板本体的位置固定,对讲解者造成影响等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智能会议平板,包括安装座和平板本体,所述安装座的表面贯穿并转动安装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中心轴的限位环,所述中心轴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表面转动安装有与平板本体固定连接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另一侧表面转动安装有与调节组件传动连接的转动组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始状态时,调节组件与底座保持重合状态;使用时首先将安装座固定在合适的位置,然后松开限位环,握住底座通过中心轴沿着安装座调节底座的位置,调节完毕后再通过限位环将中心轴锁紧,即可实现对底座和平板本体的有效限位,此为第一级调节,调节的幅度为:以中心轴为圆心,以底座的长度为半径,如图所示。当第一级调节无法满足讲解者的位置需求时,转动调节组件使其与底座开始岔开,如图所示,可以进一步调节平板本体的位置,此为第二级调节,调节的幅度为:以中心轴为圆心,以底座和调节组件的长度之和为半径。多级调节,实现了平板本体的快速移动,使得讲解者可以位于多个位置完成对内容的详细描述,不再局限于只能站在某处,而可以与平板本体共同移动到一个位置完成讲解,大大减轻了讲解者的工作负担。
[0009]在第一级调节和第二级调节的操作过程中,转动转动组件通过调节组件,还可以
快速调节平板本体的角度,使得平板本体可以更好的朝向听讲者,提高听讲者的观看效果。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座的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通过通孔和螺栓,可以实现安装座与待安装处的有效固定,这种安装方式需要对待安装处进行预先打孔。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座靠近安装座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底座远离安装座的表面开设有U形槽,所述凹槽和U形槽对应接通,所述调节组件位于凹槽和U形槽的内部。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设的凹槽,起到了放置调节组件的作用,减少调节组件在初始状态时的占用空间;开设的U形槽,使得调节组件在初始状态时,可以与底座保持完全重合状态。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隔板,所述隔板通过轴承与凹槽的槽壁转动连接,所述隔板的表面贯穿并转动安装有短杆,所述短杆位于U形槽的内部,所述短杆的一端与平板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短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隔板与凹槽的槽壁且远离安装座的一侧转动连接,将短杆安装在远离隔板与凹槽的转动连接处,可以获得隔板的最大调节位置,以满足平板本体的调节需求。
[0016]使用时首先通过限位环、中心轴和安装座等结构的配合来对底座进行第一级的位置调节;当第一级调节无法满足讲解者的使用需求时,握住隔板将隔板从凹槽内转出,同时使得短杆从U形槽内转出,即隔板与底座形成一定的角度,此为第二级调节;第二级调节有两种操作方式:一为保持第一级调节的状态不动,仅调节隔板的位置,二为同时调节底座和隔板的位置,进而可以自由控制平板本体的位置。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圆柱,所述圆柱的一端与隔板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圆柱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圆柱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级调节和第二级调节过程中,可以转动把手带动圆柱转动,圆柱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通过短杆带动平板本体以短杆为圆心开始转动,进而在多级调节过程中,还可以随时调节平板本体的角度,使其更好的朝向听讲者,提高听讲者的观看效果。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座靠近平板本体的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包覆组件。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放置槽开设在底座的后侧,当平板本体使用完毕复位后,从放置槽内拉动包覆组件,将平板本体罩住,可以有效减少平板本体表面灰尘等杂物的附着,实现对平板本体的有效防护。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座远离包覆组件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底座的表面贯穿并滑动安装有若干个限位组件,若干个所述限位组件分别与卡槽和凹槽对应设置,其中与凹槽对应的限位组件与隔板的表面相抵,其中与卡槽对应的限位组件与卡槽的槽壁相抵。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个限位组件呈对称排布,且两侧最边际的限位组件分别安装在底座的两侧最边际,使得右侧最边际的限位组件可以始终与隔板的上表面相
抵,无论隔板旋转到什么状态。
[0023]卡槽开设在底座的前侧且与包覆组件相对设置,当拉动包覆组件将平板本体罩住后,可以伸入卡槽以及凹槽与隔板之间,通过设置的若干个限位组件可以实现对拉动后的包覆组件的有效限位,防止包覆组件任意移动影响对平板本体的防护效果;若干个限位组件分别位于U形槽的左右两侧,若干个限位组件配合卡槽和凹槽实现了对包覆组件使用过程中的限位,同时右侧的限位组件与隔板的表面相抵,可以避免隔板轻易晃动,减少偏移保证平板本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包覆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与放置槽的槽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盘簧,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卷设有薄膜。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平板本体使用完毕后,配合长杆和盘簧从放置槽内拉动薄膜的活动端,将平板本体罩住,然后从底座的前方引入卡槽以及凹槽和隔板之间,最后通过若干个限位组件,可以实现对薄膜的有效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会议平板,包括安装座和平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表面贯穿并转动安装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中心轴的限位环,所述中心轴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表面转动安装有与平板本体固定连接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另一侧表面转动安装有与调节组件传动连接的转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会议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个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会议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靠近安装座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底座远离安装座的表面开设有U形槽,所述凹槽和U形槽对应接通,所述调节组件位于凹槽和U形槽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会议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隔板,所述隔板与凹槽的槽壁转动连接,所述隔板的表面贯穿并转动安装有短杆,所述短杆位于U形槽的内部,所述短杆的一端与平板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短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硕利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