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错倍压宽输出LLC谐振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9224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宽电压输出范围LLC变换器的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包括逆变网络:用于将直流输入电压逆变为方波电压;谐振网络:用于电路的串联谐振,使得电路中的感抗与容抗有相互抵消的作用,此时串联电路中的电抗为0,电流和电压同相位;高频变压器组:用于电气隔离和电压调节;整流网络:用于将变压器副边侧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自动调整全桥整流和倍压整流在一个周期内的工作占比,使低输出电压平滑切换至高输出电压。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LLC变流器宽输出电压调节的能力,采用定频PWM控制,无需考虑宽开关频率所带来的的低效率、低功率密度等问题。低功率密度等问题。低功率密度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错倍压宽输出LLC谐振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宽电压输出范围LLC变换器的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开关电源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某些特殊DC

DC变换领域,如可再生能源系统、LED驱动器、电动汽车等,需要较宽电压调节范围和电气隔离,LLC谐振变换器以其优良的软开关性能、高开关频率和高功率密度等优点,在上述宽输出电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脉冲频率调制是LLC变换器最常用的控制方法,然而,在需要宽输出电压的应用中,开关频率必须工作在宽范围内来满足宽电压输出范围,而LLC变换器在低开关频率时变压器体积和重量显著增大,非常不利于LLC变换器的小型化设计,阻碍了开关电源往高功率密度方向上的发展。且宽开关频率下变换器软开关性能缺失,开关损耗和导通损耗很大,能源转换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交错倍压LLC谐振变换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0004]一种交错倍压宽输出LLC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
[0005]逆变网络:用于将直流输入电压逆变为方波电压。
[0006]谐振网络:用于电路的串联谐振,使得电路中的感抗与容抗有相互抵消的作用,此时串联电路中的电抗为0,电流和电压同相位。
[0007]高频变压器组:用于电气隔离和电压调节。
[0008]整流网络:用于将变压器副边侧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自动调整全桥整流和倍压整流在一个周期内的工作占比,使低输出电压平滑切换至高输出电压。
[0009]在上述的一种交错倍压宽输出LLC谐振变换器,逆变网络包括直流输入电源U
in
、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第四开关管S4;所述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首尾串联,第一开关管S1的漏极连接所述直流输入电源U
in
的正极,第二开关管S2的漏极连接第一开关管S1的源极,第二开关管S2的源极连接所述直流输入电源U
in
的负极。所述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首尾串联,第三开关管S3的漏极连接所述直流输入电源U
in
的正极,第四开关管S4的漏极连接第三开关管S3的源极,第四开关管S4的源极连接所述直流输入电源U
in
的负极。
[0010]在上述的一种交错倍压宽输出LLC谐振变换器,所述谐振网络包括第一谐振电容C
r1
、第二谐振电容C
r2
、第一谐振电感L
r1
、第二谐振电感L
r2
、第一励磁电感L
m1
、第二励磁电感L
m2
;所述第一谐振电容C
r1
的左端连接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的串联公共端,右端与第一谐振电感L
r1
串联,二者再与第一励磁电感L
m1
串联连接,第一励磁电感L
m1
另一端与第二开
关管S2的源极相连;同时,第一励磁电感L
m1
与所述第一高频变压器T1的一次侧绕组并联,从而构成原边侧上半桥结构。所述第二谐振电容C
r2
的左端连接第三开关管S3、第四开关管S4的串联公共端,右端与第二谐振电感L
r2
串联,二者再与第二励磁电感L
m2
串联连接,第二励磁电感L
m2
另一端与第四开关管S4的源极相连;同时,第二励磁电感L
m2
与所述第二高频变压器T2的一次侧绕组并联,从而构成原边侧下半桥结构。
[0011]在上述的一种交错倍压宽输出LLC谐振变换器,所述整流网络包含包含第一整流二极管D1、第二整流二极管D2、第三整流二极管D3、第四整流二极管D4,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第一滤波电容C
01
、第二滤波电容C
02
、等效阻性负载R0;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一起构成双向开关,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正极与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负极串联连接,第三整流二极管D3的正极与第四整流二极管D4的负极串联连接,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三整流二极管D3的负极,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第四整流二极管D4的正极。第一整流二极管D1负极与第三整流二极管D3负极的公共端连接第一滤波电容C
01
的正极,第二整流二极管D2正极与第四整流二极管D4正极的公共端连接第二滤波电容C
02
的负极;第一滤波电容C
01
负极与第二滤波电容C
02
正极串联;等效阻性负载R0与两串联滤波电容并联。,第五开关管的漏极连接第三整流二极管D3正极、第四整流二极管D4负极的公共端,第五开关管的源极连接第六开关管的源极,第六开关管的漏极连接第一滤波电容C
01
负极、第二滤波电容C
02
正极的公共端。
[0012]在上述的一种交错倍压宽输出LLC谐振变换器,所述高频变压器组包括第一高频变压器T1、第二高频变压器T2;所述第一高频变压器T1二次侧正极连接第一整流二极管D1、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公共端,第一高频变压器T1二次侧负极与所述第二高频变压器T2二次侧正极串联连接,第二高频变压器T2二次侧负极连接第三整流二极管D3、第四整流二极管D4的公共端。
[0013]一种交错倍压宽输出LLC谐振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定频脉冲宽度(PWM)控制,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以0.5的占空比互补导通。下半桥第三开关管S3与第四开关管S4互补导通,第四开关管S4的占空比为D,D的调节范围为0~0.5。同时,第三开关管S3与第三开关管S1相位相同,第四开关管S4与第二开关管S2在同一时刻关断,副边侧双向开关第六开关管S6、第五开关管S5分别与第三开关管S3、第四开关管S4具有相同的驱动信号,开关频率固定且等于谐振频率,通过改变原边侧第四开关管S4在一个周期内的工作时长,使原边侧由单独接入上半桥转换为接入上、下两个半桥实现2倍电压增益调节,配合控制双向开关实现副边侧自适应整流,整流网络由全桥整流转换为倍压整流,进而实现4倍宽输出电压调节范围。
[0014]在上述的控制方法,当原边侧只接入上半桥,变换器工作在低电压模式,此时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以的占空比互补导通,下半桥不向负载传递能量,副边侧双向开关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断开不工作,整流网络工作在全桥整流模式。此时所述变换器相当于半桥LLC谐振变换器,对应输出电压最低。
[0015]在上述的控制方法,当原边侧接入两个半桥,变换器工作在高电压模式,此时第一
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以的占空比互补导通,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以的占空比互补导通,对应副边侧双向开关持续导通,整流网络工作在倍压整流模式。此时所述变换器原边侧和副边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错倍压宽输出LLC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逆变网络:用于将直流输入电压逆变为方波电压;谐振网络:用于电路的串联谐振,使得电路中的感抗与容抗有相互抵消的作用,此时串联电路中的电抗为0,电流和电压同相位;高频变压器组:用于电气隔离和电压调节;整流网络:用于将变压器副边侧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自动调整全桥整流和倍压整流在一个周期内的工作占比,使低输出电压平滑切换至高输出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错倍压宽输出LLC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逆变网络包括直流输入电源U
in
、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第四开关管S4;所述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首尾串联,第一开关管S1的漏极连接所述直流输入电源U
in
的正极,第二开关管S2的漏极连接第一开关管S1的源极,第二开关管S2的源极连接所述直流输入电源U
in
的负极;所述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首尾串联,第三开关管S3的漏极连接所述直流输入电源U
in
的正极,第四开关管S4的漏极连接第三开关管S3的源极,第四开关管S4的源极连接所述直流输入电源U
in
的负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错倍压宽输出LLC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网络包括第一谐振电容C
r1
、第二谐振电容C
r2
、第一谐振电感L
r1
、第二谐振电感L
r2
、第一励磁电感L
m1
、第二励磁电感L
m2
;所述第一谐振电容C
r1
的左端连接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的串联公共端,右端与第一谐振电感L
r1
串联,二者再与第一励磁电感L
m1
串联连接,第一励磁电感L
m1
另一端与第二开关管S2的源极相连;同时,第一励磁电感L
m1
与所述第一高频变压器T1的一次侧绕组并联,从而构成原边侧上半桥结构;所述第二谐振电容C
r2
的左端连接第三开关管S3、第四开关管S4的串联公共端,右端与第二谐振电感L
r2
串联,二者再与第二励磁电感L
m2
串联连接,第二励磁电感L
m2
另一端与第四开关管S4的源极相连;同时,第二励磁电感L
m2
与所述第二高频变压器T2的一次侧绕组并联,从而构成原边侧下半桥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错倍压宽输出LLC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网络包含包含第一整流二极管D1、第二整流二极管D2、第三整流二极管D3、第四整流二极管D4,第五开关管S5、第六开关管S6、第一滤波电容C
O1
、第二滤波电容C
O2
、等效阻性负载R0;第五开关管S5、第六开关管S6一起构成双向开关,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正极与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负极串联连接,第三整流二极管D3的正极与第四整流二极管D4的负极串联连接,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三整流二极管D3的负极,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健郭泓展张恢鉴邵冰石迪宋豪杰李子修易深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