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9386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组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包括设置在矩形双玻组件四拐角处的护角,所述护角包括相互垂直的两个夹持部,所述护角外侧的底部和上部包裹有缓冲带,两个所述夹持部向内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上侧边缘处设置有导向斜面,两个所述夹持部的底部设置有定位锥柱,所述护角放置在压台上,所述压台与所述护角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锥孔,所述锥柱穿入在所述锥孔内。通过将护角放置在待层压组件的四个角,层压时双玻组件和护角共同承受层压机的下压,保证了层压组件受力的一致性,避免出现局部过压造成硅片隐裂。隐裂。隐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双玻组件层压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双玻组件层压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双玻组件一般由上玻璃、第一粘接层、光伏电池硅片层、第二粘接层及下玻璃依次层叠粘合而成。双玻组件因其寿命长,衰减低,能够减少蜗牛纹的发生等优势,是各大光伏厂家的主推产品之一。现有双玻组件层压时常会出现四角受力不均,易出现过压引起内部硅片隐裂,造成组件不良降级;层压时还容易出现上玻璃与下玻璃错位跑偏,最终影响双玻组件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光伏双玻组件层压工装,采用将设置的护角放置在待层压组件的四个角,层压时双玻组件和护角共同承受层压机的下压,保证了层压组件受力的一致性,解决了层压组件出现局部过压,造成硅片隐裂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包括设置在矩形双玻组件四拐角处的护角,所述护角包括相互垂直的两个夹持部,所述护角外侧的底部和上部包裹有缓冲带,两个所述夹持部向内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上侧边缘处设置有导向斜面,两个所述夹持部的底部设置有定位锥柱,所述护角放置在压台上,所述压台与所述护角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锥孔,所述锥柱穿入在所述锥孔内。通过将护角放置在待层压组件的四个角,层压时双玻组件和护角共同承受层压机的下压,保证了层压组件受力的一致性,避免出现局部过压造成硅片隐裂;通过设置的定位锥柱与锥孔的配合使护角定位更加可靠,设置的导向斜面能更好的使上玻璃与下玻璃更好的对正,避免两块玻璃偏移。
[0005]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夹持部的上侧棱边处设置有溢胶面。通过设置的溢胶面可使双玻组件之间多余的胶顺利溢出,可避免组件内积存气泡。
[0006]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护角内设置有骨架,所述锥柱与所述骨架的底面固定连接。可增加护角强度。
[0007]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凸块与所述夹持部滑动连接,所述凸块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夹持部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凸块的上侧向后设置导向部,所述夹持部的上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部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凸块与所述夹持部之间设置有螺纹调整单元。通过调整凸块的伸出长度可适应不同尺寸组件的层压。
[0008]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螺纹调整单元包括调整螺钉和卡板,所述凸块的后侧设置有螺孔,所述调整螺钉分别穿过所述夹持部和骨架与所述螺孔螺纹连接,所述骨架中设置有卡槽,所述调整螺钉中部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所述卡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卡槽内穿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底部设置有豁口,所述豁口卡接在所述环形槽内。通过调整
螺钉、卡板与凸块后侧的螺孔相配合实现凸块伸出长度的准确调整。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一种光伏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实施例一的护角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一种光伏双玻组件层压工装使用时压台与组件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一种光伏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实施例二的爆炸示意图。
[0012]图4为一种光伏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实施例二在调整螺钉处的剖视图。
[0013]图中:1、护角;101、夹持部;1012、溢胶面;102、导向槽;2、凸块;201、导向斜面;202、导向部;203、螺孔;3、缓冲带;4、锥柱;5、压台;501、锥孔;6、骨架;601、卡槽;7、调整螺钉;701、环形槽;8、卡板;801、豁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的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15]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16]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一:结合图1

2所示,一种光伏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包括设置在矩形双玻组件四拐角处的护角1,所述护角1包括相互垂直的两个夹持部101,所述夹持部101的上侧棱边处设置有溢胶面1012。所述护角1外侧的底部和上部包裹有缓冲带3,可避免护角1变形的同时起到一定的层压缓冲作用,两个所述夹持部101向内设置有凸块2,使用时,通过设置的凸块2为层压时溢胶和排气提供通道,所述凸块2的上侧边缘处设置有导向斜面201,两个所述夹持部101的底部设置有定位锥柱4,所述护角1放置在压台5上,所述压台5与所述护角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锥孔501,所述锥柱4穿入在所述锥孔501内。使用时,避免护角1跑偏,便于定位。
[0018]实施例二:结合图3

4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护角1内设置有骨架6,所述锥柱4与所述骨架6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凸块2与所述夹持部101滑动连接,所述凸块2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夹持部101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凸块2的上侧向后设置导向部202,所述夹持部101的上侧设置有导向槽102,所述导向部202设置在所述导向槽102内,并可相对滑动,所述凸块2与所述夹持部101之间设置有螺纹调整单元,用于调整凸块2的伸出长度。所述螺纹调整单元包括调整螺钉7和卡板8,所述凸块2的后侧设置有螺孔203,所述调整螺钉7分别穿过所述夹持部101和骨架6与所述螺孔203螺纹连接,所述骨架6中设置有卡槽601,所述调整
螺钉7中部设置有环形槽701,所述环形槽701所述卡槽60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卡槽601内穿入有卡板8,所述卡板8的底部设置有豁口801,所述豁口801卡接在所述环形槽701内。
[0019]使用时,结合图3

4所示,通过豁口801可限制调整螺钉7拧动时只会带动凸块2沿导向槽102移动,使护角1本体与调整螺钉7不产生位移,达到调整凸块2伸出长度的问题,使护角1能适应不同组件的层压。
[0020]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包括设置在矩形双玻组件四拐角处的护角(1),所述护角(1)包括相互垂直的两个夹持部(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角(1)外侧的底部和上部包裹有缓冲带(3),两个所述夹持部(101)向内设置有凸块(2),所述凸块(2)的上侧边缘处设置有导向斜面(201),两个所述夹持部(101)的底部设置有定位锥柱(4),所述护角(1)放置在压台(5)上,所述压台(5)与所述护角(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锥孔(501),所述锥柱(4)穿入在所述锥孔(50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101)的上侧棱边处设置有溢胶面(10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角(1)内设置有骨架(6),所述锥柱(4)与所述骨架(6)的底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2)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磊王永巴义敏李纪伟王海涛吕井成杨澜澜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海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