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原子蒸气压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原子蒸气压的装置,属于原子池温度以及原子密度控制
技术介绍
[0002]原子系综由于其具有很好的相干性,常用来作为重要的研究介质广泛应用于量子精密测量领域,比如原子磁力计、原子钟、原子陀螺仪、光
‑
原子四波混频等等。在精密测量中,为增强其测量精度,一般通过给原子池加热以提高原子密度来增强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强度。
[0003]目前,对原子池的加热方式一般采用整体加热方式,即:原子池与电加热系统封装在一个系统内。例如,典型的加热方式是在原子池的池身或者通光面附近缠绕线圈或者包裹加热材料。通常,原子池中的原子样品对电磁波极为敏感,因此在加热时尽量选择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但是由于电加热装置的特性,难免会产生杂散电磁场。而且由于加热器紧靠原子池,这种杂散电磁场的影响变得明显。而且,加热装置为了维持适合的温度,控制系统会经常切换加热和冷却状态,使得杂散电磁场出现变化,更加难以去除,而且还会进一步造成温度频繁波动,对温控稳定性要求较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原子蒸气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原子池(1);内保温层(3),用于容纳原子池(1),所述内保温层(3)的两侧开设有通光孔(4),所述原子池(1)的池壁与通光孔(4)对应的位置形成有通光面(5);热传导系统,包括导热片(7)、导热导管(8)和第一热交换器(9),所述导热片(7)设置于所述内保温层(3)的外侧且导热片(7)对应于所述通光孔(4)的位置开孔,所述导热导管(8)与导热片(7)接触并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一热交换器(9)中空且装有液体介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9)与所述导热导管(8)通过液体介质进行热交换;加热系统(10),用于加热第一热交换器(9)内的液体介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原子蒸气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10)为基于数字PID控制的加热系统,包括加热器(11)、第二热交换器(12)、PID控制系统(13);所述第一热交换器(9)中空且装有液体介质,所述加热器(11)向第二热交换器(12)加热,所述第一热交换器(9)和第二热交换器(12)通过耐高温油管(6)相连通;所述PID控制系统(13)用于控制加热器(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原子蒸气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导管(8)为U型导热导管,所述U型导热导管卡设于内保温层(3)外侧底部,所述导热片(7)位于所述U型导热导管的两臂与对应侧的内保温层(3)之间,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